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学讲课堂的精彩  实现真学习的价值

2019-02-15 01:28张道启
化学教与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

张道启

摘要:实施“学讲计划”的意义在于改善课堂生态,改变教学行为,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为载体,探究学讲课堂教学,让学生愿学习、真学习、乐学习、擅学习。

关键词:学讲课堂;问题导引;合作学习;反思感悟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1-005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01.015

我市推进“学讲计划”将近四年时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课堂生态,改善了教学质量,转变了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使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义,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笔者结合本校“以学为本,问题导引”教学模式,以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为例,探讨如何演绎学讲课堂的精彩,实现真学习的价值。

一、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主要介绍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和核外电子排布表示方法。本节教学是“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和“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的拓展和延伸。教材首先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则和原子轨道能级顺序,然后学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原子实”表示法、外围电子排布式,环环紧扣,层层推进。学生对学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为后续学习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做了必要过渡。

2.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既要把深奥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又不失其科学性和严谨性。如果没有充分备课,是无法达成既定效果的。我把本节课设置成四个环节,即“预学质疑”、“导学探疑”、“引学释疑”和“固学思疑”。每一环节都以问题为导引,考虑学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问题,再加上教师适时点拨,解决问题,形成知识,最后通过变式练习,强化知识,锻炼能力,形成经验。

3.教学基本框架

二、教学过程

【预学质疑】

检查预习情况,表现好的同学和小组给予加分奖励。

【学生活动】

1.全体默写1—3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两位同学板演。

2.背诵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3个原理。

3.以小组为单位,把写有原子轨道能级的贴纸按照能级顺序粘贴在小黑板上。

设计意图:通过默写、板演、背诵、抢答、贴纸、小组加分等方式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方式灵活多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明显提升。不但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更能使学生真正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就很轻松了。

【導学探疑】

【探究活动1】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你认为氟原子核外的9个电子应排布在哪些轨道上?请写出它的电子排布式。

【生】1s22s22p5

【学生展示1】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把结果写在小黑板上。

第一组C Na第二组K S第三组V Fe

第四组As Mn第五组Cr Cu

【引学释疑1】

洪特规则存在特例如Cr和Cu,当原子轨道处于半满或全满状态时,整个原子处于最低的能量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质疑学、教别人等学习方式,边学边讲,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第五组和第六组在书写Cr和Cu的电子排布式时产生分歧,发生激烈的思维碰撞,课堂上隐约闻到“火药味”,经过小组辩论和教师适时点拨,最终解决问题,经过辩论这种形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活泼又不失科学严谨,通过不断挖掘教材,加大问题探讨的深度。

【引学释疑3】

不是所有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都可以采用“原子实”表示法,如氢和氦。

设计意图: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学生交流与讨论,教师再做演示,通过抢答、板演的形式,既活跃课堂气氛,又促使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然后教师再设置更深层次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度思考,挖掘知识,拓展思维。在“动静结合”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探究活动4】

阅读课本P14图2-7,找出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方法。

【学生展示4】

Cl 3s23p5 P 3s23p3 Se 4s24p4 Ti 3d24s2

Mn2+ 3d5 Co 3d84s2

【引学释疑4】

对于主族元素来说,外围电子就是最外层电子数;对于过渡元素来说,外围电子包括3d轨道和4s轨道上的电子。

设计意图:学生先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外围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方法,然后教师提出问题,随机抽取三名同学去板演,接着小组成员对三位同学的展示结果做出评价,借助这种学习形式,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而且通过对比、评价,能迅速做到查漏补缺,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最后教师直击问题重点,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小组间讨论,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分析,去整理,去归纳。这种“学讲课堂”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学生从愿意学习到喜欢学习,从被动记忆到主动思考,实现了质的飞跃。

【课堂小结】

给学生2—3分钟的时间,自己去梳理、归纳本节课知识点。

【固学思疑】

当堂检测,独立完成,限时6分钟。然后组内交流,统一答案。

设计意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当堂限时检测,让学生去真学习,真思考,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水平。学生先独立完成问题,然后小组内讨论、统一答案,接着小组间展示交流,最后教师画龙点睛,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三、反思感悟

1.本节课可取之处

(1)本节课教学设计、编写和运用价值性很高,内容落实实实在在,亦步亦趋,学习步骤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思维逻辑层次分明,三维目标有效融合。

(2)本节课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本节课还采用了贴纸和小黑板等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采用学生分组教学,锻炼能力,获得经验,升华知识,提高教学的幅度和效率。

(3)本節课学生活动充分,讨论积极,打造学习共同体。学生抢答和“撞车”现象出现很多次,体现了真学习、真研究。教师注重课堂检测和落实,教学目标达成度很高。

(4)教师的角色转换方面:点拨与指导中做好教与学的纽带;评析与强调中完成方法与思维的实现;表扬与鼓励中实现兴趣与思维的飞翔。

2.本节课不足之处

(1)课堂组织不是很顺利,语言不精练,教材处理粗糙简单,问题设置浅显,没有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

(2)面度不足。从横向看,学生参与度不够,整堂课学生个人回答21次,小组回答13次,总参与数34人次,全班52人,有9人整堂课没有参与回答,在小组讨论时也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趣和积极性,而我没有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从纵向看,本节课学生学习不够深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没有进行变式训练,设置问题浅尝辄止,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思维力度训练不够,也没有及时进行归纳总结,给学生提供知识框架。

(3)开展探究活动时,应提前交待好要求。先倾听,再评价,切忌越俎代庖甚至粗鲁打断学生,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给学生机会,还我们惊喜。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吴星.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13-16

[2] 王祖浩,胡列扬.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0-24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五二一”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