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2019-02-15 08:39姜华
考试周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多面性拓展阅读

摘 要:《项羽之死》选自于《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通过不同场景展示项羽性格的不同侧面,就让我们把项羽重新置身于历史画面中,感知他性格的多面性。

关键词:《项羽之死》;拓展阅读;多面性

【设计理念】

1. 关注动态课堂的生成,注重思维的发展变化。

2. 重视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引领学生拓展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

2. 揣摩词句,分析人物形象,合作探究,尝试多元评价历史人物。

素养导向:在分析评价项羽性格的过程中,辩证认知项羽之死的人格价值。

【教学重点】研读文本,揣摩语句,分析项羽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形象分析,把握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学会辩证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秦末,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一番厮杀,几竞风流,天下握于两人之手,一个是刘邦,一个是项羽,楚汉战争开始了。富有戏剧性的是,起初项羽拥兵40万众,大有吞并天下之势,刘邦仅仅区区10万余人。可是时隔五年,政治风云突变,如今项羽兵少食尽,被刘邦军及诸侯兵围于垓下。如此困境中,项羽会有怎样纠结的表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描写项羽人生最后经历的文章《项羽之死》。

二、 问题反馈,以言入文,梳理情节

1.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骑能属者百余人耳。2.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疏通文字的过程中梳理情节: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设计意图:扫除文字障碍,夯实文言知识,挖掘学生自身的学习要素,注意文字与文章的融合)

三、 深入文本,依托文句,分析形象

项羽人生的最后一幕是从垓下拉开的,我们首先看“垓下之围”中的项羽。(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比较阅读,展示幻灯片: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史记 项羽本纪》之巨鹿之战(学生再次默读,然后交流感受)

问题设置:

问题1:面对四面楚歌,项羽作何反应?

问题2:托尔斯泰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是司马迁却把一个美人置身于血雨腥风的情境中,有何用意?(设计意图:抓住项羽“惊”“起”“饮”“歌”“泣”等动作分析形象,体会其多愁善感的性格)

问题3:东城快战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项羽?(精读文本,揣摩语句)

设疑争辩:项羽是自负还是自信?引入“田父绐项羽”相关资料。(设计意图:体会项羽勇猛、自负的性格,学习辩证思考)

问题4:痛快是暂时的,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于是悲剧定格在乌江。由“欲”字入手,结合乌江亭长檥船待,说明项羽是有条件渡江的。他为什么拒渡乌江?沈从文说“一个士兵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回到故乡”,如何理解项羽选择自刎?(设计意图:感知项羽的知耻重义)

宋代名士苏舜钦,读至《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在博浪沙用大铁锤暗杀秦始皇,误中副车,猛击案道:“惜乎,不中!”于是便浮一大白,就是执杯痛饮一口;读至《史记·项羽本纪》巨鹿之战,于是又浮一大白,大呼:“壮哉,英雄!”假如跨越时空,项羽此时就在你的面前,与你执杯痛饮,你想对他说什么?

(设计意图:体会悲壮,感知形象,由感性认知达到理性提升)

四、 深入探究

问题5:悲壮是一种人生况味,但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悲壮成就了英雄。在《史记》中像项羽一样的悲剧英雄不止一个,有人称《史记》为悲剧英雄的画廊。你所知道的《史记》中的悲剧英雄还有哪些?如何评价?

小结:“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裂了给人看”,这些人都经历了挫折、苦难乃至流血牺牲,他们却又有共同的精神内核:面对苦难不怨天尤人,而是直面挫折,重义守信,顽强抗争。所以我们从《史记》中读到的不是无所作为的哀叹,而是为壮丽事业而勇敢奋斗的豪歌;不是一蹶不振的颓丧,而是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进取;不是失败的感伤,而是一种道德上获得满足的欢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史记》中悲剧英雄群像,体会“悲壮”的精神实质)

问题6:《史记》为什么会写成悲剧英雄人物的画廊?

明确:第一,从春秋后期到汉朝建立的五百年间,社会巨变,多灾多难,战乱不休,同时又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第二,司马迁个人的惨痛遭遇对于他的思想发展和《史记》文章基调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清刘鹗曾说:“《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設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史记》背后的司马迁,体现选修课的继承、巩固、提高的特质)

五、 课后作业

司马迁对于项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可是他在遭受宫刑之后却选择隐忍活下来,面对困境,究竟是择生,还是择死,你作何思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六、 课堂小结

司马迁不仅把人写成历史的人,也把人写成有人性的人,“不虚美,不隐恶”,展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使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我们感知了项羽的悲壮,体会了《史记》中悲剧英雄的思想,更要关注《史记》背后的司马迁。我们常慨叹于自己阅历的浅薄,那就让我们用阅读和思索来拓宽我们生命的宽度吧。

板书设计:

悲 壮

多愁善感 勇猛

项羽 自负 知耻重义悲剧英雄群像司马迁

作者简介:

姜华,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多面性拓展阅读
形象建构与价值认同
狸猫纹漆食盘:来自古代的喵星人
《白鹿原》中的白嘉轩形象研究
谈二人转艺术的多面性
乐在读中
关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思考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让音乐教学建立小学生的音乐梦想
争鸣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