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区农村妇女“造血式”教育脱贫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2-14 05:55俄木色哈阿苏尔哈阿联非各沙马克的木
青年时代 2019年34期
关键词:教育

俄木色哈 阿苏尔哈 阿联非各 沙马克的木

摘 要: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全面决胜和巩固期,瞄准民族深度贫困地区的性别教育脱贫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本研究立足于当前凉山“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贫困群众受益”的彝区农村妇女教育脱贫模式的实际,根据3方主体分析存在的问题,给予对策建议,以此发挥妇女在阻断家庭脱贫代际传递中的重要主体作用。

关键词:彝区农村妇女;彝族妇女;“造血式”教育;妇女教育脱贫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做出一系列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教育扶贫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扶贫开发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目前,凉山彝区作为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由其“自身的历史条件、区位环境、自然资源以及民族文化等综合因素交织,导致经济发展条件差,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占比高,脱贫难度大等”,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不断输出,彝族农村妇女在当地的产业扶贫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且相对于男性,在脱贫攻坚中遇到了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回答:在尊重彝区农村妇女的地域性、民族性等多重性的前提下,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贫困群众受益”的教育脱贫模式中,分析教育脱贫主体遇到的问题,给予完善的对策。以此让更多的主体关注彝区农村妇女的成长与发展,让彝区农村妇女树立自信,提高社会参与、抓住机遇的能力。

二、彝区农村妇女“造血式”教育脱贫的界定

(一)彝区农村妇女

根据彝族习惯法中的“女儿十七,即可嫁”的说法,结合宪法中“年满14周岁,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女性,称为妇女”的规定。本文中的彝区农村妇女是指年满17周岁以上(含)小于国家女性法定退休年龄60周岁之间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彝区农村贫困妇女。

(二)“造血式”教育脱贫

本文的“造血式”教育脱贫指通过在彝区农村普及“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贫困群众受益”的教育模式,使彝区农村妇女有机会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各类社会组织因地制宜地开展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教育服务(就业技能、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干部、贫困地区乡村医生等培训),从而提高妇女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并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以实现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生存质量,摆脱贫困。

三、当前彝区农村妇女“造血式”教育脱贫遇到的问题分析

自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把“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列入“五个一批”脱贫举措中,赋予教育重要使命,提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随即,在《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基本原则中明确提出“系统谋划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政策相互配套、相互支撑,形成合力。发挥市场、企业、社会组织作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中西部教育发展”。凉山通过“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贫困群众受益”的组合拳发力,使十几万的凉山贫困人民过上了新生活。据统计,全州65.9万贫困人口告别了千百年以来祖祖辈辈所处的生存状态,过上了新的生活,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88.1万降至2018年底的31.7万,贫困发生率从19.8%降至7.1%。然而,如何在该模式下进一步发挥彝区农村妇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桥梁作用,实现“要我脱贫”转变“我要脱贫”的“造血”效果,需要分析政府、社会组织、妇女遇到的问题,瞄准贫困“病根”。

(一)政府方面

政府作为教育脱贫过程中整合各资源的中间桥梁,担当着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重要角色。彝区农村妇女教育脱贫攻坚,需要政府整合社会各种“药方”,瞄准彝区贫困“病根”,在已接受整体治疗的情况下,进一步分门别类地区分调养和保持常态化健康,需要立足于具体民族性、地域性等多重特点,进一步引导社会参与,共开一剂具有立足长远、内容系统连续性的“药方”。

1.引导多种资源整合系统开发有待进一步加强

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是保证有效教育的前提。当前,政府积极立足于凉山,利用当地作为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的民族文化优势,在彝区农村妇女“造血式”教育脱贫的内容上有了富有凉山特色的“彝绣”“尔比班”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彝区农村妇女在脱贫后的自立能力。通过实地调研发现:①教育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不强;②缺少必要的“比武”环节;③线上和线下资源整合利用不足。调研对象中拥有智能手机的妇女90%以上都知道“快手”“微信”“抖音”平台,其中,特别是前两个APP,近70%的妇女都表示“现在都在用,也会玩儿”。说明可以通过整合两个平台的资源将“造血式”教育脱贫内容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给妇女,从而实现可复制化,打破时空限制。

2.教育过程的监督和评价有待进一步完善

对彝区农村妇女“造血式”教育脱贫过程的监督和评价,是“有质量的”完成的重要保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会出现监督和评价主体缺位,或都由政府完成,政府成了集“裁判和运动员”一身的“全能人”。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委托监督和评价第三方,偏重某一教育过程,领导关心就重视,不关心就重结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必要的部分人力、物力、财力。

(二)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能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妇女教育服务。早在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中,明确了社会组织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主体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性社会组织正式立项开展脱贫攻坚的共686家,2018年共开展扶贫项目1 536个,扶贫项目总支出约323亿元,受益建档立卡户约63万户,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581万人。社会组织在凉山彝区农村妇女教育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的同时,遇到了缺乏参与彝區农村妇女教育脱贫项目的明细正式制度保障、自身专业知识和妇女需求不对称的问题。

1.缺乏参与彝区农村妇女教育脱贫项目的明细正式制度保障

社会组织参与教育脱贫项目,需要有一定详细的正式制度保障。2017年末,民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其中,明确了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重点领域,包括参与产业扶贫、参与教育扶贫、参与健康扶贫、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倡导志愿扶贫等。凉山州政府也相应出台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大体要求,但是关于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具体项目过程的细则方面较少,导致社会组织参与妇女教育脱贫项目整个过程中的合法性受到了一定质疑。

2.自身专业性知识和妇女的具体需求不对称

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实现“造血式”教育脱贫的重要基础。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以往社会组织在参与实际妇女脱贫教育中,由于项目开展前缺乏对与对象状况(受教育程度、年龄、具体的需求等)的详细了解,出现了“上课听不懂教师讲的内容,偶尔想瞌睡”的内容不适应;还有些上过课的妇女表示“我们非常欢迎他们来,也很感谢他们,但是我们大部分听不懂汉语,如果用彝语讲的话,我们非常愿意听的”;少部分的妇女表示在内容上“多讲一些和妇女有关的健康、法律知识”。总之,当前在对象适应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提前了解对象需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通过教育脱贫的方式激发彝区农村妇女的内生动力,实现“造血”真脱贫的效果。

(三)彝区农村妇女

瞄准和了解彝区农村妇女,是“造血式”教育脱贫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通过把经济、文化、健康与卫生、政治参与、主观需求的5个因素作为考量彝区农村妇女在“造血式”教育脱贫的参与情况,在喜德县多地的调研结果发现妇女参与能力不一,但大多数妇女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1.缺乏情感寄托,心理素质较差

婚姻无自主,父母包办、亲友介绍者占绝大多数,夫妻关系不和、丈夫长期在外打工,使多数妇女出现情感无助。妇女长期在家庭中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照料老人及孩子,子女教育压力大,家庭事物繁杂,但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正面价值肯定,大大削弱了妇女的获得感,给妇女带来了身心压力,不利于妇女的身心健康。

2.摆脱传统消极观念的意识已觉醒,但需增强创新意识

S乡A村的妇女:该村位于闭塞的山区,交通不便,妇女缺少与外界的接触机会,受传统不良观念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传统毕摩的依赖大,平时生病时多数人会选择先做毕摩法事,再就医;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不良观念仍然存在,观念较浓的妇女认为“儿子是家产,女儿是寄养的畜”;优生优育的生育观念较差,多数妇女生育了3个甚至5个子女,给家庭带来了很大压力;精神享受性的活动少,46.7%的妇女表示想参加跳彝族达体舞等娱乐性质的活动,但出于害怕被人说而不敢参加。

四、彝区农村妇女“造血式”教育脱贫对策

立足于彝区农村妇女的实际,进一步优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贫困群众受益”的教育脱贫模式,需要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加强多种资源整合系统开发、完善教育脱贫过程的监督和评价建设。特别是为社会组织参与教育过程提供明细的正式制度,以便遵守和遵循。还应积极引导妇女接受“造血式”教育脱贫的过程。社会组织在开展专业的脱贫教育服务前应详细了解对象信息,以确保更好的实施效果。妇女应积极配合政府和社会工作,形成“自愿互助、典型示范、特殊帮助”的良性状态。

(一)政府方面

1.进一步加强引导多种资源整合系统开发

立足实际,引导教育脱贫多元主体参与多种资源整合系统开发过程。政府应进一步引导成立“凉山彝区‘造血式教育脱贫资源开发小组(以下简称小组)”,该小组由地方党委直接领导,和扶贫开发移民局联合办公,并给该小组配备能够整合线上线下的资源。使其在教育开发内容上,借鉴吸收其他地区优秀经验的同时,更应当积极利用像《玛牧特衣》(教人积极向上的诗经,一般情况下,传统的彝民口授相传为主,很少成文)、《克智》(“克智”是彝民族在婚丧嫁娶、盖房和迁新居、祭祀祖先、青年嬉戏等场合,以齐说、对说、独说等形式祈福和娱乐的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等本土资源,也应积极摈弃不良传统的悲苦文化因素,整合成彝汉双语图文并茂的教材、画本、小短片等形式,通过自媒体(目前最受欢迎的是快手和抖音)、主流媒体定期推送,倡导新时代社会主义凉山好风气,使即使是文盲的妇女也能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2.进一步完善教育脱贫过程的监督和评价

在引导多种资源整合系统开发后,进一步提升教育脱贫过程的监督和评价,是有效保证妇女“有质量的”教育脱贫的保障。一方面,应完善参与妇女教育过程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主体,引入专业第三方、妇女参与,改变政府“全能人”的身份,缓解工作压力。另一方面,注重监督和评价的过程与结果、施行和反思并重,有效利用资源。

(二)社会组织

1.完善参与彝区农村妇女教育脱贫项目的正式制度保障

明细的正式制度是社会组织参与教育过程的遵守和遵循。相关部门应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彝区妇女教育脱贫过程的正式制度保障,如:对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能力筛选,服务过程中具体的责任和义务、收益等。特别要突出政府、妇女、社会组织三者的关系,从而开展适宜的教育内容。

2.自身专业知识与彝族农村妇女的实际需求有效對接

社会组织在积极参与教育脱贫工作的基础上,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形式让妇女参与到教育脱贫工作中。介入前做好关于妇女身心健康、教育程度、家庭状况等方面实地调查研究,做到“就地取材”,瞄准彝区妇女的不同需求,对症下药,从而实现专业化知识与具体需求之间对接的最优化,提高社会参与、社会融入机遇和能力,发挥妇女阻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作用。

(三)彝区农村妇女

1.积极参与政治文化娱乐活动,提升身心素质

彝区妇女们自身应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联手的“造血式”教育脱贫过程,抓住机会,转变意识,提升能力。有能力的妇女树立典型示范,践行“巾帼脱贫行动”,克服外在困难,积极参加政治文化娱乐等活动,增强自信心。首先,积极参加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等投票活动,行使自己的权利,提高主人翁意识。其次,要主动参加“农民夜校”“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程”等社会组织的活动,在参与过程中学会接受新观念、学会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最后,高效利用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在闲暇之余参与彝族达体舞、山歌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既能传承和发扬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能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

2.敢于突破固有保守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脱贫攻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贫困人口自身的发展。彝族妇女作为彝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需要自身勇于突破固有思维观念,接受新事物,跟随时代潮流,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接受新科技、新事物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首先,必须转变“男尊女卑”的陈旧观念,要不断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树立独立发展意识。其次,要勇于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利用外出务工的机会不断挑战新事物,勇敢与外界人员沟通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最后,要学主动习和熟练运用新媒体,拓宽眼界,与时代接轨。在脱贫攻坚关键期,彝族妇女自身要想方设法提高自主脱贫意识,降低对扶贫工作者及其对配偶的依赖,敢于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自身掌握的技艺如手工刺绣、吹口弦等,实现精神独立,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吴霓,王学男.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政策的发展特征[J].教育研究,2017(9).

[2]傅帅雄.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思考——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

[3]叶宏,马海五达,木乃铁哈.民族地区妇女参与产业扶贫的问题分析和政策建议: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为例[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4]王政淇,刘军涛.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N].人民日报,2015-11-29.

[5]求是网.凉山脱贫攻坚调查[EB/OL].(2019-08-16)[2019-11-04].http://fpkfj.sc.gov.cn/importantnews-8006.

[6]黄曼.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促进教育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

[7]中国民政.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EB/OL].(2019-06-30)[2019-11-04].http://www.sohu.com/a/323974531_99959270.

猜你喜欢
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车内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