刘炜伟
摘 要:在初中阶段,对古诗词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积累与鉴赏的层面,而应该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获得语言素养提升的材料和智慧,让古典诗词的语言精华进入自己的生活和语言系统。“造境”与“炼字”两个角度的语言学习研究成果,比较能为初中学生所用。
关键词:古诗词;造境;炼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0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6-0037-02
当前,初中古诗词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且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古诗文就是为了考试,对自己没有“用”,不重视学习了。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应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最基本的要求,即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学生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典雅、优美、凝练”的诗化语言交流和写作。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就要在古诗词中选取可以学习和运用的语言点,可以尝试从“写境”与“炼字”的角度来研究和选择。
一、研究古诗词“写境”之法
一是研究“写境”的层次和顺序。《蒹葭》四步写境之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景之境;“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之境;“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情之境;“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困之境。《木兰诗》铺排式镜头:“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连续动作,四个方位,行何速也?心何急也?“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重章递进式叠句,“但闻……但闻……”流水声、胡骑声,声声在耳,“爷娘唤女声”在心。“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排比句式欢脱快乐,正是北方民歌质朴雄健的代表,具有极强的代入感。《送友人》广镜头“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明丽、开阔的构图点明送别的地点;中镜头“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是孤独而悲壮的送别场面,“一为别”“万里征”,一實一虚,一近一远,大开大阖,非李白不能为也;特写镜头“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挥手”“马鸣”的细节,聚焦在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点上。镜头推进的层次,清晰而宕拓,如看电影,如临其境。《送孟浩然之广陵》写“空镜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已逝去,“碧空”“长江”长留,诗人送别不舍的目光长留,久久凝望,不肯离去。同样的手法还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斯人已去,着力描写空下来的场景,渲染惜别之情。
二是研究“由象构境”的几种组合方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同类“象”组合“生境”:“杨花”“子规”皆暮春之物,一形态绵柔轻薄寓意飘零,一叫声凄惨寄托身世之悲。二者组合,友人受难遭贬,远走蛮荒的悲凉之境全出。《天净沙·秋思》分类组合,正反造境,多维衬情。这首曲写了十种景物,分成三组:“枯藤老树昏鸦”一组,以“悲凉昏暗”的荒凉之景构“悲境”,正面衬托“悲情”;“小桥流水人家”一组,以“恬淡静美”的小村之境构“乐境”,反面衬托“悲情”;“古道西风瘦马”一组,再回苍凉,更显苍凉。最后以“夕阳西下”为大背景,推出“断肠人”漂泊天涯之悲。一种情感,反复揉捏升级,真令人“断肠”了。《题破山寺后禅院》由实象入虚象,形成对比,暗含禅理。“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光”是实景,五色陆离,让鸟儿们叽叽喳喳、快活喧嚷。“潭影”是虚景,浮云、山色、花鸟,都不过是梦幻泡影,转瞬即逝。一切都是虚空,一切皆可放下。“鸟性”愚钝,而“人心”顿悟。
三是研究搭建“语言桥梁”引人“入境”的方式。第一,“我心”说话以“入境”。用第一人称入诗,以“我”字为主语说话,我何时何地何事?我何所见?我何所闻?我何所感?我何所思?化作者之境,为“我”之亲历。第二,“空白处”补写以入境。如“禅房花木深”,禅房之内何人?何貌?何等身份?我是主动前来,是受邀而来,还是随性而来?引导学生想象,写一段话,趣味横生。第三,“矛盾处”推理以入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为何无车马?何人门前多车马?我之门前何无?可从世道人心推测,亦可从“我”之情趣推测,用思维导图画出推理过程。从这些入口进入文本,激发学生兴趣,亦可突破阅读理解之瓶颈。
二、研究“炼字”学用之法
首先,研究“炼字”的继承与发展。先看“沿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影入平羌江水流”和《渡荆门送别》“江入大荒流”,以及王之涣《登鹳雀楼》的“黄河入海流”,三处皆以“……入……流”联动写江水由“汹涌直下”到“平缓流淌”的急速变化过程,是沿用也是拓展。再看“发展”: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困于心,衡于虑”之“衡”,通“横”,为“堵塞”之意。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之“横”,沿用“阻塞”之意。韦应物《滁州西涧》的“野渡无人舟自横”之“横”,写出了一种“风流自适,怡然自得”的旷达。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横”,是一种看世界的角度。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之“横”,写的却是一种绝命的勇气。鲁迅先生的《故乡》里“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之“横”,又写尽了荒村的塌败之气。研究“沿用”与“发展”,有利于教师精准把握诗歌理解的关键入口,探寻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脉络。
其次,研究“换词”辨析之法。“换词”辨析,是研究“炼字”的传统方式,关键点在于为什么要换?换哪个词?为什么换这个词?从什么角度来辨析?往往使用“换词法”来赏析的词,具有“唯一性”,“非他不可”,即其具有表现某种情感、哲理、心境的典型性,恰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那个字。如“悠然见南山”之“见”,我本无心,南山自入我眼。为得其意旨,此处,可换一“望”字,让学生辨析。“望”者,“有望也”,有“希望”“欲望”“渴望”方才“望”。杜甫的《春望》《望岳》皆为此“望”;“望夫石”也是此“望”。如此比较,“见”字所表达的无心无欲、淡泊悠远的境界也就不难理解了。“望”字则意旨截然相反了。有些词的比较,则是“何者更恰当”之辨析,即“恰如其分”“不偏不倚”。如《望岳》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会当”,如果与“定当”比较,前者是对未来发展的笃定把握;后者是主观上的强烈意愿。“会当”正是青年杜甫意气风发而沉稳冷静的表现,假如改成“应当”,便神气萧索,气势全无。李白的《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都是此种用法。
再次,研究关键词扩写之法。“炼字”之法,让语言走向凝练;而“扩写”之法,则让“凝练”的词语,通过学习者的联想和想象发散开去,在想象中感受更强的画面感和冲击力,从而使阅读者浸润涵泳,深味奇趣,这样可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古人诗歌意蕴的能力。如《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之“攀”,可用细化动作法,表现女子踮起脚尖、挺直腰身、努力伸长手臂去够树梢上那朵最美丽的花的姿态;如《约客》“闲敲棋子落灯花”之“敲”,可用多部位补充动作法,一个“敲”字只是手部动作,主人公还有可能在来回踱步,可能伸长了脖子,可能歪着头;《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之“生”,可用拟人式动词描写动态。
三、引导学生读出并尝试运用古诗词的“境”和“词”之妙
第一,同类归纳法读语言元素:检索初中阶段所有古诗词,将古诗词的词汇、意象、意境、句式、章法、情感母题和普遍哲理进行归类,总结提炼出内在规律。如意象中的“猿声”“月”“落红”“柳絮”“菊花”,“象”与“意”之间有哪些约定俗成的关系?这些关系又是如何产生的?与地域气候、生产方式、日常生活、文化传统、文学经典有哪些联系?在诗词创作的發展过程中,有哪些继承和创新?如“猿声”,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郦道元《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猿啼声“噭噭”,高急之声,似哭似号,闻之令人伤心。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杜诗和郦文都是如此。白诗写在发配遇赦时,心情畅快,归心似箭,“猿啼”意象反其意而用之,极写船速之快,两岸猿啼似不住的欢庆之声。三处比较,继承与创新,因情而生象,各得其意。这些问题,钻之弥深,趣之弥浓。读通这些诗歌的要素,一方面利于理解诗歌的情感特质和审美特质,另一方面为学生运用这些意象甚至创造一些新的意象,打下一定的语料和理论基础。
第二,矛盾还原法读言中情理:诗歌不同于小说和戏剧,不需借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和推进情节,但是,所有诗歌的创作都来自诗人对生活的感发,无感发则无诗。而这感发必然来自生活中的矛盾处。可能是“反常矛盾”,与人们的日常生命迥然不同,形成矛盾,凸显意旨。如“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从叙事起,并无波澜。“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矛盾就来了,何不从寺庙大门入,烧高香拜菩萨?偏要走曲曲折折的小路,去向那花木幽深之处。再读第三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空”与“满”相对。走前门者,心“满”,求神拜佛无非求官、求财、求平安,内心充满欲望;走幽径者,心“空”,山光潭影都是五彩迷离而又虚空缥缈之物,看透了自然一切放下。方有第四联:“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天地皆空,只有钟声梵音传来。可能是“自我冲突”,“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美酒珍馐”在前,却“停杯投箸”不食。以外在行动的矛盾,来引出内心矛盾。
第三,空白补白法读言外之意。最浅易的有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处“思念”,先从矛盾入手:一“举头”一“低头”,望明月自然要举头,思故乡何以要“低头”?此处以“沉郁垂泪貌”补充,“低头”者便昭然了。再让学生通过想象补白画面,甚至加上对话和动作,诗歌的意趣油然而生!“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与“单车”相呼应,出无护送,至无相迎。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通过补写体现出凄凉的画面,边关与侦察兵的尴尬的聊天,皆可深刻体会。
参考文献:
[1]钱梦龙.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评洪镇涛老师的语文教学本体改革[J].中学语文教学,2003(2):14-16.
[2]陆志平.2011年版课标:关于写作教学的对话[J].语文建设,2012(7):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