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百年传承与新时代的发展趋向*

2019-02-15 23:01邢鹏飞
关键词: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学科

邢鹏飞

(湖南师范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以学位〔2005〕64号文件为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独立完备的学科体系在中国正式创立。根据学术界的普遍观点,学科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从知识论的角度,将学科视为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二是从活动论的角度,将学科视为生产、传授、应用相关知识的活动体系;三是从组织论的角度,将学科视为一类特殊的社会建制[1]。可见,作为一门独立完备的学科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从2005年算起。但是如果从开始研究、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算起,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则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本文综合运用学科的知识论、活动论和组织论视角,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趋向进行分析。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为核心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党高度重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推进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培养理论人才,并建立起了党委直接领导下的以干部教育部、宣传部和政治部为核心的组织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知识系统、人才系统和组织机构系统等框架初步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中国人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19世纪70年代借助于西方人的间接介绍而开始的。从王韬的《普法战纪》算起,中国人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零星接触到西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但起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接受,如“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2]。随着十月革命影响的逐步深入,中国出现了一个广泛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的热潮,以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涌现。他们研读和翻译马列主义原著,撰写理论文章著作,广泛进行马列主义的传播,组织成立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的团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自觉地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集中学者教师开展理论研究,编撰了《共产党宣言》《论清党》《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等教材。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领导何锡麟、柯柏年、王实味等主要力量编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丛书”,既满足了党中央培养干部的迫切需要,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研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渐形成了合乎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理论和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央充分认识到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培训干部的重要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依托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开展理论教育,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党的建设、苏维埃的建设、工人运动和历史等课程。抗日战争时期,中央依托马克思列宁学院开展理论培训,开展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本问题、党的建设、中西革命史等课程教学。王学文、艾思奇、吴亮平、张闻天、陈昌浩等进行各课程讲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经常以作报告的形式阐述重大理论或政策问题。从1938年5月到1941年5月,马列学院前后共招收学员约九百人,他们在以后各个时期和各条战线的艰苦实践中起了骨干作用。

(三)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的组织机构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组织机构包括党校和高等学校两大系统。在党校系统,中央局为广泛系统地传播共产主义,于1933年3月12日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1935年11月定名为中央党校,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管理。为培养党的理论干部,1938年5月5日成立马克思列宁学院,1941年7月改组为中央研究院,直属中共中央宣传部,1943年5月并入中共中央党校。到目前,各级党校仍是研究宣传马列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阵地和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在高等教育系统,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党在解放区创办高等学校,先后成立了干部教育部、政治部、学习组等组织机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研究。1944年5月,合并组建后的延安大学设干部处、教育处、校务处等行政机构,开设边区建设概论、中国革命史、革命人生观、时事教育等全校共同课[3]。这些创举也为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列主义课程和组织机构建设提供了经验。

二、1949—1977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开设极大地促进了本学科专门知识系统的分化发展,也培养了大批专门师资,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知识系统和人才基础。随着马列主义教研室的成立和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组织机构和学术共同体的整合提供了组织机构平台。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初步建立

1949年10月,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明确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课程,要求添设马列主义课程,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三门必修课程[4]。1953年2月,教育部要求开设马列主义基础必修课。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高等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整。在课程设置方面,确定了《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4门课程、学时和顺序;在教学方式方面,讲授与课堂讨论的学时比例为4∶1或5∶1;在考核方面,分考试与考查两种;在学历层次方面,区分了专科的课程[5]。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形成的第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教学体系,即“56方案”,标志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初步确立。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6],通过长达10年的初步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社会矛盾、工业化道路、发展阶段及发展战略、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等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理论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与研究领域。虽然这一时期课程调整力度较大,但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中国革命史展开,对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影响深远。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门师资人才的培养

普遍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需要师资,但师资普遍缺乏,急需培养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门教师。为此,1952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决定通过创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培养高校政治理论师资,创设政治教育系科培养中等学校的政治理论师资[7]。随后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办了以马列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核心教学内容的研究班,培养高校理论师资。北京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先后设立了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既能教中学政治课又能作党团工作的中学政治工作干部”,主要专业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如社会主义教育、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党的建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等[8]。这既满足了政治理论课师资之需,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孕育进行了人才贮备。

(三)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任务创建马列主义教研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校逐步成立了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组织机构。从1950至1956年,高校采取校长负责制,大多数高校设置了直属于学校行政的政治理论教研室或马列主义教研室,并按课程设教研组,负责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与管理。从1956至1966年,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设置了党委领导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66至1976年,“文革”期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陷入混乱,相关组织机构取消停办。这一时期,从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地位来看,属于独立的二级单位,且很多由学校校长或书记直接兼任领导。在师资队伍方面,教师享受专职教师和与同职级干部相同的待遇。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教研室承担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产生了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三、1978—2004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为核心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开始全面建设,开展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线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国家教育部门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1980年7月,教育部要求本科开设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国际共运史(文科)、科学社会主义(试开)课程[9]8-11。1985年中共中央和教育部系统部署,形成了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课程体系。[9]44“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向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知识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认同它同青年一代的密切关系以及青年的崇高责任。为认真扎实有序地做好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1998年6月,中宣部和教育部系统部署,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五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门思想品德课,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98方案”[9]179。“98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到“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革命史”到“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改革,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两个专业和学科的创办

时至今日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目录下最为完备并广泛开设的本科专业,其设立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讨论。时间是在1980年5月至6月间,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为大讨论的载体,讨论重点集中在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政治工作的历程,总结经验教训,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上。第二阶段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设立。以1984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等3个文件为标志,布点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三阶段是学科创建与研究生培养。1987年9月,国家教委印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施意见》,决定开始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科建设的概念,决定从1988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

截至1986年底,南京工学院、天津大学等八校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基础专业,上海交通大学设置了第二学士学位班。马克思主义基础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要求、课程设置等,都是围绕培养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几门课的师资来规定的。为了解决该专业设置面过宽、学科专业特点不突出、业务要求难以统一和教学力量容易分散等问题和困难,使其正式列入本科、研究生专业目录,1987年4月国家教委政教司要求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课程的教师及科研人员,将分别由马克思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四个专业担负培养任务,四个专业统属新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10]。这样,本科层次就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类专业,在硕士层次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于1988年开始招收硕士生。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立

1987年9月,国家教委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试办“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方向的研究生班。1988年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在科学社会主义点上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博士生。为筹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1995年国务院学位办委托许征帆、张静如先生等到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评估调研。结果发现该专业存在着理论性不强和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不够清晰等问题,建议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合并,共同建设博士点。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采纳了这一建议,在学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政治学下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于1997年首次招生。

(四)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始创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高校逐步恢复了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学研究机构,重建“马列主义教研室”,担负全校马列主义公共课教学,奠定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科研机构的基础。随着 “85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原来的“一课”变成了“两课”,即从马列主义理论课变为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一些高校开始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部(简称“两课”部),以统一承担学校的“两课”教学。“85方案”实施了十余年之久,不仅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也奠定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持续稳步发展的坚实基础。为了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作为中国高校文科重镇的北京大学自1991年3月开始酝酿筹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工作。1992年3月17日,北京大学下发党发〔1992〕16号、校发〔1992〕37号文件《关于建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决定》,决定该学院在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统一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党政干部理论培训业务,组织理论研讨,把该学院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培训基地和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教学研究部、马列主义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所)、思想教育研究室和理论培训部。[11]这是我国高校成立的第一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依托组织机构的创新。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专业建设也走过一些弯路。一方面,虽然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学科专业的重要原因是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事实上却存在高校并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的问题。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大学生的侵袭,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放松是十年来我们教育的“最大失误”。[12]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也对此进行了反思,“有一段时间,高校的各种‘沙龙’、讨论和许多讲台上,听到的都是‘马列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的阴暗面和西方‘自由民主’那一套,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青年学生的心目中怎么能树立起来呢?”一些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生工作实际谈到,“并不是学生不接受马克思主义,而是我们过去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中,没有坚持向他们进行有效的灌输和教育”,“高校这块阵地,我们不去灌输,人家就去灌输,这里没有任何客套可讲。我们共产党人不能羞羞答答,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宣传和坚持自己的观点”。[13]这些教训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警醒。另一方面,侧重以专业建设的方式进行学科建设,使得本科专业的设置太过于琐碎,学科建设的视野也过于狭窄。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学科与专业的关系理清。专业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教学实体,侧重于教学体制和教学机构。而学科是特定领域客观规律性理论形态的集中体现,侧重于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什么课,我们就设置一个对应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培养专业,马克思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专业都是如此。

四、2005年—至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生质变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形成了独立完备的学科体系,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深入,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各种思想和文化渗透广泛,思想领域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中宣部和教育部于2005年2月下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3月印发了实施方案,规定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门必修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形成了“05方案”[9]293-299。从“98方案”到“05方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更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正式设立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孕育孵化的基础上,根据思想政治理论建设的现实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于2005年12月23日颁布学位〔2005〕64号文件,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后增加“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又被拆分为二。尔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目录下的二级学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研究对象和学科边界逐步明确。这一学科边界的划分,从政策层面要归功于学位〔2005〕64号文件对一级学科和各二级学科研究对象的界定。然而,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的专门领域、专业特色并不明显。时至今日很多学科都比较强调学科研究领域的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属性尚需进一步凸显。

(三)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高校扩招和专业学科政策的发展,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单位开始创办政法经管等专业。大量的学院更名为大学,二级系部单位则改称学院。经过分化整合,虽然这类学院名称不尽一致,如经管学院、政管学院、经法学院、政法学院、公管学院、人文学院等,但一般都涵盖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点,而且还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社会学、行政管理、法学等本科专业。这些学院下设机构比较复杂,并设有专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教研部。虽然不同学科专业的融合交叉有利于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的视野和资源,但这些学院的职能和工作重心也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没有直接关系或相关度不高的学科和教学工作“绑在一起”,直接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组织机构实际上演变成挂靠二级学院的“三级单位”,失去了作为二级单位的独立地位,甚至被边缘化。这些问题也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宣部、教育部要求各高等学校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并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9]374-375。此后,我国高校普遍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组织机构建设,扭转了组织机构弱化的局面。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地位逐渐得到社会认可

一级学科设立后,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科学化和学科地位逐渐确立。作为完备的学科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得到重视,以科学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的以经验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式,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中央文件的确定以及广大理论工作者的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中独立的一级学科及二级学科的地位得到了确认。随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17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的公布,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分别达到81个和407个,再加上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学科专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作为当前我国人文社科领域规模最大的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层次,每年都培育大批专业人才,得到了社会的欢迎和好评。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虽然逐步扩宽了学科建设视野,也逐步改变了以专业建设的方式来建设学科的倾向,但是又出现了以学科建设的方式来建设本科专业的新倾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设立以来就明确了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属性,其设立30多年来,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提供了生源,也为社会提供了各级专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很好地兼顾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属性和社会职业的要求,事实证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比较成功的本科专业。但是,2017年以来很多高校开始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大有波及全国的蔚为壮观的趋势。笔者曾专门找到河南省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其课程与该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区别度并不明显。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也曾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等本科专业,后来教育部门考虑到这些专业不适合本科层次开设,都取消了。因此,笔者认为,与其非要广泛设置一个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相对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不如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好建强。

五、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趋向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进行了系统回答,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新时代应对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科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强化协同创新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门人才的培养,其现实需求就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师资,也有力地促进了该学科的萌芽和生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逐步完善和成熟,依然面临从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等方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支撑的任务。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突出强调要“形成工作合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条件保障体系”[14]。新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对课程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等进行细化,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协同发展提供了规范要求。[15]2018年4月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落实学分、教务安排、教研室建设、集体备课、备课形式、课堂纪律、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科研支撑、听课指导、教学评价、责任落实、地方统筹、全国指导等方面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进行了系统部署。[16]这些举措部署的贯彻落实需要宣传、教务、学工、科研、财务、人事等机构共同努力,但归根结底还是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牵头和最终落细落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二者协同创新既是学科历史传承中的基本经验,也是新时代学科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向。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体系逐步丰富

早在设立一级学科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就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然而,在学科建设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行整体研究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多是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相近学科的重复劳动,学科特色并不明显。这也是一级学科成立之初从业人员学科知识转化不积极、学科规训不严格等原因所致,也是学科粗放型扩张的体现。因此,应深入研究其内部各二级学科的特定地位与联系,理清其与相近学科的外部联系,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创新发展学科知识体系。此外,也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关系,实现二者创新的良性互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共同体逐步完善

在学术话语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逐步形成供同行之间讨论和研究的学术话语。六个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属性得到学科共同体的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循,各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合理的区分,形成了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属性,又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术话语。在学术组织方面,已经形成相对比较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科研的专门人员,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高校、党委宣传部、社科院、党校等教学科研专业群体。也形成了很多行业性学会,比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各二级学科研究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会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曾大量借助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力量。由于目前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大量需求,每年仍有大量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员转入该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这也对本学科专业化和规范化提出更高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依托建设单位逐步规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校逐步普遍建立了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思想理论工作平台的作用,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17]这一重要论述,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要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理论人才培养上的基础作用,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此外,中央启动了国家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有些地方也开始启动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依托建设单位逐步规范。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社会服务职能逐步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积极作为,围绕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在理论宣讲、决策咨询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在理论宣传方面,很多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宣讲团,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十九大精神宣讲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习所等,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的宣传活动。在社会合作方面,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加强同相关政府部门、校外科研院所、企业团体、文化基地的合作交流,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在决策咨询方面,通过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为有关部门开展决策提供支撑,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很多地方党委宣传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了合作,比如湖北省委宣传部与武汉大学、陕西省委宣传部与西安交通大学、江苏省委宣传部与南京师范大学等签署了合作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协议,有力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资政功能。

猜你喜欢
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