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磊 张 帆
(1.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2.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001)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他总结、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开创了行之有效的施教方法,并在今天成为我们公认的重要教育原则。因材施教是由孔子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创立,但因材施教这一词源自于宋代学者朱熹:“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经过儒家两千多年教育教学思想的流变与教学实践的发展,因材施教已成为当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核心和首要原则。“因”就是根据,“材”是资质,“施”是施加,“教”就是教育、教学,从字面理解就是根据学生的资质来进行教育教学,用规范的教育理论术语来表述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1]
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材”来施教,而要做到因材施教的核心就在于对“材”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因“材”就是识“材”。因材施教首先要充分把握“材”的特点,其次在识“材”的基础上做到施教有针对性。孔子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就是做到了识“材”,掌握了学生的不同特点,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施教,从而培养出了名流后世的“七十二贤者”。
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先识“材”,掌握学生的特点,而识“材”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在《学而》篇中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2]孔子说别人不了解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体现了孔子认识到识人的重要性。
在识“材”方面孔子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来了解一个人。例如《公冶长》篇中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3]在《宪问篇》中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4]
在认识学生特点上孔子更是不遗余力,深入了解学生在智力、志向、特长、性格、能力、努力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并且对学生做出“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5]“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6]等精辟的评价。孔子正是做到了知人识“材”,因此为其有针对性对弟子施教提供了基础。
孔子通过知人识“材”掌握了不同学生的特点,对弟子的培养则是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水平不同,因此在面对不同的智力水平的学生时应给予不同施教,而不应让受教育者做他所力不能及之事。孔子认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7]并且“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8]因此“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9]其次,孔子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不同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10]最后学生各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孔子依据学生的特长兴趣来进行教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1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2],孔子从学生不同的实际出发,围绕着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育,发挥学生的特长。在教育教学中,孔子不仅面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施教,并且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孔子给予不同学生的解答也是不同的,真正地做到从学生出发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学生在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同。孔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通过观察概括出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并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弟子。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因材施教更是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担负着高校人才培养重要保障的辅导员,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
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在当今社会随着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入和全面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既有生理层面的,更有心理层面的。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存在着差异,生理学认为由于遗传素质而导致每个人的禀赋是不同的,社会学则认为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等。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不相同的,“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和价值标准,这种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13]正是由于人的实然差异的存在,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尊重这一客观事实,关注学生的差异和特点。
“人既是一种事实的存在,又是一种价值的存在。”[14]人的价值存在表现为人的应然追求,人应是怎样,成为什么样的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追求物质的或精神的目标,实现“人对自我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超越性追求”[15],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和灵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如同孔子的学生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而正是在追求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从实然存在走向应然追求,体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实然差异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客观存在,并且也是这一追求过程的起点,人的应然追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教育教学则必须承认实然,促进应然,做到因材施教,否则教育教学又有何意义呢。
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人才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其生产力不发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传统的人才观念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因此在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就是追求“学而优则仕”,而教育也是为了培养做官之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人性的解放、社会的分工,无论是社会还是人才的标准都发生了改变。当今社会已然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需要的是各种各样能够贡献自身力量促进社会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并且随着个人需求的增强,个人也需要成为他所希望成为之人,教育已经被赋予和承担着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任。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呢?必然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无论是在孔子时代培养“贤者七十二人”还是在当代承载着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任,都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我们教育的应然取向。然而由于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局限、教育教学环境的欠缺等原因,高校辅导员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时面临着一些困境。
因材施教的重要保障条件是对受教育者个体差异和特点的尊重与承认,依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能力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从而因人而异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责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既明确了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定位,但同时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等,如何去实现呢?必然要通过因材施教。辅导员如何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成为他们能够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并能给予人生指导,这必然要求辅导员去了解同学,认识同学,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而这一过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与同学相处,去“知人识材”。在当前的辅导员工作中,专职辅导员的带班人数普遍是300 人左右,甚至一个辅导员带一个年级五六百人。班级数量和人数的众多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辅导员因材施教,甚至难以“知人识材”。
“因材施教原则理解为: 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适切的教育。教育者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或组织。由于不同的施教主体在教育中的角色和任务不同,其施教行为也是不同的。”[16]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则是“知人识材”、“因材施教”。学校作为施教的主体则是为辅导员因材施教提供切实的保障。虽然辅导员建设管理规定对辅导员的职责与要求进行了规定,工作内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朝着专业化的角度在发展,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辅导员依然承担了大量的事务性的工作,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辅导员依据因材施教原则提供教育教学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辅导员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需要充足的时间、精力等各项保障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目前我国辅导员的带班学生数众多,且由于行政事务较为繁重,时间、精力等方面都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虽然高校辅导员的因材施教在当代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困境和问题,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因材施教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应然价值取向,它所体现的是“以人为本”,而我们教育教学的对象就是“人”,教育教学只有在深入了解学生差异和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如果“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17]辅导员的育人工作更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