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联网是学习园地、互联网是文化之窗、教育主体的互联网化使得“互联网+教育”成为可能。“互联网+”时代为教育带来了教育资源极大丰富、教学形式方法极大多样化、教育平台的极大延展、终身教育的极大实现等机遇。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学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这其中创新是关键,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实际意义。正因为如此,“互联网+”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常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教育的新生态提供了机遇。
一、 “互联网+教育”的可行性
(一) 互联网是巨大的学习资源库
“有事找百度”,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为了口头禅。人们习惯了在网络中查找学习资料,将问题输入点搜索,在网上观看学习视频,参加多种网络考证培训,从数字图书馆借阅电子图书,与论坛中的学友交流,很多人在这个学习库中寻到了宝。
(二) 互联网是最大的文化集散地
电视节目可以随时在网络点播,同步、回放、节取,随心所欲。海量各国出品的影视作品可以随意观看,还能发表评论,与其他网友互动,音乐作品可依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播、品评,甚至可以录制自己的音乐上传,与大家分享。
(三) 教育主体网络化
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普遍具有较好的网络信息素养,这使“互联网+教育”成为可能。教师因为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学习能力,大都对互联网应用驾轻就熟。如今,学生都是些“90后”,从他们出生起身边就环绕着手机、电脑、智能电视、平板等,手指一点就有海量影像、声音,非常方便,对于网络的各种应用往往也是信手拈来。
二、 “互联网+”为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 教育资源极大丰富
新興的网络教育社区、教育博客、校园网等无数平台,已将教育资源在网上进行了共享,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众多教育资源将融入整体的教育云平台当中。其他国家网站中都储存着信息资源,它们以Web的形式链接起来,构成了一个“万维网”,这些海量信息中能够直接或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的信息资源无穷无尽,而且信息资源极大开放共享。
(二) 教学形式方法极大多样化
“互联网+教育”的出现使得教学模式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新的教学形式纷至沓来。此外,“弹幕教学”也应运而生了,“弹幕教学”是指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手持平板电脑或者手机,随时可以上网发表观点、提出疑问,课件上会实时显示这些内容。授课教师根据课件上的内容,随时调整。这种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通过网络发送文字在屏幕上讨论问题的教学模式,很是受同学们的欢迎。
(三) 教育平台的极大延展
全面加强校园学习网络平台的建设,使网络成为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学习网络平台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服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了学生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学生素质教育平台、远程教育平台、可持续教育平台等,学校建设了一批又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除了校园网站平台,社会公共教育网络平台也是丰富而精致,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学习可能。
(四) 终身教育的极大实现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技术空前成熟,网络应用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只要有手机在身边,可以随时点击查询信息。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平板电脑等通信工具的便携性,使得人们与互联网形影不离,出现了“网络围着人转”的现象。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都因为网络而得到了极大的延展。人们随时可以学习,可以接受教育。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飞速发展,一个全民皆学的学习化社会已暂露雏形,并终将长成参天大树。这将有助于加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萧然.是“互联网+”不是“+互联网”[N].人民日报,2015-4-13(19).
[2]曲大为,赵福政.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创新高校MOOCs本土化思路[J].中国电化育,2014(10).
[3]杨檎.“互联网+教育”构建智慧教育生态圈[N].绵阳日报,2015-4-20.
[4]豆俊杰,王强.“互联网+教育”:冰火两重天[N].中国教育报,2015-5-4.
[5]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2015-6-9.
作者简介:
肖何,湖南省长沙市,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