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杨?刘璐?杨春燕?肖斌
摘 要:我国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胜枚举,时代的变迁,潮流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今面临一些问题。其中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问题更胜,本文以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侗傩“咚咚推”为例,简单探讨民族地区非遗传承现今状况、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关键词:新晃;天井寨;侗傩;传承
一、引言
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与贵州省接界,截止至2015年,总人口约27万,其中侗族占80.13%。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唐朝,始州县建置,直至今日。《旧唐书》载:“天宝元年,改黔州为黔中郡,依旧都督施、夷、播、思、费、珍、溱、商九州。又领充、明、劳、羲、福、犍、邦、琰、清、庄、峨、蛮、牂、鼓、儒、琳、鸾、令、那、晖、郝、总、敦、侯、晃、柯、樊、棱、添、普宁、功、亮、茂龙、延、训、卿、双、整、悬、抚水、矩、思源、逸、殷、南平、勋、姜、袭等五十州。皆羁縻,寄治山谷。”
可见,自唐朝,新晃便是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这对追溯侗傩历史,及其保护传承有重要意义。但是来源于侗族文化、信仰传承的傩戏却只存在于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其源何没落值得我们探究,如何在当今社会将其继续传承下去值得我们考虑。
二、侗傩概况
新晃侗傩因演出时在“咚咚”的鼓声和“推”锣声中,进行表演跳跃而得名。现有《跳土地》《跳小鬼》《盘古会》《菩萨反局》《土保走亲》等21个剧目,有曲名流传的音乐有《土地老者在哪里》《探病歌》《三弟三弟把门开》等10首。这21个剧目可以分为3个来源:取材神话传说故事(如《盘古会》《菩萨反局》)、根据历史故事改编(如《桃园结义》《云长养伤》)、发源于侗族信仰(如《跳土地》《跳小鬼》)。表演时所戴面具称“交目”共36副,由樟木制成。在过去,表演者对“交目”极为尊敬,不演出时会将其送到祖庙中供奉,演出时再将其请出,放于舞台中央方桌,角色上场时戴上。现在,在现代化的普及过程中,越来越多生活仪式的简化,演员们在表演完后只是将“交目”锁入箱中,放置在剧场的阁楼里。表演时所穿戏服现在仅有两种:红色和绿色,红色为男性,绿色为女性,服装前后有特殊图案和道教符录等标志,头上扎有一面红一面黑的头巾,十分简单。戏服用侗族特有“家机布”制成,由寨中妇女自纺自染自做。表演配乐乐器也十分简单,一个大鼓、一小锣、一小钵、一大锣足够,仅两人即可完成曲目演奏。在“咚咚推”的舞蹈中,演员的双脚需合著“锣鼓点”,以三角形为基础,不停地跳动。如此三角形的舞蹈,寨中老人介绍是根据牛的身体而来,牛的头和两只前脚是一个三角形,而牛的尾巴和两只后脚则又是一个三角形。是侗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侗傩其中最经典的为《跳土地》,这是“咚咚推”的开场剧目,人物仅有龙渊(农民)、土地公两位,剧情为:农民在田中耕耘,田头有土地庙,农民见到土地神,向其祈求村民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土地神慷慨允诺,满足农民祈求,最后农民向土地神答谢感恩。整场戏靠两位演员的念白、对话贯穿,加以特定的动作完成。另一经典为《跳小鬼》,顾名思义主角为小孩,因为这个剧目高难度动作较多,“打翻叉”“滚地”等,笔者联系的是一位学生,他在入学前就一直是小鬼的扮演者。
三、侗傩现状
目前,新晃天井寨有70多户人家,常住人口近300,50岁以上老人114位,在读大学生5位,青壮年多在外谋生,寨中多为留守老人。2005年经新晃县文化局申报,侗傩“咚咚推”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人龙彩银告诉笔者,现在寨中有游客来时进行表演的有十六位,四位跳小鬼(两男两女)的在乡里上小学,其余多为五十以上,年龄最大的近八十,出现了年龄的断层,没有人学习表演。虽然寨中人皆为从小学习,但没有人回乡,依旧面临无人表演的窘境。木制面具“交目”分量十足,一般表演一场即需换人,目前最多一次跳三场“咚咚推”。
侗傩在以往只有在过年等大的节日到来或久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才会进行表演,而现今则只要有游人去寨中旅游“点戏”就会表演,这也与“交目”的存放所对应,如今表演的频率大概为一个月十七八次,如果每次表演完将“交目”送入祖庙,有表演再请出,将会消耗不少时间。让游客“点戏”的出现,对“咚咚推”的传承保护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首先,现今“点戏”是明码标价,给演员们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效益;其次,“咚咚推”演唱的语言为侗语,侗族虽然历史已久但其语言没有演变出文字,新晃侗傩长时间以来一直靠口耳相传而传承,表演次数多了会记得更深刻,有利于继续流传,也留下了一些影像文字资料,便于后人查询。最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艰难的很大部分原因都为没有经济价值,没有市場。“点戏”能给表演者们带来收入,现在天井寨侗傩“咚咚推”已经算是一个旅游项目,平时表演者干农活或出门办自己的事,寨中有一个与外界联系的专人,有游客来时先与其联系,表演者们就会在家等候游客到来,以进行表演,使本地人对侗傩更加重视。
在县文化局的重视下,现在侗傩“咚咚推”不只局限在在天井寨中,每年都会有专人去贡溪学校免费教学生们,并且学生们都能积极学习,每次约教授50人左右,这对侗傩“咚咚推”的推广有重大帮助。新晃县虽然是一个侗族自治县,但是现今会讲侗语的人也就局限在某几个乡的几个村里。笔者在寨中走访时发现,其中居民对学生去走访调查采访等司空见惯,这些来调查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近期还有一位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在寨中住了半个月,向他们学习“咚咚推”的舞蹈,这些外来力量,不仅有助于了侗傩“咚咚推”的继续传承,也为其联系外界,如何在现今社会传承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寨中基本家家户户都会侗傩的简单表演,不只局限于16位专门表演者,在以往就只有几家能够表演(傩起源于巫,往往族中只有特定人才能学习表演),这是有助于其传承的。
四、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新晃侗傩“咚咚推”在县文化局的重视下,现在基本传承没有问题,但长久的传承仍面临很大困难。首先是文化学习问题,现天井寨的5个在校大学生都表示,他们能够表演侗傩“咚咚推”,但他们毕业后不会回乡从事于此,在此之前外出求学的现在也没有一位回到天井寨,而都是选择在外生活。没有青年人有志于侗傩“咚咚推”的学习传承。每年去学校教授学生也只是授其皮毛,“学生还是以成绩为重,这个就是学一下。”传承人龙彩银言。其次为语言问题,侗傩“咚咚推”是在民族地区流传,用民族语言表演,现今会侗语的人随着老一辈的过世,急剧减少,寨中孩子们外出上学通用普通话,侗话使用少,自然就会被遗忘。再次是地域问题,天井寨所处过于偏僻,每天上午九点半才从县城有班车发往贡溪乡里,车程大概两小时,从乡里去到寨中还需步行约四十分钟。正是如此与外界隔绝,天井寨的侗傩“咚咚推”才得以原汁原味的传承,但这也是其往后传承的重大困难。寨中原有近两百户人家,青壮年外出务工挣钱后多举家搬离,去往县里乃至市里,大量人口的流失这是摆在侗傩“咚咚推”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最后为手艺的失传,用樟木制作“交目”现仅两位近60岁的手艺人能进行,“交目”制作复杂且成本高。要求是樟木中最好的一段,且对树龄有要求,“交目”是完整雕刻而成,没有任何粘接,一旦雕刻产生失误,难以补救。“家机布”也仅有几位年长女性能纺。
笔者在县城大街上随机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对侗傩“咚咚推”的了解程度;第二部分为是否会学习侗傩“咚咚推”;第三部分为对侗傩“咚咚推”的传承所持态度,以期了解侗傩“咚咚推”的生存现状及传承面临的问题。单就第一个问题“您知道贡溪天井寨有侗傩表演吗?”,其中知道侗傩“咚咚推”存在的仅68位,皆为高中以上学历,这很大原因是高中要求学生每个假期都要进行社会实践,有许多学生选择对“咚咚推”进行简单调查。在这68位中对侗傩“咚咚推”有教详细了解的16位,因为进行过以“咚咚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从这一项就可看出,其虽然名声在外(曾参加第三届乌镇戏剧节演出)但本地人对其并不关注了解,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让其去县里及各个乡进行表演,使大众更为了解。同时,在调查问卷回答中表示愿意专门进行侗傩“咚咚推”学习的人数为0,侗傩“咚咚推”虽然在贡溪学校进行定期教授,但仅为几堂课,学生有新鲜感,学习热情高,可效果不得而知。在此可以适当延长开课时间,并同样在县里及其他乡里进行短期开课,或者定期举行比赛,提高学习积极性。最后,对于交通问题,可增加发车数量,或者開设旅游专线,往返于县城于天井寨,同时在其打造生态旅游,吸引更多游客。
五、结语
新晃侗傩“咚咚推”来源于新晃侗族的农耕文明,寄托了先民的信仰,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文化的传承,是璀璨中华文明中的又一颗明珠,因为其民族性而其更显特殊。针对民族地区非遗传承笔者在此提出几点看法,具体如下。一是本民族重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只有自身重视、认同才能不断焕发活力,生生不息。二是政府扶持。新晃侗傩“咚咚推”现今能传承发展相对较好离不开县文化局的努力与支持,没有政府的宣传与支持侗傩“咚咚推”可能现在依旧在大山深处暗自闪耀,无人知晓。政府所提供的经济扶持,减轻了传承者们的生活负担,有更多时间学习传承,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使侗傩“咚咚推”走进学校,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三是适当发展旅游。文化发展始终以经济为基础,适当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提高侗傩“咚咚推”的知名度,而且可以为表演者、村民们创收。四是呼吁大家关注民族地区非遗传承,为其提供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昫.旧唐书(卷四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吴声.新晃侗族傩戏[J].中国演员,2015(5).
[3]杨先尧,吴继忠.贡溪侗傩文化起源及其经济属性[J].艺海,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