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青
(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校园文化属于人类文化中的高层次层级,它发源于校园,服务于社会,而且要引领社会潮流和发展。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出现,校园文化的概念于1986年被正式提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随之兴起[1]。大学文化建设一般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方面,其中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精神文化建设是根本。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为抓手,着力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工作。而精神文化建设可以说是灵魂、审美、境界上的东西,它是否完善、是否成功,决定着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及其走向。但事实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校园文化更多关注的是物质文化建设,而精神文化的建设相对薄弱,导致大学办学的同质化和大学精神的行政化趋势日益严重。
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因此,建设大学环境文化的重点是建设好精神文化。然而,许多高校在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时却背离了这一宗旨。特别是从21世纪初开始,高校迎来了合并与扩建浪潮,很多高等院校一味地追求规模和建筑的高大上,而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工作。因此,大学对高大楼房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人才大师的渴求,攀比之风愈演愈烈。一些大学宁肯花重金建设高楼大厦,投入的资金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亿甚至数十亿,校园建设得很阔气,甚至连外国专家都感到吃惊和羡慕,这是许多高校建设过程中的共性。然而一些大学,尤其是地方高校,教学流于形式,科研水平长期在低层次徘徊,大师级、国内外知名教授凤毛麟角甚至是空白,其结果是走向恶性循环。高层次人才留不住,招生质量越来越差,教师教学变成了混饭吃,学生学习变成了混文凭,科学研究变成了弄虚作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建设。大学校园精神被忽视或严重削弱,大学的作用和内涵不断被弱化。可以这样认为,没有精神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只能是一句空话;没有大师的大学,不是一所合格的大学;没有求真、向善、趋美的大学,是残缺的大学。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与每个大学人息息相关,需要进行系统规划。但在现实中,有一些高校缺乏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要素、运作和建设等方面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文化建设思路混乱,盲目性、随意性过大,有的甚至拍拍脑袋就决定了下来,违背科学发展规律。还有些大学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学校环境建设,认为添置几块景观石头,搞几尊雕塑,建几个画廊,开展一些目的性并不太明确的文化活动就行了。还有的高校不顾自身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盲目跟风,随意模仿,甚至摒弃了自己拥有的风格和个性。有人对100多所大学开展调研,其中超过80%的学校校训都有求实、创新、奋斗这几个字[1]。绝大部分高校的办学目标不是全国一流就是地方一流,甚至一些大学的校门建筑格调及名称都极其相似。近年来,大学之间为简称打官司、讨说法的情况屡有发生,足以说明了问题。盲目跟风、盲目追求科技、经济、工业、信息等热词更改学校名称、变更专业名称,其直接结果是大学在文化、思想和学术上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使多所大学走向同质化、同名化,丧失了自己的特色,最终导致千校一面的尴尬局面。
目前,许多高校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建设一流,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儿。世界一流可以提出来,首要任务是踏实地去做。所谓世界一流,当然是世界顶尖的、具有全球引领作用的。严格来讲,就教学和科研水平而言,我国水平较高的大学还处在追赶世界一流的阶段,要超越世界一流,没那么简单,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有许多所大学,但还没有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多年来,国家在资金、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薄弱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在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盲目跟风现象,作风浮躁。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大学出现了合并潮,与之相伴的是的大学城的圈地运动,老校区、新校区几乎成了所有高校的专利。与之相对应的是新一轮的更名潮拉开了帷幕。据统计,仅2017年一年,全国就有40多所高校加入改名大军行列,这些院校纷纷申请升格、更名与改制。高大上的校名更利于扩招和申请硕士博士授予点。大学越来越强调规模化,越来越趋同化甚至走向庸俗化。
关于一流大学建设,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在《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一书中这样描述:一流大学关键在于精神气质、学术风度和灵魂塑造力,并不在于论文、成果、招生数量等的表面热闹[2]。英国学者阿什比也曾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大学的精神风范不是一天造就的,即使是国内一流的北大、清华,与拥有几百年历史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在很多方面努力,需要文化和科技的积淀,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突飞猛进中,需要沉着冷静。我们认为,大学不应该是大跃进的,而应脚踏实地地去建设和发展。它不应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应该是超功利的,才能有为学术而学术的象牙塔精神。然而,我们的大学正在经受着所谓市场化、商业化的侵蚀和损害。
在大学里,社会化倾向比较严重。大学的展览馆或校史馆里展览的不是大师的事迹和大学的创新成果,而更多地展示培养出了多少高级领导人,几乎全是行政干部及企业精英。这种状况背离了教育的宗旨,暴露了某些大学的自卑和虚荣心理。佛莱克斯纳说:大学不是一个风向标,对社会每一种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而是社会所需要的[3]。高校不能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理智的判断。
大学校园文化载体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各种物质和精神的形式传承、传播大学文化的媒介体和传播工具,它是大学文化得以形成与扩散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其中,课堂文化是大学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的传播渠道。近年来,教育界普遍开展课程体系改革,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头戏。目前情况看,改革仅仅是观念、模式、方式、行为的变革,最重要的应该是课堂文化的构建,这是核心、根本和终极目标。
近年来,大学课堂逃课率居高不下,学生不喜欢走进课堂主要有4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使他们厌烦。二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带来的困境,使大学生的选课标准越来越实用化,与就业无关的课程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对于能帮助一个人成长的人文社科类基础课,远不如那些能带来眼前利益的专业技术特长的学科有吸引力。三是读书无用论在校园内又悄然兴起,大学生们的就业观由原来的眼高手低转变为养家糊口,为谋生而就业,以物质为第一取向。四是科技化、信息化所造成的课堂教学困境。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搜索功能给青年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应用手机、电脑等工具轻轻一点,就可以获得课堂教学中教授的知识点,通过搜索可以下载很多学科的知识,甚至可以下载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课件。这些课件在深度和广度上,比老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要丰富、详细。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重塑与构建大学课堂文化。
(1)不断巩固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主战场。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注入新媒体的全新课堂,都要体现教育者的理念,以学生的成长为根基,全面完成教学的既定目标,发挥主战场的作用。
(2)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为目标,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高等学校所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肩负着育人的职责。一所学校,无论是小学、初高中,还是大学,其宗旨都是教书育人。所有参与授课的人员都要本着这个宗旨开展教学工作。近年来,很多学校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淡化了政治思想教育,只注重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方面的教育,其结果是出现了一批高分低能、政治觉悟不高的考试型学生,这就违背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根本宗旨。
(3)学习氛围要多元、开放。要使学生得到多元思维的培养,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包容学生不同的个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我们的创新型人才却十分匮乏。尽管我们在军事、科技领域跻身于世界前列,但要承认,我国的创新能力还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机械的课堂教学,单一的评价机制制约了教师的发挥,遏制了学生的潜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其次是放开教和学的教育方式。在开放的课堂教学文化中,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成长。教师要有开放式的教学资源,不能要求每位教师都使用同一本教材、讲授同一个内容、采用同一个进度。要给教师和学生一个随机空间,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让他们自己去查找资料,拟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建立适合自己的资料库。
一是教育性原则。教育环境的建设要紧紧围绕教育功能开展设计,体现教育的特点,为教育目标服务。学校是教育的场所,与其他场所最大的区别是校园环境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时刻感受到它的存在,并使其在情感意志、道德品质、价值观和行为活动方式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整体性原则。在环境建设中,要把校园环境当作一个系统工程加以统筹考虑。在结构、功能和风格等方面,学校教育环境要保持协调一致,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体现出特定的思想内涵和共性要求,有利于学校树立鲜明、整体感强的环境。
三是个性化原则。学校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一种校园文化的个性设计。不同类型的学校,都会将自身的类型特征、办学风格以及文化内涵,有选择、有目的地融入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建设中,使之符合自身的需要,形成自身的特点。
四是实效性原则。学校是教育的场所,环境建设必须符合教育的特性和需求。要从实际需要和条件出发,注重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体现学校特有的书卷气息和儒雅氛围,避免追求不必要的奢华。
首先,保证教学与科研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校生都达到1万人甚至更多,无论教学、科研活动,还是学科建设、“双创”工作,都离不开有效的制度约束。要制定有利于学校发展、学生成才的各项规章,包括科研奖励制度,课题申报与管理制度,学生选课与考试制度,教师上课与教研制度,职称评定管理办法等。
其次,践行大学校园文化理念。大学理念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一所大学办学思路、教育宗旨、教育理想的集中体现。但实践起来,还需要有制度作保障,各项制度是办学理念向办学成果跨越的桥梁。当然,各项制度从制定到完善健全,再到行动落实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要保持制度的连续性,避免朝令夕改,需要大学人以顽强的精神和毅力去认真实践、全面贯彻、认真履行。
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魂,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体。只有解决好魂与体的辩证关系,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魂贯彻到大学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去。把大学文化纳入高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相互交叉,形成比较完善的大学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与实践操作办法。同时,注重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合上构建高校校园的文化,并不断把大学文化建设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