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程考核体系探究

2019-02-15 17:36何露丹李桂红
关键词:研究生思政考核

何露丹 李桂红

(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为认清时代定位,勇担时代使命,高校思政课程作为培养新时代高质量建设者的主渠道,应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实施有温度的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国家情怀和国际视野,能够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2],切实筑牢学生的信仰之基,补足其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输送高质量建设者。

一、构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体系对新时代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教育序列的高端人才,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迎来党和国家对人才迫切渴望,可以大有作为的大好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向当今青年一代提出要珍惜时间,抓住机遇,奋力成长为“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专业本领过硬,勇于担当责任,国际视野开阔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更好地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落实习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作为高校严把质量关的思政课考核则显得尤为重要,构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体系对新时代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迎合时代要求的新使命

跨入新时代以来,时代对高级人才提出了“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专业本领过硬,勇于担当责任,国际视野开阔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新标准。作为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改革要勇担时代使命,积极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然而当前高校研究生以95后为主体,崇尚个性,张扬自我,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对当前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综观95后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及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作为严把教育质量关的思政课程要以时代要求为己任,持续推进课程改革,探索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正确引导和激励广大高校研究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修炼高尚的道德情操,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成为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超强的创新思维的时代先锋。

2.着实提升教学实效的总抓手

课程考核具有检验、评价的基本作用,是检测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现代社会要求高校研究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肩负民族复兴大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课程的考核指标也要围绕全面发展的目标,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科研、实践、创新人才。然而由于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程考核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教师对思政课程失去热情,仅通过卷面测试来考核学生思政课的成绩,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实效和思想素质,造成教学严重脱节。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政考核体系成为提升教学实效的总抓手。各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重新设计思政课程的考核体系,有力地促进思政教师改变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重建考核指标,提升教学能力,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3.科学评定培养质量的新跨越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传播科学知识,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立场、求实的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程的考核,不仅要检测出学习者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检测出学习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及内化情况。这就需要各高校及任课教师精心设计考核标准,巧妙设计考核参数,合理安排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形成对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程的科学而客观的考查,突破评定培养质量的传统方式,探索更新、更科学、更全面的考核体系。

4.有效提升学习效果的新动力

课程考核不仅是教师教的导航仪,也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将有效激励研究生端正学习态度,加大学习投入,更广泛地进行学习参与,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切实提高学习实效。然而当前的考核体系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或者玩手机、睡觉,或者忙于抄笔记应付考试而忽略了重要的思想修养,严重违背了思政课程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初衷,导致大部分研究生的思政课程学习实效低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将有效指引研究生的学习行为,引导其学会分析社会问题的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综合能力,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果。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程考核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课程考核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是检验教学活动成效的主要方式,也是鞭策教师和学生教学的“助推器”,对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程考核体系的传统理念及方法已不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时代和95后研究生强烈要求展示自我的个性特征,严重阻碍了思政课程考核体系升级换代的步伐,必须主动做出调整,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

1.考核主体单一,难以形成合力

考核主体多元化能从各方面、多维度、全方位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利于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但是当前高校思政课考核主要由任课教师一人主导,而与研究生接触最密切的同学和导师却被拒之于外,没有纳入考核主体,显然有悖于科学的考评体系标准。考核主体单一,难以全面地对学生思想道德及意识、日常行为表现,学习投入度等方面做出综合判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削弱学习效果,同样也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方式,分解教学合力,使思政课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考核内容固化,有损评价信度

思政课不仅仅是一门传播思想道德规范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思想认知,培养道德觉悟,引导价值取向,规范行为取向,提升文化涵养,成为引领时代的先锋。因此思政课程的考核内容,不仅仅包括基本概念、定义和理论等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考核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和文明素养的提升情况。然而当前研究生思政课考核主要以理论知识的考査为主,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思想道德意识及行为变化,无法真实而全面地衡量学生思政课程学习结果,难以对学生做出准确评价,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不利于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及创新精神培育,有损评价信度。

3.考核方式传统,不符时代要求

考核方式的多样化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能力。然而传统单调的考核方式,难以全面地展现考核内容,易于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当前高校思政课程的考核主要以终结性考核为主,以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为的方式,采取开卷或闭卷的形式进行考核,过于传统,不能调动广大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仅从答题情况来考核,难以展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投入及学习效果,更不能科学评价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情况,不能满足当代研究生求新求奇的心理,难以调动其学习热情,大大降低学习质量。

4.考核结果轻视,阻碍反馈作用

考核结果的有效利用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决定着考核工作的价值,对于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正确学习,为进一步改善后期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程对考核结果仅仅是简单分析试卷的合格率、优秀率,未能深入研究分析考核结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的正确行为,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考核工作流于形式,阻碍了考核反馈结果作用的发挥。

三、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

针对当前研究生思政课程考核体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不足,结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致力于构建以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以反映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标,将形成性和过程性考核贯穿教学活动始终的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

1.体系亮点

以综合能力考核为重点,实现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目标。当前高校思政课程要改革传统的以基础知识为核心的考核体系,着重以考核对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向变动为重点,围绕综合能力素养的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德智体美等各方面设计考核指标,综合确定一定时期内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内容,引导研究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体落实到思政课程考核上,就要围绕研究生科研生活,培养其及对现代社会的敏锐观察力,深刻分析解决新时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其在思政课程的表现对其综合能力进行科学而全面的测评,推动考核体系的科学化和全面化。

将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贯穿教学各环节,形成对研究生成长的动态监控。发展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一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评价方式[3]。过程性评价是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评价,渗透在教学全过程。能使学生保持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规范;也能激励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相长。因此将发展性、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辅之以终结性评价,既能实时监控学生的思维动态、价值观取向、情绪变动、智力发展、能力提升状况,便于及时引导其正向发展,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学习效果,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体系构建

以师生考核为主体,拓展考核主体,构建合理化的考核体系。多元考核主体能从各个角度对考评对象做出更科学的评价。以往的思政课程考核,主要由任课教师一人负责,难免出现偏差。除了在思政课堂上与任课教师接触外,研究生与导师和寝室同学的接触最频繁。导师较任课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每名研究生对学习的态度及各项活动的表现情况,寝室同学是对每名同学的生活习惯、个性特征、为人处世等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人往往都很自由,在自由状态下的表现更真实,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每名学生进行考核。能对其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合理的评价,因此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主体应纳入导师、寝室室友的评价,对其作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以能力素养为核心,拓展考核内容,构建全面化的考核体系。在全球化、市场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要求当代研究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研究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也包括沟通表达能力、极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生教育肩负向社会输送合格建设者的重任,属于人才供给方,必须遵守市场规则,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研究生,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思政课程要着重将研究生必备能力统筹进思政课程教育中,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作用,以能力素养为核心,针对每项能力指标设计相应的考核项目,根据考核对象在各个考核项目中的表现,进行科学评判,形成对研究生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考核,推动考核体系的全面化,提高研究生思政课考核的质量与信度。

以科学研究为重点,完善考核方式,构建多样化的考核体系。研究生阶段培养重点是科学研究、分析解决问题、探索前沿新知识的能力。研究生阶段的思政课程也要与研究生培养目标一致,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着重培养其科研水平,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知识竞赛:教师精心编制各个模块的试题库,在每章节结束时进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次竞赛教师可以临时组建由随机抽取定量学生组成考核委员会与教师一起对考核对象的表现进行记录评分,并及时存储在个人电子信息档案中,用作课程考核依据。竞赛结果对学生下个模块的学习能提供有效指导,竞赛的相关经历将为其工作积累相关经验。

课堂展示:课堂展示不仅给当代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满足了其个性需求,对考核对象的言语表达能力,自信心的培养意义重大。思政课教师将每个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分为若干组,在每节课的前10分钟内,由指定小组针对上节课的内容,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有感触的、有疑惑的话题,采用PPT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并说明每个成员的分工,由教师进行点评。这样就将课程考核与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坚持了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课程论文:论文的写作,是研究生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又是检验培养结果的试金石。论文写作过程是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考量。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检索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都得以锻炼和提高[4]。虽然耗时大,付出多,但是也充实了研究生的生活,开拓了其视野,提升了其能力,对研究生的培养意义重大。

以结果分析为根本,重视结果分析,构建有效化的考核体系。反馈结果具有指引,激励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考核体系中存在哪些问题,分析问题症结,找到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对于完善当前考核体系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同时,考核反馈结果对教师及学生也具有激励作用。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最好机会。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极大的鼓励与鞭策,促进学生自我提高。因此,要注重考核结果的分析,推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效化。

猜你喜欢
研究生思政考核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内部考核
思政课“需求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家庭年终考核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