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壁CT平扫显像质量与颈部断面粗细的相关性

2019-02-15 09:05张丹红李政樊树峰叶会闯陈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伪影脂质颈动脉

张丹红 李政 樊树峰 叶会闯 陈盈

(1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浙江 台州 318020;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临床常用的超声(US)、计算机断层成像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成像(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检查在检查CAS方面各有优缺点〔2~4〕,其中US对检查医生依赖性大,不便于检查结果的比较;CTA检查存在电离辐射,且易受射线硬化伪影干扰;MRI检查费时,且费用高;DSA不能直接显示CAS斑块,且有创伤辐射。CT平扫颈动脉壁,不仅有利于颈椎病的显示,还对颈椎病及CAS高危人群的易损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筛查、诊治方案的选择、CAS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意义。但在了解颈椎病情况而接受CT检查的CAS患者中,部分颈动脉壁和CAS脂质核心CT平扫显示良好,部分则显示不好,推测颈部断面粗细是影响颈动脉壁CT平扫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对CAS患者的颈动脉壁CT平扫显像质量与颈部断面粗细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诊治的70例CAS患者,其中男33例、女37例;年龄44~89岁,平均(69.10±10.49)岁。纳入标准:存在血脂、血糖、血压、脑梗死等AS高危因素1项至多项;经颈动脉超声、CTA、MRI检查证实存在Ⅳ型以上CAS斑块;因伴有或除外颈椎病而接受了颈椎CT平扫检查。检查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检查方法 采用GE Bright speed 8排螺旋CT(美国GE 公司)对患者颈椎进行CT平扫检查。扫描条件: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50 mA、层厚1.25 mm、层距1.25 mm、窗宽300 Hu、窗位35 Hu;用动脉壁显示的较佳窗口技术进行后处理:窗宽250、窗位100。检查前,去除扫描范围内的饰品和金属等异物,患者取仰卧,颈部呈轻度后伸位,头颈部两侧对称摆位;扫描过程中禁止患者做吞咽动作(有些无法配合,可以尝试让患者在屏气状态下完成扫描)和咳嗽。

1.3颈部粗细的测量、分型及CAS高危因素分布 根据颈动脉分叉常见平面,选择C3/4椎间隙水平的CT最大断面测量颈部扫描方向的最大前后径(Dmax),并根据其大小将颈部扫描切面分成粗、中间、细3个型(3个组),收集所有患者年龄、血脂、血糖、血压、脑梗死等CAS高危因素分布情况。

1.4图像的评分标准 每组均选取C3/4椎间隙的上下5个层面,由3名资深的CT诊断医师依据颈动脉壁、CAS斑块脂质核心显示情况将颈动脉管壁显像质量分成优良(3分)、合格(2分)和较差(1分)3个等级:颈动脉壁、CAS斑块脂质核心显示清晰,伪影干扰小或无明显伪影干扰,能用于诊断的为3分;颈动脉壁、脂质核心可辨认,有伪影干扰的为2分;CAS颈动脉壁、脂质核心区分困难,伪影干扰大的为1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χ2、F检验。

2 结 果

2.13组CAS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 CT断面呈粗型为Dmax均>140 mm,中间型Dmax 110~140 mm,细型Dmax均<110 mm;3组危险因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CAS危险因素的分布(n)

2.23组年龄分布及CT断面最大径情况 3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颈椎C3/4椎间隙平面CT断面的Dmax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3组年龄分布及CT断面最大径情况

2.3颈部CT断面粗细对颈动脉壁CT平扫显像质量的影响 70例CAS患者中,CT平扫显示存在明确脂质核心者54例,占77.14%。粗与细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粗与中间、中间与细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T断面颈动脉壁显示,粗型断面最大径142 mm,图像伪影干扰大,中间型断面最大径129 mm,有伪影干扰,但二者管壁和脂质核心均可识别;细型断面最大径109 mm,颈动脉壁显示较清晰,伪影干扰小;粗型组评分明显低于细型组,表明颈部断面粗细是影响颈动脉壁CT平扫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见表3、图1。

表3 颈部CT断面粗细对颈动脉壁CT平扫显像质量的影响〔n(%)〕

1)与粗型比较:P<0.05

图1 CT断面颈动脉壁

3 讨 论

CAS斑块破裂导致管腔闭塞是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易损性斑块的破裂、栓塞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急性心肌梗死等致死性急症密切相关〔5〕。 影响CAS斑块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脂质核心的大小和成分、纤维帽的厚度、炎性反应及新生血管及是否伴发斑块内出血等〔6,7〕。颈动脉脂质斑块或脂质含量较多的斑块,已被临床研究证实与不同类型脑缺血症状的发生相关〔8~10〕。CT平扫脂质核心的显示不受US操作者依赖性及声窗干扰,不受CTA检查时高浓度对比剂所致射线硬化伪影、部分容积效益影响〔11〕,对于中老年AS和颈椎病高发患者,可通过依照颈椎断面直径优化扫描方案,一次CT平扫达到初步评估颈椎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本研究表明年龄、血脂、血糖、血压、脑梗死病史等CAS高危因素对颈动脉壁CT平扫显像质量不产生任何影响。但在相同CT扫描条件下,细型、中间型CT断面对颈动脉壁显像质量相对清晰,尤其是细型;而在大部分粗型断面中,因图像噪声及伪影较大影响病灶显示,脂质核心显示不清或疑似;提示颈部断面粗细是影响颈动脉壁CT平扫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随着颈部增粗,图像噪声水平会升高,局部组织密度和(或)径线增加,衰减的X线光子数增多,探测器采集射线光子数减少,从而影响了图像噪声,其与一些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2,13〕。提示进行颈动脉壁CT平扫时,可根据颈部定位像判断断面粗细,依据断面最大径的大小,选择个性化CT平扫参数(如管电压、管电流等),在有效控制辐射剂量〔14〕前提下,提高颈动脉壁及CAS脂质核心CT平扫显示的优良率,优化中老年颈椎病和CAS诊治。

猜你喜欢
伪影脂质颈动脉
溶剂法提取微拟球藻脂质的工艺优化及其脂质组学分析
MR硬件相关伪影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脂质过氧化在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肾细胞癌中的作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棕榈酸诱发的肝细胞脂质沉积和炎症机制中AMPKα2的作用研究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研究3.0T磁共振成像伪影的形成及预防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