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滨
一、校准学习目标:做好精彩预设的基础工艺
单元教学计划是二次备课的基本备课单位,学习目标是统领学习内容的“纲要”,不管参考哪一种“蓝本”,体育教师在二次备课时首先必须校准学习目标,这是精彩预设其他要素的基础工艺。
“蓝本”对于具体的学生,所提供的学习目标是有参考性的,直接“拿来即用”肯定不是最合适的。如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以下简称《备课用书》)中《跳跃与游戏》单元(水平一),预设的参考学习目标第4点是“懂得谦让及听取同伴意见,乐于重复练习和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日常教学中,笔者通读教学设计说明后,结合所执教的几个同轨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觉得这些学生缺少体育学习时的合作、探究意识,而这个年龄段正是引导学生探究体育知识奥秘的黄金期,教学设计说明里面也提及要重视这种学科素养的培养,因此,笔者就在这里加上了“尝试两人合作,体验单双脚跳的乐趣”这一学习目标。事实证明,依据这一目标选定的第7课时跳跃与游戏“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成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品质。
二、整合教学内容:完成直抵目标的二次裁剪
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二次备课评选活动少数选送的参赛文本出现了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分离、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同质的现象。在二次备课时如何发挥《备课用书》参考教学内容的最大“参考价值”?笔者认为主要是要围绕“学习目标”,结合具体学情来进行必要的调整、组合,该增加的增加,该删除的删除,做好二次裁剪工作,让教学内容服务好学习目标的达成。
1.知己知彼,体现“因材备课”
二次备课的“蓝本”是为一线教师提供的最基本的教学参考,是及格线,也是底线。真正落实还需要尊重各地区以及学情的差异,二次备课恰恰需要教师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完善。如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情况、班级人数、同时上课的班级数等都是二次备课需尊重的前提条件。除了硬件上和非可控因素外,学生的学情是二次备课中需重点分析的内容。大量的参赛文本中显示,绝大部分教师能分析学生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对于技能学习的应有经验和技能体能的储备情况分析还有待深入了解。学生之前学过些什么?学到了哪个程度?课间和课后都玩过些什么?体能储备的情况如何?参加过什么社团、运动队、校外培训?教师与教师之间沟通了多少?教师与学生间沟通了多少?上述这些,都是教师容易忽视和难以深入了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精准实施二次备课的关键之一。所以说要高效地实施教学,备课是关键,而备课的前提是需要尊重实际和了解学生。
2.價值追问,形成“班级属性”
《备课用书》的每个单元都有“单元教学价值与意义”这一内容,主要阐述了该单元对优化人体形态、提高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的作用,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适应能力和意志品质的作用,对学习其他运动项目、对生活与生产劳动的作用。基于备课用书这些分析,在二次备课中,教师是不是还应有这些追问:为什么要教这项内容?如何处理好学会技能与学会运动的关系?该单元的学习可提炼哪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要素?如何在内容学习中渗透立德树人?这些追问,直指内容价值挖掘的深度,引领着课程方向,提升着备课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教学实施的效度。据此对《备课用书》提供的参考内容去筛选、重组、补充、整合,二次备课所选定的教学内容就有了自己的班级属性。
3.二次建构,规划“内容体系”
学习目标的二次确定势必需要对“蓝本”的教学内容进行对应的二次建构。这个建构的着重点是规划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比如,动作技能学习的整体性方面,突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进度,以水平三(五年级)的小篮球与游戏单元为例,《备课用书》用7课时建构了这一单元,技能包含原地运球、行进间直线运球、行进间变向运球、变速运球、多种形式的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和运球与投篮组合。在二次备课时,有的教师删减了部分学习内容;有的教师增加了2~3课时用于更好地学习巩固,有的教师加进去简单的战术教学,这些调整维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整体性,集中体现了各地的差异与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的二次备课,建构切合实际的单元内容进度是基础。
4.科学评估,预设“评价标准”
“蓝本”一般都留白了一些地方,比如教学难点、具体教学流程、学校特色项目单元等,旨在让一线教师在指导用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补充。那么如何透过身体进行教育,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贯彻“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精神要求,在二次备课时还要自觉地预设评价体系。在《备课用书》上,每一单元的评价标准按照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几个等级,很多教师在二次备课时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内容作了补充,这一点值得充分肯定。
三、完善课时方案:关联高质高效的教学程序
把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落实到每一课时方案里,是单元教学计划二次备课的重点。这如同设计一个程序,串起几个密切相关、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40分钟”,完美地实现了学习目标。具体来说,课时方案的二次备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1.聚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流程
备课的过程,就是预设过程,而预设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目标达成。笔者认为,二次备课的效度,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目标的达成度以及重点的突出与难点的突破。一节课不可能完成整个单元的任务,一节课也不可能教会学生一项系统的运动技能。单元是对内容的系统建构,那么课时就要完成系统中的具体任务,每个课时在系统中既密切相关、相互递进,又独立存在。从热身活动的设计、主要环节的流程、游戏活动以及体能练习的安排,包括放松形式都要围绕目标、重点、难点设计,要聚焦解决具体的问题。
例如课例展示的水平三(六年级)《跨越式跳高》,执教者在热身环节安排学生在练习场地中进行斜线慢跑,设计了踢腿、摆腿、上步起跳等辅助练习及下肢柔韧练习;基本部分安排了上三步、上五步的助跑起跳练习,逐渐升杆依次挑战,分层体验不通高度;体能练习依然围绕关键词“依次”进行设计,增加了上肢力量的补偿性练习;放松分别针对上、下肢进行了拉伸。从课的开始到课的结束,紧紧围绕目标、重点、难点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与备课预设的契合度非常高。由此可见,执教者在二次备课时很好地诠释了“聚焦设计”。
2.追求“看到见”“摸得着”“悟得出”,预设育人路径
在教学中“立德树人”,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是对体育课程的要求。而这些育人的理念在教学实施中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备课用书》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建议,而如何实现在过程中育人则需要在二次备课中精心预设。育人的契机不该是临场应变中的昙花一现,教师应该在预设中让育人过程变得深刻,让深刻成为常态。
在二次备课中,教师要点出形式设计背后的意图,要突出品德渗透的关键环节,要提炼游戏评价的育人要点,要标记健康行为提醒的节点。例如:在游戏中渗透正确的价值导向。参考用书提供了大量的游戏素材,而如何评价输赢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二次备课中,笔者曾这样标记,奖励赢的学生5次合作开合跳(通常我们都惩罚输的学生进行俯卧撑、深蹲等,无形中让运动变成了惩罚的一种方式),并备注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老师为什么要让赢的同学进行开合跳,因为运动应该是一种奖励,而不是惩罚,运动应该奖励给那些积极乐观、遵守规则、努力拼搏的人。
3.突出“学会什么”“怎样学会”,体现学法指导
学生在活动中到底应该学会什么、怎样学会,在备课环节应突出体现。这种体现放大的不仅是教法的选择,应该更加突出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和帮助。教的目的是为了学会、为了会学,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互成因果。备课中重视学法指导,有助于教师站在学生的视角与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这对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蓝本”一般给出“教学建议”,二次备课时则需要我们启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如:在排球正面下手发球的备课环节,要突出身体正对发球方向,直臂击球的学法指导;在武术备课中,如何体现精气神,要突出眼随手动或发力甩头的学法指导等。学法指导在二次备课中的到位与否,体现了教师对教材内容把握的准度和深度,也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多与少。
4.讲究“限时讲授、精讲多练”,把控运动负荷
这是《备课用书》没有明显给出的教学建议,二次备课时不容忽视。评价一节体育课是否合格,运动负荷的安排是重要的标准之一。越来越多的教师也都重视这个问题,在备课中预设了练习时间、练习次数、运动量的预计,但在具体的实施中,难免有所偏差。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是教师没想到,而是教师没能在预设的同时模拟真实的课堂情境。笔者一直提倡备一课,脑子里就要上一课,那些写在后面的数字是否能真正落地,凭的不该是感觉,而是有理有据的预设和模拟的练习过程。为學生提供更多练习的时间和空间保障是每一节都需考虑的问题。不同学段的学生,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课型,都是运动负荷预设的依据。
5.优选“课外作业”,联通课堂内外
在以往,教师备课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体育课没有作业”长期以来是大家习以为常的认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体育课外作业的设计越来越得到普遍的重视,很多教师在课时方案的二次备课中呈现了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也注意了课堂内容的延续性,形式上也突出了趣味性、互动性,但也存在作业评价及其反馈无法落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二次备课时,再进一步思考和完善课外作业检查与反馈标准、时间、途径、方法等。
四、呈现计划文本:彰显高阶素养的个性设计
备课文本是教师课前思考、执行教学过程的依据。二次备课文本的科学化、规范化撰写反映的不仅是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更是高阶专业素养的表现。对于一些久未参加比赛和刚工作的年轻教师而言,规范撰写备课文本也是学习与提高的过程。
文本的撰写需完备各级指标,细化流程设计。如:单元教学设计要有单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每课时的主要教学策略以及单元评价标准等;学时教案要有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各环节的教学内容、教法学法、组织形式、负荷预计、安全措施、课外作业等。具体表述要注意目标的表述以学生为主体,细化可观测、可检测的目标;教学过程要突出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练习时间与运动负荷预设要结合实际;安全措施要防范到位等。当然,具备必要的指标和要素后,文本的撰写可以体现个性化,呈现表格式、陈述式、图表式、思维导图式等百花齐放的设计。
备课是预设的艺术,二次备课是基于前次备课的再调整、再优化,应更加重视备课文本的规范性、指导性、操作性,其应该成为每一个体育教师的必备素养,成为落实“强化体育课”工作要求的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