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2019-02-16 11:37王平安
读天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创新模式因材施教小组合作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只有通过课前充分准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小组学习,分层次教学,才能使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模式;因材施教;小组合作;层次教学

信息技术课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最受欢迎的课,往往上节课刚下,顾不上课间休息,就早早到了机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高涨的积极性、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当学生坐到计算机前,难抑操作欲望,往往我在前面操作演示,学生想尽设法脱离监视,自行上网、玩游戏。教学效果往往收获甚微。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课前充分准备

日常教学中某些教师上课铃响过后,因手头任务还没有完成或其他事情拖延导致很晚才进入计算机教室;或者上课时,才发现有的学生机器出了问题,又要忙着先解决计算机故障,或正在上课时,被领导或同事打电话喊走帮忙维护计算机,这些行为都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影响课堂正常教学。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前有很多工作需要准备:1. 机房计算机和教学需用软件的准备。2. 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准备。教师只有对教学资源准备充分,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才有针对性。3. 对上课学生准备,教师对学生要有充分准备,这样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点面结合、轻重有别,因材施教,教学效率才会高。

二、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前提条件。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通过精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我们可以创设情境。比如在教学生做网时,我先打开“徐水东史端中学网站”,给学生看,他们既熟悉又亲切,自然乐意去学网页知识,去做想关网页;再比如演示式导入。在教学幻灯片的制作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了几份制作较好的幻灯片给学生看,优美的画面,和谐的音乐,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而且还会激发学生羡慕的心理,更加迫切希望学会幻灯片的制作方式,从而做出更加优秀的作品等。刚开始的键盘练习很枯燥,这时我们就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打字游戏,如青蛙吃虫、射击精英等让学生兴奋不已,双击鼠标猜图,拖动鼠标拼图练习鼠标的基本操作。一个不规则运动的小球,让学生去点击,并记分。从而达到练习鼠标的目的。

三、 创新模式,优化过程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很少教师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一般都是在微机室内开展教学活动,将理论知识与上机操作相整合。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不过在微机室上课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像学习任务无法顺利完成、课堂秩序难以维持和学生上机操作不规范等。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科学合理的创新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像移动式、网络探究式和任务驱动式等新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可以促使他学生乐于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升教学效果。例如,移动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获取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和开展教学服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优势在于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比较普及和发达,平常学生都是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娱乐,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从而对移动设备的认识更加全面,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

四、 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学

当前教材,对各学段的教学内容作了详细的指导性规定,但又非常灵活,给广大教师提供了非常宽的选择余地。比如要求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对于一些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来说,需要教师详细的讲解,而一些对画图程序“玩”得很熟练的学生,对此失去学习兴趣。上该节课时,既要详细讲解本节课,又要适当地扩充内容,设置一些主题,让初学者学会,让学得好的同学也吃得饱。原先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层次较低的同学,有创造性进行绘图。对学习还有潜力的同学,我就要求除了以上内容外,再利用绘图工具设置出一些特殊效果,如“一个文字有多种颜色、多种字体并存”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所有的学生就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五、 分组学习,加强交流

同学之间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互相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发现和观察,我在每个班级中选取几名能力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当班级“小老师”,很快这些“小老师”便发挥作用了,使课堂的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小老师”不但可以为其他同学提供帮助,还可以指导其他同学学习和完成任务,并在交流学习中不断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来说,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彼此分享学习心得,可以使学生少走很多弯路,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六、 量化标准,点评作品

量化评价标准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到知识。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的自评、互评观念,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评价氛围;在课堂中,教师可展示一些学生的作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作品的互评工作,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互评、交流学习气氛中获得进步,在相互的交流与评价中锻炼了能力,弥补了不足;一节课结束,教师给予学生所完成任务及时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能掌握情况。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学习新技术的课程,很多好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去完善,去总结,去反思。

作者简介:

王平安,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市徐水区东史端中学。

猜你喜欢
创新模式因材施教小组合作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作文评改“五步曲”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