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育思想与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实践的探索

2019-02-15 08:39叶虹
考试周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堂评价叶圣陶实践探索

摘 要:“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使教育教學蕴含和贯穿了一种深刻的人文精神。“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小学语文教师要当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激发者,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课堂评价要重塑“价值体系”,帮助学生保持积极思维,让学习充满“饥饿感”。

关键词:叶圣陶;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实践探索

一、 立德树人——评价内涵的意味

新课程理念明确了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也就是说,语文课只有实现语文学习与立德树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共生,才能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虽然课堂依然是受到高度重视的学习阵地,同时,课堂已经成为各类知识信息的汇聚地。网络、家长、课外机构、自媒体、同伴、国际交流等,繁杂的渠道中学生获取的碎片化的知识信息,需要在这里得到统整,得到深入,得到匡正。

六年级上册第23课《学与问》是小学生学习说理文一个很好的例子。老师可以从“开门见山”到“事实论证”及“首尾呼应”等要点把握,帮助学生读懂说理文,体会到课文“语言严密性”“举例有层次”的表达特点。

最值得推敲的是阅读“事例”的部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是值得老师斟酌的奇思妙想。

如果以“表格式”用比较的方法阅读,也喻示作者旨在引导读者比较体会,懂得道理。这样,对事例的阅读更高效。

学与问

中心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思路事例一事例二写法

哪个人哥白尼沈括异

问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同

怎么学不懈探求观察思考同

成为啥天文学家科学家同

叶圣陶先生主张的“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从重知识掌握的评价发展到对语文素养的评价,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 全面且个性化——评价目标的发展

(一) 积累整合

对学生积累整合过程与态度的评价比较容易。比如:能否自觉主动地加强积累;能否在积累过程中思考、梳理;能否积极展示自己积累整合的学习成果。

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关注。比如:能否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否根据需要及时调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否积极交流,分析解决问题。

(二) 学习应用

基本要求是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同时在运用过程中开阔视野,拓展学习的范围;在语文应用中,初步了解自己,使自己在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

(三) 探究感悟

深层次的学习评价涉及对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是否有正确的态度;能否关心当下的文化生活,对流行的文化现象能否有一定的认识。

当下小学选用人教版新编教材,其中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和大人一起读”的课堂指导。在一次专题教研活动中,三位教师的做法值得分析提炼。这三节课分别是《夏夜多美》《我应该自豪才对》和《狐狸和乌鸦》。

第一位老师执教《狐狸和乌鸦》的阅读指导,她率先垂范,鼓励小朋友争当“故事大王”,学会用“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老师设置情境,引入羊村里的人物,给同学们设立了以下几个关卡:“读一读”“演一演”“闯一闯”“看一看”。巧妙之处在于,每一关的要求都出示在PPT上,这样一来,学生对每一环节的学习要求更加清晰,可以自查完成的程度,对“和大人一起读”产生了期待。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学生自己动脑筋,得到的东西格外深刻。”“帮助学习者懂得他们应该做什么、做得怎么样和怎样改进。”“当学生继续运用语言、收集反馈并认知正确的课堂,他们的语言技巧和概念就会增进和发展。”

三、 面向每一个——评价过程的优化

(一) 通过互联网搜索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骆驼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只是从电视上、书上看过,部分学生在动物园中见过,所以了解甚少。因此,采用互联网搜索,能让学生了解更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二) 角色扮演

让每个学生都当骆驼妈妈,老师则当小骆驼,学生来解答小骆驼不懂的地方。学生会自己到课文里去找有关的语句来回答,在积极自主的阅读实践中获得答案,并能扣住词语、句子等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妈妈的自豪,感染了小骆驼”“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水到渠成。

(三) 练习说话

《夏夜多美》一文教学时,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可以大胆想象,并且学会表达,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而尝试将小说改写为“剧本”,则不强求每一个学生完整地完成,作为拓展练习,还可以“学习小组演出”等形式以达到“分层选修”的目的。

分级或者分层选修解决了差异性选择问题;为不同孩子发展兴趣、展示特长、实现梦想创造舞台,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功夫。”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提出了。

四、 分享和展示——评价成效的放大

1. 对言之有据的独特见解予以鼓励。

2. 对清楚、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予以鼓励。

3. 对能够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的探究予以鼓励。

叶圣陶先生早在1984年就在《中国教育报》上著文说:“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于思路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至关重要。”叶老认为,教语文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则更要求教师组织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思路。

例如:准确评价学生语文问题的“真实有趣”;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暂时偏离语言目标的尝试;评价要有利于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建构思维路径,即伴随着反思、评判、创造;鼓励抽象、概括,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

总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向“以人为本”的转变,更加关注从学习者的角度重塑“价值体系”,帮助学生保持积极思维,让学习充满“饥饿感”,帮助学生得到自由而充分、全面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新.叶圣陶教育名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陆志平.语文课程再探[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杨斌选.如果我当老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人民教育》,2018(7-12).

作者简介:

叶虹,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崇道小学校。

猜你喜欢
课堂评价叶圣陶实践探索
霜的工作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