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梓政,冯凯,刘银凤,任佳,韦丽光,韩猛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近年来,各国学者越来越关注肥胖与乳腺癌的关系。目前,研究显示肥胖能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1]。在肥胖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中,脂肪因子是联系二者的桥梁。研究显示,健康成年人血清中脂联素水平一般在3~30 μg/mL[2]。不同于大多数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被认为对机体具有保护性作用。Brakenhielm等[3]发现,脂联素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并且可负性调节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国外研究发现,在原位直肠癌裸鼠模型中脂联素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脂联素、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
1.1 临床资料 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80例,术中留取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术后均制作石蜡标本。患者术后均经病理学确诊,术前均未行任何抗癌治疗,且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完整。患者均为女性,年龄 27~65 岁,中位年龄47岁;病程0.5~12个月,平均2个月;肿瘤直径<3 cm 40例,≥3 cm 40例;临床分期0~Ⅱ期52例,Ⅲ期28例;组织学分级Ⅰ~Ⅱ级32例,Ⅲ级48例;发生淋巴结转移32例,无转移48例;ER阳性50例,PR阳性40例,C-erbB-2阳性36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脂联素、VEGF检测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严格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脂联素一抗为小鼠抗人脂联素单克隆抗体 (英国Abcam公司),VEGF一抗为兔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胞质或胞膜中呈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每例切片随机观察5个高倍视野(×400),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按肿瘤细胞着色强度和阳性细胞率分别评分,≤10%为0分、11~25%为1分、26~50%为2分、>50%为3分,无色为0分、浅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两项相乘≥1判为阳性表达。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或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脂联素与VEGF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脂联素、VEGF表达比较 乳腺癌组织中脂联素阳性表达率为57.5%,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92.5%(χ2=26.113,P<0.01);乳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52.5%,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15.0%(χ2=31.529,P<0.01)。
2.2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组织中脂联素、VEGF表达比较 肿瘤直径≥3 cm、组织学分级Ⅲ级、发生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脂联素阳性表达低于肿瘤直径<3 cm、组织学分级Ⅰ~Ⅱ级、未发生巴结转移者(P均<0.05),不同年龄、病程、临床分期及ER、PR、C-erbB-2表达情况的乳腺癌组织中脂联素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组织学分级Ⅲ级、发生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高于组织学分级Ⅰ~Ⅱ级、未发生巴结转移者(P均<0.05),不同年龄、病程、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及ER、PR、C-erbB-2表达情况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组织中脂联素、VEGF表达比较
2.3 乳腺癌组织中脂联素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 在34例脂联素表达阴性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32例、阴性2例;在46例脂联素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12例、阴性36例。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中脂联素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r=-0.716 ,P<0.05) 。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脂联素不仅具有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而且与多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风险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脂联素为血管生成的抑制剂,与恶性妇产科疾病中血浆VEGF水平呈负相关[4];并且,可抑制直肠癌裸鼠模型中START-VEGF信号通路,减少VEGF mRNA的表达及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5]。
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得到相似的研究结果,与对照组(健康女性)比较,女性乳腺癌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这种现象在绝经后女性中更加明显。本研究发现,在乳腺癌组织中脂联素的阳性表达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外研究[6]相似。进一步分析乳腺癌中脂联素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发现,肿瘤直径≥3 cm、组织学分级Ⅲ级、发生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脂联素阳性表达低于肿瘤直径<3 cm、组织学分级Ⅰ~Ⅱ级、未发生巴结转移者,不同年龄、病程、临床分期及ER、PR、C-erbB-2表达情况的乳腺癌组织中脂联素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另有文献[7]报道,脂联素水平降低可促进肿瘤生长,增加复发转移概率,提示不良预后。因此,我们认为脂联素可作为评估乳腺癌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我们仍需扩大样本、延长随访时间,以明确脂联素在乳腺癌预后方面的意义。
癌组织高表达VEGF是恶性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出现病情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8, 9],VEGF在肿瘤增殖、远处转移、新生血管生成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10, 11]。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与相关报道相似[12]。进一步分析VEGF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发现,组织学分级Ⅲ级、发生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高于组织学分级Ⅰ~Ⅱ级、未发生巴结转移者,与相关研究结果类似[13]。有研究表明,VEGF可加速淋巴系统中肿瘤细胞的扩散速度而促进淋巴结转移[14],推测VEGF可显著影响乳腺癌的发展阶段和淋巴结转移。本研究显示,不同年龄、病程、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及ER、PR、C-erbB-2表达情况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组织高表达VEGF可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及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迁移,导致微小血管的渗透性增加,促进新生血管及淋巴管形成,为恶性肿瘤的血行转移及淋巴转移创造条件。
脂联素和VEGF表达均与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学分级相关,且相关性分析得出脂联素与 VEGF表达呈负相关。我们推测乳腺癌组织中脂联素和VEGF相互协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脂联素低表达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加速肿瘤的进展,导致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
综上所述,脂联素不但参与了糖和脂肪的代谢过程,而且在肥胖相关肿瘤的发病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认为,脂联素未来有可能会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因子,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研发脂联素受体激动剂或制备重组脂联素,提高血脂联素水平和脂联素受体水平有可能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