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申,刘利才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重视青年,关心青年,信任青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强调实干精神以及实践对于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性,鼓励青年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人才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学界从不同角度对此展开论述,核心思想离不开实践。基于此,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把握习近平的青年实践成才观的具体内涵,对于贯彻和落实习近平的青年实践成才观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在指导青年成长成才中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实践成才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践应用,是站在青年自身成长的过程之上,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指导。其形成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从历史维度看,毛泽东主张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邓小平要求青年“又红又专”,强调青年争做“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江泽民则提出“四个统一”、“五个成为”;胡锦涛又把“三点希望”、“四个新一代”作为青年发展目标。从实践维度上看,习近平总书记主张青年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本领等有机统一发展,使目标变得更具体,操作性更强,根本目的是为了青年的全面发展。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2]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有活力的力量,是中国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青年是社会中承上启下的一代,拥有无限的朝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过祖国的东南西北。丰富的经验和艰苦的历练,让习近平总书记立下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七年知青岁月,青年习近平在这七年中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其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不忘学习。七年时间,他注重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与同去的知青相互交流。其二,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实践逐渐树立了为群众做实事这个始终不渝的信念,这个信念从为一个村子的群众做实事,到现在变成了为中国人民做实事、为整个中华民族做实事。习近平总书记讲道,“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3]其三,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保持踏实肯干的作风。在四川学沼气,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保持谦虚好学的品格,不断虚心向老乡请教,最终将沼气带回陕北老区,他所在的村也成为了第一个用上沼气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发出的最强音。始终保持踏实肯干和戒骄戒躁,这是广大青年应时刻保持的工作作风。青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维较为活跃,始终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却保持着踏实肯干的作风,遇事沉着冷静,不骄不躁,始终保持谦逊的心态。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对于青年人来说,最伟大的实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4]345中国梦,作为当代最伟大的实践,是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与历史使命。青年之于党的事业、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复兴,都是极其重要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5]49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寄希望于广大青年,始终鼓励在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成长成才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广大青年自觉地将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相结合,鼓励广大青年不仅做理论的巨人,而且懂得脚踏实地,强调实干兴邦。青年作为社会中最具有活跃性的群体,他们理应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中国梦作为当代最伟大的实践,是青年理应承担的历史使命,是青年应该结合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成才的重要舞台。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世界。”[4]6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以实践为基础,明确了青年是社会的青年,其本质就在于其社会属性,即实践性。“实践性活动是人与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也是产生和决定人的其他所有特性的根据。”[4]98马克思主义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为哲学基础,指出青年作为人的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智力水平、社会意识、协作能力等不断处于上升的阶段,能够促进劳动者的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的组织形式等不断向前发展。首先,青年认知趋于自觉性,其认知结构基本形成,创造力不断提高,发展阶段呈现实践特性。通过不断实践,形成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青年在这个时期的认知能力、认识范围、实践活动都不断扩大,自身不断表现出改造自然和变革社会的能力,完成对自身的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源于实践,只有经过实践检验,上升到真理的高度,才具有普遍指导实践的能力。青年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现当下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达到思想与现实接轨、理想与现实统一的境界,才能将自己真正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56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人才之所以为人才,是因为他们能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人才只有经过实践的磨练,经过实践的检验,才是真正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实践成才观的主要内涵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实践证明:青年的人生需要理想指引;青年的事业需要理想支撑。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的回顾,指明正确理想信念的基本内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不懈追求,是广大青年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理应成为广大青年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实现理想,需要不懈奋斗。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实践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用“缺钙”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来告诫广大青年,理想信念的确立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时,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党一直关注的大事。理想信念的教育自然而然应该成为教育的头等大事。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人民的梦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理应与这个梦保持一致,与人民一起梦,一起奋斗,将自我的理想信念与实践相结合,在伟大事业中实现伟大梦想。
改革开放以来,立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背景,中国共产党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更加重视“以人为本”,更加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先后提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的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以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指导思想。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实践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强调广大学生要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高校应该抓住立身之本,积极指引广大青年做一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青年要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中国梦之人,立伟大梦想之德,树伟大梦想之人,投身时代伟大事业。
青年的成长成才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目标。青年不仅要重视书本理论的学习,更要在基层实践中获取过硬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时代是在农村基层一线度过的,这段经历提升了习近平总书记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政治素养;提高了习近平总书记驾驭全局、服务人民的能力,积累了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锻炼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5]54首先,基层是青年了解中国国情、发挥理论本领的大考场。青年在基层实践中熟悉中国国情,在基层实践中得到发展,透过基层来了解中国国情的本质,了解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梁家河、在河北正定的农村,扎根基层,勤奋实践,洞悉了中国最基本最真实的国情,为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其次,基层是青年联系群众、夯实群众基础的大熔炉。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到群众最大的载体空间去,到群众工作的最前沿去。青年只有通过深入基层实践,才能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知悉基层群众的思维逻辑,懂得群众最迫切的希望。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创造性实践即改造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实践,实践并不是一个简单重复的过程,而是事物的螺旋式上升,这种实践性的思维必然要求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其思维方式必然是否定性、创新性的思维。实践性思维要求广大青年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人才是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本领有机统一的综合人才。创新就是有所新发现有所新创造的过程,创新事业需要创新的人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健康坚韧的道德品质以及深厚的知识本领相结合,就是新时代的新人才。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习近平的青年实践成才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才观、列宁人才观和毛泽东实践人才观、邓小平实践人才观、江泽民人才观和胡锦涛人才观的继承和发展,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人用人的重要指导。研究习近平的青年实践成才观对于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3]广大青年处于人生中思维最为活跃的时刻,对于社会中存在种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网络文化中的各种负面的信息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容易被网络中的“随大流”文化所诱导;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思想文化碰撞交锋,导致青年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习近平的青年实践成才观能够为广大青年提供精神上的“钙”,指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而且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理想、民族伟业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广大青年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习近平的青年实践成才观可以指导广大青年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了解社会,体验人生,能够让广大青年深入到一线基层中去,在基层中、在生活实践中对所学的理论充分巩固和加深,使他们在社会的充分锻炼中增长才干、历练品质、陶冶情操,做到知、情、义、信的转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做到真正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7]6价值观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中日益凸显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衣服扣子扣错了,可以解开重扣,而人生扣子扣错了,就难以重新开始了。习近平总书记把青年价值观养成比喻为扣扣子,体现了深刻的人生智慧。习近平的青年实践成才观为广大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帮助广大青年打牢基础、筑好基石,打好人生的根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教导广大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使广大青年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笃行践行者,并能够身体力行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组核心概念。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恒的使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8]习近平总书记在同青年学生座谈时指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7]8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共产主义信念不再坚固;有些人沉迷于歪理邪说、封建迷信等精神鸦片,并从中寻找心灵寄托。种种现象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总开关”的工作不能放下,“总钥匙”的实践不能停。习近平的青年实践成才观能够指引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学习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