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好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2019-02-16 11:41邓远萍
关键词:美好生活实现路径

邓远萍

摘要:如何有效地引导受教育者过“美好生活”,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解读和宣传“美好生活”的思想内涵,深刻把握“美好生活”对受教育者理想信念、爱党爱国、情感激励及道德情操四个方面的教育价值,以思想政治教育助益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为目标,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倡导刚健有为的积极型的生活方式、培养教育对象自主抉择美好的能力、引导受教育者学会正确地选择等方面入手,构建“美好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竭力实现“美好生活”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丰富价值。

关键词:“美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3;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9)01-0036-05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美好生活”开篇,并在报告中大量提到“美好生活”这一词汇,把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浓缩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看似朴实,但时时处处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改善民生的新的发展理念。这实则向我们展示了美好生活对个体生存和发展、社会改革和治理等方面的重大价值。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理应以“美好生活”为指导,在准确把握“美好生活”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实现“美好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美好生活”的内涵解读

在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中,首先不能把它仅仅看成物质富足的生活。诚然,物质富足的生活使人们彻底摆脱了低质量的生活,让民众对“美好生活”有了初步的切身体验。但是,“美好生活”并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丰裕,而是需要对人们的生活进行全面而高质量的保障和供给。同时,“美好生活”也不全是精神、灵魂得以净化和提升的“审美生活”。如果把“美好生活”错认为“审美生活”,容易把“美好生活”抽象化,变成一种难以触及的虚幻之物。当然,“美好生活”也不等同于“幸福生活”。尽管“美好生活”和“幸福生活”有很多相似点和共同点,但“幸福生活”更多关注的是微观个体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而“美好生活”不仅可以看作为微观个人的生活感受,而且可以更多地被认为是宏观社会整体成员的生活样态。 通过对上述“美好生活”概念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要想给“美好生活”一个公认、具体的规定性阐释实属不易,但是可以在对“美好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的把握中探究其共性成分。

(一)“美好生活”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活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于人民,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社会发展的所有成果理应由人民共享,这是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真理。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贯彻过程中, “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 。这就明确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目的和归宿在于充分地维护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在行动实践上铿锵有力地宣示了“美好生活”是关注人的、围绕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为了人民的生活。

(二)“美好生活”是一种具有动态发展趋势的创造性生活

“美好生活”是历史的发展。“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的。”[2]每个历史时代的人都在追求着属于他们的独特的“美好生活”。这说明“美好生活”从来都没有一个设定好的静态的标准。不能认为在人们达到这个标准之前,生活就被裁定为不美好;超过这个点,就被认定为过上了美好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片面化”体验,与改革开放40年来所实现的“富起来”生活和正在“强起来”的生活的显明对比,是对“美好生活”不断发展的最有说服力的例证。当然,“美好生活”的动态发展性,也说明美好生活从来都不是现成的,而是需要我们用双手去创造的。“人类历史上任何美好生活、幸福生活都是辛勤劳动和勇于创造的果实。世上从来没有天赐的美好生活,‘等靠要也换不来国人持久的幸福生活”。[3]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实质上就是优秀的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国家和社会层面的“美好生活”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创造性生活,每个社会成员的“美好生活”也遵循同样的运行机理。

(三)“美好生活”是一种具有多维层次结构的整体性生活

“美好生活”的创造绝对不是单一目标的达成就可以了,而是多维目标的集合体。对于社会“美好生活”的创建而言,需要从产业创新、民生举措、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等多方面着手建造。由此可见,社会层面的“美好生活”是一种多层次的、高品质的、可欲求的、有持续的生活。对于人民群众而言,“美好生活”的多层次性不仅体现在高质量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满足上,而且也体现为以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为代表的高水平的社会政治生活的追求上。综上所述,不管是对于社会来说,还是个体而言,“美好生活”都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缺少任何一個层次和环节,都构不成一个完好的整体,同时,整体制约和引导着各个层次、各个部分的行进方向,使各个部分朝着更好的方向持续发展。对于中国人民而言,“美好生活”早已不再是梦想,而是正在成为现实。用中国话语来说,它是即将到来的“小康社会”的生活。

(四)“美好生活”是一种已然和应然相统一的善的生活

“善”不仅是一种“应然”,代表主体价值期望的标杆而具有价值性,而且还是一种“已然”,符合自然运行法则而具有现实性。这就是说,所谓的“美好生活”是一直与从不完美也从未达到完美的现实相对照的一种“乌托邦”,同时也是一种人们可欲求、可感知、可体验的客观真实的状态,是每个人乐意生活在其中,人的各方面正当合理的需求和权利被给予和保障的文明社会的生活。结合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一方面,“美好生活”的“已然”大致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人民生活质量的巨大进步和近年来国家治理中各项成绩和成就的取得上;另一方面,由于主体的不同,“应然”层面的“美好生活”的景象也有所差异,“对于民众来说,是权利正义的获得、生活幸福感的提升、安全感的实然,对于国家而言,是人民的期待、肩上的重责、国家的繁荣富强,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的充分落实。”[4]综上所述,“美好生活”不仅是一种已经实现了的客观真实的好的生活,还是一种有待实现的应继续为之奋斗的优质的超越生活,已经实现的真实生活和还未实现的超越生活构成“美好生活”的一体两面,缺一不可。

(五)“美好生活”是一种多元选择下的自由生活

“自由”并不是摆脱任何束缚的被动的自由,是与“必然”相对应的概念,是在掌握“必然”客观规律基础上实现的积极的自由。在当今多元价值、多维追求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场域中,“美好”所蕴含的个人主体性太强。每个人的个性、能力、追求及可欲求的东西都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满足需求的程度和引起愉快体验的方式等等,也都是不同的。正是因为属于每个人的“美好生活”是如此的不同,才正能体现“美好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我们对个体的“美好生活”只能是引导和启示,而不能随意强加。此外,需要强调的是,“美好生活”并不仅仅是日常生活领域中物质生活选择的自在性自由,还应包括精神生活选择的自为性自由,“真实的精神生活的本质,理应是多样化、多元化主体之同时在场,是多话语、多立场、多中心的自主与良性的博弈”[5]。

二、“美好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通过对“美好生活”内涵的解析,我们知道“美好生活”是作为主体的人一直努力追求和向往的生活。尽管人人皆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但并不都具备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这就需要外力的介入尤其是教育来帮助人们形成或提升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存方式,理应关涉“美好生活”, 把“美好生活”视为目的,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从教育目的的角度审视“美好生活”,它具有极其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引导受教育者树立科学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

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所散发出来的直面困难、迎难而上、越战越勇的奋进向上精神是支撑个体和社会不断前行的顽强信念。在此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加以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95”后,甚至是“00”后,很多人理想信念淡薄,可“没了理想,生活就会变得无趣” [6]。因此,如何将追求“美好生活”所散发出的奋发向上的理想信念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有效结合就显得十分重要。创造“美好生活”过程中的勇于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观念是个体和社会不断发展、创新的源动力。坚实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和引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号召大学生树立创造“美好生活”的开拓进取、不断前行的思想信念,对于统一大学生群体共同的理想追求,进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无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在面对来自生活、学习和工作各方面的挑战时,必须树立大无畏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勇挑重担,采取机动灵活的策略。“美好生活”的内涵恰恰能赋予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二)“美好生活”的爱党爱国教育价值

在当代中国,“美好生活”的爱党爱国教育价值最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史无前例性。新中国是在中华民族面临救亡图存的危急关头、共产党人寄予人民向往“美好生活”重托的基础上用革命武装斗争和无数革命烈士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这就无声地印证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的道理。中国人民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站起来”的生活到“富起来”的生活,进而到现在正在“强起来”的生活,是共产党人持续不断地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最有说服力的凭证。大体而言,“美好生活”的爱党爱国教育价值,重点体现在它能激发受教育者尤其是大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并促使其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当今和平丰裕的安逸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国家民族的解放、独立和富强,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地与敌人进行艰苦卓越的斗争,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舒适生活,这种鲜明的对比能唤起大学生对革命烈士的怀念和感恩情怀,激发他们树立真正的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同时,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历史的讲述,还可以教育受教育者不仅要树立必胜的信念,也要认识到他们在实现民族崛起和復兴中所担负的伟大使命,这些都是当今我们所需要的爱国爱党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资源,而这对受教育者感恩意识的激发及爱国爱党意识的深化也是大有裨益的,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美好生活”的情感激励教育价值

“美好生活”的激励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人们生活不懈奋斗的动力所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生活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力。” [7]人类生活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最集中体现为生活方式由低到高的不断变化上,如果从当今中国的实际来看,就是先从民生短板问题的解决着手,在此基础上再解决“民享”问题,进而解决每个人的自我实现问题,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上每个阶段问题解决的原动力都来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追求。另一方面,“美好生活”的激励特性还体现在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真实、积极的情感体验上,最为鲜明的印记是人民权利诉求的不断丰富,并被逐步地给予保障和承认,人民的获得感得到充实、人民的幸福感大幅提升、人民的安全感极大增强,这些积极、正面、美好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反过来又不断激励着人们奋力前行。 “美好生活”的情感激励教育机制,能激发教育主体的激情活力和对生活甚至生命真谛的叩问,激励他们放飞梦想、奋发向上,为实现人生理想而不懈努力。受教育者为了自己的美好明天化外在驱动为内驱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育者也会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的发展而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四)“美好生活”的道德情操教育价值

“美好生活”的创造不仅对社会风貌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个体的道德精神面貌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美好的生活者不只是做个‘索取者,而是与‘奉献者角色有关”,明白“对于高于自我的东西所承担的责任”[6]。这句话说明了对 “美好生活”的追求有利于人们继承奉献优秀传统、树立奉献意识、践行奉献精神。当前,培养受教育者尤其是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事关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国家繁荣富强。习近平十分重视大学生奉献精神的养成,并把它比作社会道德风气的“晴雨表”。他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8]因此,党带领人民共创“美好生活”的历程,不仅能够感染青年学生树立具有奉献意识的高尚道德情操,自觉主动地养成为国为民的人文情怀,并把这一为国为民的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能够感染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道德实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奉献青春。青年学子应该在与国人一起奋力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在道德的自我践履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自己无悔的青春。

三、实现“美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美好生活”的实现,除了需要依赖善政进行社会治理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外,还需要营造良好的生活方式、培育新的生活文明主体,因为生活的好与坏、生活质量的高与低,终归总是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现实的生活者表现出来。从我国当前的现实生活形态看,与社会供给条件相比,主体的生活文明素质问题不容小觑。因此,在现实“美好生活”构造过程中,培育新的生活文明主体,使生活方式实现增值,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恰恰是通过新的生活文明主体的塑造和培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就如何培育新的生活文明主体而言,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如前所述,“美好生活”并不限于物质生活领域的自在性生活,尽管物质生活所取得的舒适和安逸也是人们所追求的,但物质生活领域所取得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只能算得上 “有限的成就”,还须把人们的生活提升到自为性领域,因为“生活的‘自为性体现了人的自由,并表达了人性在给定时代所达到的自由程度”[9]。也就是说,这种生活方式不是简单的“小时代”的“小确幸”,而必然为信念和信仰所伴随,必然是意义系统在个人和社会层面的双向建构,必然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人们的心理认同和行为习惯中。试想没有理想的生活是多么索然无味的生活。而“人生的目标和意义能提升总体幸福感、个人生活满意度,促进精神和生理健康,提高承受力,加强自信心,降低抑郁的可能性”,[10]这是“美好生活”主体建构自我所应具有的生活观,防止“物”的东西挤压属于精神、情感、价值层面的有意义的东西。

第二,倡导刚健有为的积极型的生活方式。当我们评价一种生活方式是好的并值得过的时,那么它一定是适合主体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特质的。然而,人们所面临的具体现实的生活境遇并不总是尽如人意,这就需要我们借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来提高生活的智慧。此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还需要继续艰苦奋斗,克服各种难题,“这就需要生活主体具有家国情怀,以积极的行动和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对给定的现实不断超越,创造新的生活家园和命运共同体”[6]。这么说来,刚健有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展示,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它不仅能够使个体顺利度过生活的难关,难能可贵的是,它还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性动力。

第三,培养教育对象自主抉择美好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培养受教育者自主抉择的能力,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比如培养大学生自主抉择美好的能力,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所关心的“亚生活世界”为切入点,以受教育者所关心的择业、就业、创业等职业问题为中心,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育方法,唤醒教育对象的本己意识,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头脑扣问自己的内心,进而引导教育对象由对“小我”的重视转向对“大我”的关注,实现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其次要加大对学生第二课堂和实践活动的经费投入力度。但不要干预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行抉择,放手让他们自主决断有关第二课堂和实践活动的一切筹备事宜。当然,自主抉择的权利不是白白赋予的,它需要大学生承担自主抉择的所有责任,必要时用一定的规章制度督促其责任的担当。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从重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并重的方向转变,从静态性评价为主转向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从重“知”的评价向“知”“行”评价相统一的方向转变。总之,只有构建符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才能使他们过上创造性的生活,也才能进而增强他们自主抉择美好的能力。[11]

第四,引导受教育者学会正确地选择,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一个人只有学会了正确的选择,才能从容、更好地面对生活。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人都希望幸福,但幸福来源于正确的选择,因为幸福只能是存在于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的正确选择中。” [12]这就说明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个体获悉选择的机会和自由,还要引导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正确而恰当地选择。那么,如何才能使个体学会正确地选择呢?其一,让教育对象明白他们有权选择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并在此种价值观的指导下规划自己的美好生活。但大前提是不排斥他人的价值取向,不违背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其二,要摆正享受与奋斗的关系。目前,有很多人认为,快乐人生就是纯粹的及时行乐、享受,而所谓的寒窗苦读、埋头苦干是与快乐不搭边、有冲突的。这种错误的想法实质上是没有看清奋斗和快乐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人生真正的快乐来源于艰苦奋斗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只有踏实肯干、努力奋斗的人生才能使人由内而外获得快乐,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最美好、最快乐的人生。其三,要教导受教育者学会放弃。现代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各种诱惑的社会。我们总是时常为某一件心仪商品要不要买而左右纠结,流连忘返。针对此种状况,不妨“帮助个体学会放弃,引导个体关注生命中最主要的东西,选择最富有意义的人生价值目标,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些实质上都有利于自己过上美好生活”[13]。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7:35-36.

[2]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闭幕词[N].人民日报,2017-05-16(1).

[3] 唐魁玉.创造美好生活应从寻找生活真相开始[J].哈爾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2-14.

[4] 赵建波,解超.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期许与实践逻辑[J].青海社会科学,2017(6):15-19.

[5] 袁祖社.精神生活的“自我治理”逻辑及其公共性追求[J].江海学刊,2017(1):51-57.

[6] 王雅林.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提供理论滋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6.

[7] 虞程盛.论习近平人民美好生活思想[J].探求,2017(6):15-21.

[8]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1).

[9] 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10:115.

[10] 埃米莉·伊斯法哈尼·史密斯.人生的含义不光是幸福[N].参考消息,2013-02-06(7).

[11] 洪涛,张苗苗,马冰玉.U-learning模式下的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5):92-96.

[12] 亚里士多德.尼可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7.

[13] 邵广侠.道德教育要引导人过上美好生活[J].云南社會科学,2005(3):28-31.

责任编辑:陈可阔

Abstract: How to effectively guide people to live a "good life"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should actively interpret and publicize the connotations of "good life", grasp the educational values of "good life" in the four aspects: the ideal faith, the love for the country and the Party, the emotional incentive, and the moral sentiment. With the goal of helping people to live "good life" b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orts shall be made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bringing into play the leading function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dvocating the energetic and promising way of life, cultivating the objects ability to choose the good life, and guiding them to learn making correct choices, et al. In this way,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realize the "good lif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rich values of "good lif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realized.

Key words:"good lif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realization path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实现路径
“美好生活”的路上,车是什么样子的?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