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明, 吴 华
(西安理工大学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西安 710054)
新闻报纸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信息传播媒介之一,具有客观性、社会性,长期以来被视为人们获取最新资讯的重要方式。然而,报道者在新闻报道时往往容易受到个人经验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隐蔽地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以语言形式呈现给受众,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控制人的思维,对人们的认知和判断具有导向作用。所以,新闻事件的客观性及其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值得重新探讨。
贪污腐败是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的现象,它时刻威胁着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举措的不断深入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国内外媒体报道的热点话题。学术界对于反腐新闻报道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相关研究多从新闻媒体角度出发,解读反腐报道内容、形式等,从而提出建议。如金秀菊分析总结出反腐报道娱乐化、政府信息透明度不强、媒介干预司法三大误区,并提出合理的舆论引导建议[1]。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反腐话语的研究相对匮乏,且多从Van Dijk话语分析思路入手。如林潇潇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人民日报》的反腐报道是一种 “建设性”的立场,采用“转移性”的话语策略[2]。目前此类研究多集中于国内主流媒体,对于国外媒体英语反腐报道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本文的研究留下较大空间。本研究将以Fairclough三维模式为理论框架,对《纽约时报》官方网站选取的6篇近期反腐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CDA)的原则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它坚持反对各种意识形态对人类心理的支配[3]。当代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起源于批评语言学(CL),旨在分析话语与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并揭示语言使用特别是大众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不同于传统的话语分析方法,批评性话语分析不仅侧重于对话语语言特征的描述和分析,而且更侧重于将语言层面同社会文化层面结合起来,必然容易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如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等结合起来,从而具有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性质。跨学科性也就意味着其研究派别的多样性[4]。其中典型的有Fairclough的社会分析模式[5]、Van Dijk的社会认知分析模式[6]、Wodak的话语历史研究路径[7]、Scollon的媒介话语分析法[8]等。然而,任何一种研究路径都集中研究话语如何维持权力、权力如何影响话语,以及由此导致的权力滥用和社会不公[9],以期望剖析揭露并最终消除这种不公平现象。在众多分析模式中,Fairclough的社会分析模式即三维分析模式,已经成为学术界应用最广泛且最系统的分析方法之一。
作为批评性话语分析最杰出的代表之一,Fairclough在Fowler批评语言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他试图找到一种将话语分析与社会理论相结合的新方法,即吸取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社会学理论,并试图通过内化这两个理论框架来提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范式[10]。Fairclough认为语言是社会的一部分,是一种社会实践形式,而任何的社会实践都可以受到整个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据此,他提出了话语的三个维度,并将话语描述为一个包含文本(text)、话语实践(discourse practice)和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的完整统一体。
在这个模型中,文本是对内容的语言分析;话语实践是指文本生成(production)、传播(distribution)和接受(consumption)的过程,其侧重于话语和流派的创作以及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社会实践强调话语权力关系、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这三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个对于话语分析都是不可或缺的[11]72,而且每一部分都有某种特定的目的。话语的三维性质要求批评话语分析也必须是三维的,此后他在1995年出版的《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语言研究》一书中提出批判话语分析的三个步骤,描述(description)、阐释(interpretation)和解释(explanation)。即:文本的语言描述,阐释文本与话语实践之间的关系,解释话语实践与社会文化实践之间的关系。Fairclough的三维模型从辩证建构的语言观出发,提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分析模式,对大众语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2]22。
中国的反腐问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一直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国际上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的《纽约时报》作为考察对象,选取纽约时报官方网站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以“Chinese anti-corruption/graft”为关键词搜索的新闻报道6篇,基于费尔克劳夫三维分析模型,分别从文本实践、话语实践、语篇实践三个方面对《纽约时报》上有关中国反腐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力图勾勒出中国反腐行动在外媒舆论版图上的实况,揭示文本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并进一步帮助读者了解深层次的原因。
文本实践注重文本的语言描述。Fairclough认为对于文本的语言特征的分析属于微观层面,“可以按照四个主题组织:词汇,语法,连贯和文本结构”[11]73展开,具体过程通常涉及分类、暗喻、及物性、时态、语态、情态以及衔接手段等内容。Fairclough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主要借鉴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SFG),因为SFG将语言定义为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且专注于研究语言所处的语境,这种语言观符合批评语言学家关于语言服务于意识形态的观点。根据SFG,语言有三大元功能(metafunction),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在接下来的文本分析中,根据语料特征选定概念功能中的分类系统和及物性系统两个典型的语言特征作为主要分析工具,进行文本的语言学描述。
1.分类系统
分类系统是体现语言概念功能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人们在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分类整合并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词汇选择是实现分类系统的最佳工具,不同的词汇选择可以反映不同的态度和价值倾向。Van Dijk认为词汇选择是新闻话语的一个明显方面,“隐含的意识形态可以从这些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词汇描述和标识中推断出来”[13]177。作为语言使用中一种特殊形式的新闻话语通常具有很强的选择性,《纽约时报》中特定的词汇选择反映报道者对不同事件的观点态度和价值倾向。
例1:Since coming to power in 2012, Xi has presided over a sweeping corruption crackdown, vowing to target both “tigers” and “flies”, a reference to elite officials and ordinary bureaucrats.(News 1)
外媒对中国反腐败举措的评价和态度体现在周围词语的评价意义上。因此,要分析西方媒体对中国反腐败的评价,可观察语篇内的词语意义。《纽约时报》在对反腐运动开展的描述过程中多使用 “president”等一系列中性色彩的词语,客观地描述了中国政府特别是国家领导人为反腐采取的行动,给读者呈现出中国政府反腐活动开展井然有序的画面,整体呈现积极的语义氛围。
例2:From 2009 to August 2016, 243 officials committed suicide, with the numbers rising after Mr. Xi launched his anti-corruption crackdown in 2012.(News 4)
报道者在报道过程中对于词汇的选择并不是完全积极中立、不负载任何意识形态。在《纽约时报》对人物事件描述中使用的名词程度和语气明显较重,而这种表达事物归属和性质的名词往往最能体现其态度和立场。如“crackdown”通常用于描述对违法犯罪行为或恐怖分子的“镇压”,在定义反腐运动时没有选用“反腐运动(campaign)”而是“反腐镇压(crackdown)”,词汇选用带有明显的侵略性,报道者利用类似的词语选择进行“概念意义操控(conceptual engineering)”[14],话语中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从而影响读者对中国反腐行动本质的理解。
2.及物性
及物性把人们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和所作所为分为若干个过程(process)在小句中表现出来[15],包括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六类。其中每个过程有三个要素:过程(process)、过程参与者(participant)以及与过程有关的环境成分(circumstance)。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通过选取不同的过程并巧妙地设置参与者,以及相关的环境成分的位置来隐晦地表达意图。为了更好地理解外媒对中国开展反腐工作的态度和评价,本文将选取的6篇反腐新闻语篇按照及物性系统六个过程对新闻语篇的小句进行归类,其中每个新闻语篇形符从156~758个不等,共计形符3284个,小句/过程279个,统计每个过程的分布情况可知,过程分布主要集中在物质过程(59.50%)、关系过程(20.43%)和言语过程(16.49%),心理过程(2.87%)和存在过程(0.72%)所占比例最少,没有行为过程。下面将选取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中的典型实例加以分析。
物质过程是一个“做”的过程,该进程主要由动态动词来表达,动作的“执行者”称为施动者(actor),动作的对象称之为目标(goal)。物质过程能够客观记录新闻发展的进程。
例3:In his first term, Mr. Xi began a ferocious campaign against corruption and disloyalty that brought down dozens of senior officials.(News 5)
新闻语料中物质过程占据全部过程分布的一半以上,报道中像“begin”和“bring down”等动态动词的大量使用,反映了《纽约时报》在对中国反腐现状进行报道时能够遵循新闻报道客观性的要求,向大众展示真实的反腐状况和进程,有利于读者正面客观地了解中国反腐的现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反腐败斗争,强有力地打击中国社会的官僚腐败之风,取得的成就为世界所公认,媒体的客观报道不仅影响外部世界对中国政治治理的认知,同时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建设。
例4:Feng has been sacked and expelled from the party and his case has been handed over to legal authorities.(News 2)
例4的物质过程描述中采用被动语态,报道者巧妙通过调整参与者的位置而取得被动化(passivization)的效果,语言使用者选用被动语态的目的主要为突显受事者,故意隐藏施事者[16]。“缺少施动者的被动式使句子的因果关系和动作过程变得模糊不清”[17],一定程度上弱化这一动作的执行力和动作发出者的影响力。该例省略的动作执行者为中国政府一方的代表人,看似客观公正的报道中没有将中国政府反腐的正面形象显化,反而通过被动化弱化中国政府为打击反腐付诸的行动和表率。
关系过程是表述事物之间关系的过程,可以用来描述事物的类型和特征,有归属(attribute)和识别(identifying)两种不同的类型。关系过程可以传达外媒对中国反腐的认知和归属。
例5:If you were resisting, opposing or going through bureaucratic strategies to get around new directions you could be taken down by a number of accusations, including corruption or a serious breach of discipline, but not accused of something that is far more serious, which is a political plot.(News 6)
中国同腐败的斗争不是短暂的,而是恒久、坚定的。如例5本身也是言语过程,但是话语通过关系过程呈现出来,中国政府打压的每一名贪污官员并不是随意控诉,更不是“政治阴谋”,而是通过各种摸底审查,此处故意模糊中国反腐的本质,误导读者的认知。《纽约时报》代表美国一方的意识形态,内在的偏见通过语言策略得到展现。
与文本实践不同的是,话语实践关注阐释文本和话语实践之间的关系,即文本是如何生成、传播和接受的。Fairclough在此阶段尤为关注文本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即任何语篇都是对其他语篇的吸收和改造。通过互文分析,分析者可以观察话语的再现,还可以探讨话语组合的变化,观察话语秩序是否发生变化,然后与社会文化变化相联系[12]23。这样才能让互文性将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最终实现通过语言研究社会的终极目标。
1.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涉及到话语的来源。在报道过程中,由于记者无法见证整个过程和整个事件的开展及评价,他们需要咨询相关人员或机构来增加报道的可靠性和说服力。但是,可供选择的信息资源太多,选择何种来源因人而异,往往容易被报道者加以利用并负载特定意识形态。张健主要将新闻来源分为具体来源、半具体来源和不明来源三类[18]。具体来源是详细说明信息提供者的姓名、职业、身份等;半具体来源不涉及信息提供者的精确信息,只呈现部分宽泛信息;不明来源是完全省略信息源。统计汇总6篇反腐新闻语料的三种信息源分布可知,三种消息来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具体来源(62.07%)和半具体来源(37.93%),没有不明来源。客观地讲,新闻的具体信息源越多,其客观性和可靠性越高。《纽约时报》对于反腐的报道都是借助信息源来反映其立场和观点。
例6:Xinhua, China’s official news agency,confirmed on Tuesday that military prosecutors were investigating him on charges of giving and taking bribes.(News 3)
新闻话语为了表明自身的客观公正,尽量避免主观评价,通常有政府、相关企业、普通民众和以学者为代表的精英人士等四类消息的提供者[19]8。《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国反腐问题时大量引用政府机构和官方媒体的话语,并且标记具体消息来源,如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使得新闻报道有据可循,真实权威。特别是在报道反腐事件时,利用信息源确认事件的真实性,如例6利用具体信息源新华社消息证实官员正在接受调查的事实,实时让读者掌握反腐进程。同时,中国反腐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类似具体信息源多来源于中国,能够侧面展示外媒对中国反腐事件报道中显性或隐性地和中国政府站在一致的立场上。
例7:Defining their crimes as offenses not just against the law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but an attempt to oust Mr. Xi himself is a noteworthy shift, analysts say.(News 6)
新闻报道中各种声音往往相互交融,报道者容易把个人立场巧妙地融合在不同信息源的引用中,达成新的意义构建。这种意义构建尤其体现在对半具体信息源的引用中,因为半具体消息源很难找到确切的信息源头,能够隐藏关键信息,达到隐晦表达意识形态的目的。例7中信息源为半具体的“分析人士”,引述内容为“将犯罪定义为不仅是违背法律和共产党的罪行,而且试图取代习近平本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转变”。虽然此处信息源的具体信息无处可寻,但通过信息源的引述将自我对命题的评价融入话语中,将其物质化,使之成为读者不易觉察的常态而存在,进而使读者易于接受被引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观点[19]12。引用类似半信息源隐晦地将报道者的情感和态度展现出来,对读者的认知和理解达到一定的操控。
2.转述形式
转述形式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主要涉及引用他人话语的方式。根据Fairclough的研究,它可以分为直接话语(direct discourse)和间接话语(indirect discourse)两种类型。前者是完全忠实于原话语的引用方式,通常带有引号,引用他人所说的确切话语,且内容和时态保持不变;后者是在保存内容的基础上对语言形式加工,其表述方式和措辞由报道者决定。无论如何,记者可以选定使用任何转述方式,他们的观点和立场很容易嵌入新闻报道之中。统计汇总6篇反腐新闻语料的两种转述方式的分布可知,间接引语(67.57%)远高于直接引语(32.43%)。客观地讲,新闻的直接引语越多,其客观性和可信度越高。分析《纽约时报》关于反腐报道转述的形式,有助于反映其立场和态度。
例8:Mr. Lu’s downfall showed that drive against graft will continue into Mr. Xi’s second term as party leader and president, the Discipline Inspection Commission said in a comment on its website.(News 5)
《纽约时报》关于反腐语料的报道中使用大量间接引语,但在转述过程中相对使用“said”“added”“reported”等大量中肯的转述动词,不含主观感情色彩,使得报道真实可信。如例8间接转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官方评论,即“鲁炜的倒台表明反腐运动将在习近平第二个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任期内继续”,肯定反腐运动的长期持久性。类似相关的积极话语转述有利于给读者传达中国政府反腐的决心和信心,但使用间接引语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话语的影响力。
例9:“Anyone challenging Xi Jinping can now be seen as committing a political crime,” said Nicholas Bequelin, East Asia regional director for Amnesty International.(News 6)
与间接引语相比,直接引语更具对话性和感染力,能够完整地再现原话语的风格和特征,引起读者注意。例9直接引用国际特赦组织东亚区域主管尼古拉斯·贝克林的话,“如今任何挑战习近平的人都可以被视为政治犯罪”。引述语是一种被重新建构的语言,是叙述者根据需要产生的改造品[19]10。此处报道者对于原话语的引用看似客观公正,却明显暗含一定的价值倾向,难免将中国塑造为一个专制蛮横的国家,不利于外部世界对中国政治治理的整体认知以及良好国际形象的树立。
除文本和话语实践外,对社会实践的解释也是必不可少的。Fairclough一再强调他的语言观,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二者密切相连。更具体地说,这个阶段强调探索语言所处的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话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等。
政治层面,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不断深入,并取得一系列良好成效,具备新闻专业素养的《纽约时报》能够看到中国反腐取得的一系列进展及其反腐的信心和决心,并报道给读者。然而,美国向来标榜民主自由,宣扬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有着巨大的分歧和抵触,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形成严重的刻板印象。作为美国主流报纸代表的《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国反腐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民族利益为主导来评判中国的事务,指责中国的反腐行动是为政治统治服务的,忽视人权,这一点在词汇选择上尤为明显。
经济层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向来具有民族优越感的美国面对这样的劲敌难免会觉得嫉妒恐惧,近些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叫嚣“中国威胁论”,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假想敌。基于民族中心主义为导向的《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国反腐问题时自然会刻意寻找不和谐的因素。但是随着两国经济贸易往来的密切,特别是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18年1月共计1.17万亿美元)的地位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美国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对中国反腐系列行动报道时在和谐与不和谐之间寻找平衡点。
除政治经济因素外,文化的影响也至关重要。作为美国相当具有影响力的《纽约时报》,其报道方式、价值倾向等深受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向来主张“坏消息才是好新闻”的报道准则,一贯持有“muckraking”的报道风格,偏爱负面新闻,擅于挖掘新闻中的不和谐因素,报道中的负面倾向难免受其一贯的报道风格的影响。
语言使用者充分利用语言这一物质外壳,将意识形态植入其中,被广大读者潜移默化地接受。向来自诩客观公正的新闻作为传达信息的重要渠道,实际是由包含不同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建构而成的虚拟世界[20],外媒对于中国的反腐报道也是暗含一定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本文从费尔克劳夫三维分析模型出发,通过文本实践中词汇选择和及物性的描述、话语实践中消息来源和转述方式的阐释、语篇实践中社会背景的解释三个方面可以得出,《纽约时报》在对中国反腐事件进行报道时基本能够遵循新闻报道规律中的客观和真实原则,但是这种真实是有限度的,难免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其质疑和负面评价隐藏在字里行间。Van Dijk认为报纸的新闻文本既作用于公众对各种事情的社会认知,更塑造着他们的认知结构[13]129。因此,本研究期望广大读者在新闻语篇的阅读中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养成良好的批评性阅读意识,提高自身的批判思考能力,从而防止外部意识形态通过语言进行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