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借种花木要因材施肥的道理来阐明教育要因材施教,令后人深感受教。本文主要就体育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灵活开展因材施教,从而激活体育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进行探索。希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广大体育教师在因材施教问题上倾注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体育教学;因材施教;实施策略
体育学科因其特殊的课程结构、学习体验(最为直接的表现则是运动技能的形成或发展),尤其需要体育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合理地因材施教。如果教师忽视学生在身体发展和运动经验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简单粗暴地采取“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势必会导致“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出现。而这不仅不符合新课标所提出的“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发展”这一理念,更是对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抹杀。因此,要想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能够“人人有目标、人人有收获、人人有成长”,因材施教显得刻不容缓。
一、 预设学情,目标分层
众所周知,任何一节好课的产生都离不开精心的课前预设,教师课前预设得越周密,教学才越有成效。而课前预设的首要内容就是学情分析,教师只有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关注点以及情感、能力、身心特征等要素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预设,如果忽略这一步骤,接下来的教学势必会出现“该会的会”,“不会的仍不会”的局面,显然这与我们奉行的因材施教背道而驰。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提前预判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做好充足的准备。同一教材,不同学生,要想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成,设置不同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才是因材施教的真实体现。
二、 合理分组,实现共赢
(一) “硬件”分组保安全
体育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个班的学生高矮胖瘦,“硬件”不尽相同,显然,“一视同仁”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在我们开展器械类教学时就要格外留心,切不可让学生“小脚穿大鞋”,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硬件”实力合理分组。比如:把“山羊”降低点;单杠降低点;踏板推近点;垫子垫厚点等,这些人文的关怀不仅仅是出于对学生的保护与帮助,更是对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正确解读。
(二) 優质均分促双赢
古语有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相信每个体育老师眼中都有所谓的“优等生”“后进生”,他们之所以被冠以这样的头衔,大都与他们的课堂表现、学习能力分不开。教师尚且如此,那我们的学生呢?恐怕他们相较于我们的思想有过之而无不及吧。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刻意地区分他们,对于他们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久而久之,“优等生”很可能持才而傲,“后进生”恐怕会消极厌学,更为甚者,严重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实行优质均分的教学手段,“后进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优等生”也实现了帮助他人的人生价值。
(三) 自愿分组显合作
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往往有“土皇帝”的做派,很少去考虑学生的真实想法,擅自做主,尤其是在集体游戏、合作类练习中,简单地按照人数均等的基本原则草草分组。考虑到因材施教效益最大化时,我们是否可以倾听学生的心声,在人数限制等大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让学生随着自己的心意组合成对。这样一来,大家集思广益、众志成城、团结协作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队员之间实现了更轻松的交流,培养默契的同时,同学间的友谊也得以升华,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来说肯定是上乘之选。
(四) 特长分组增实效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作为教师,我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并把它发扬光大。例如,每节课的课课练环节设置不同主题的练习内容(耐力、灵敏、速度、柔韧等),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入评价机制,帮助学生们建立自信心,了解自身的长处。尤其是在闯关游戏、组合练习时,教师仍然需要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分组比赛,这时,学生就可以按照自身的特长不同,有计划地灵活地排兵布阵。人人都能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不仅锻炼了合作能力,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实现了自我肯定。
(五) 异质分组达目标
造物者将人按性别分为男、女,并赋予其特有的人格魅力,潜意识中我们认为男生勇敢、积极、反应快,但自控力差;女生细心、文静,但胆子小。在体育分组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特性,将男生、女生两种异质进行搭配分组,男生帮助女生学习打篮球、踢足球等,女生帮助男生练习踢毽子、艺术体操等。鼓励他们在练习中互相指导,互相取长补短,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也让男生、女生正视自身的弱项,找到正确的途径,进而转化、提高。
三、 迎合心理,评价得当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夸赞,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得到老师的重视。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教育离不开表扬鼓励,尤其是因材施教时,学生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玻璃心”。如果我们神经大条地漠视他们,极有可能会挫伤他们敏感的心灵,也许老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加油的鼓励、一个大拇指的肯定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支持与动力,促使他们忘记自己的不足,主动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因此,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恰当的积极评价将会成为学生努力向前的助推剂,也会成为我们体育教学增实效的定心丸。
四、 结束语
每个学生就如不同的花蕾,虽然花期不同,但最后留给春天的却是芬芳。作为“辛勤的园丁”,我们只需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差异,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相信留给我们的终将是百花盛开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胡晓风,等.我之学校观,陶行知教育文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46).
[2]卢孝飞.高中体育教学因材施教之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7).
[3]杨玲,王爱兰主编.教育心理学[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6):1.
[4]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5]宋国良.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1).
作者简介:
王倩,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