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

2019-02-14 07:40石静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

石静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立新型城乡关系,这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山东省临沂市城乡融合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探索构建临沂市城乡融合模式,以期对我国其它类似区域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欠发达地区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临沂市作为山东省的欠发达地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具备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带动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优化步伐加快;2.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改善;3.积极引进培育新动能,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动能不断增强;4.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新型居住证制度。

但是由于受区位条件、资源要素、发展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接下来笔者就临沂市在实施城乡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推进城乡融合进行简单论述。

1 临沂市在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城乡融合规划欠缺,城乡空间布局不合理

作为欠发达地区,临沂市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差距加大,“以城统乡、以工带农”的二元发展格局依旧存在,广大偏远的农村乡镇特别是临沂市山区和丘陵地带仅凭现在的空间布局很难实现与城市的真正融合。虽然通过特色小镇推动城乡融合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数量有限,产业集聚度不够。乡村空心化现象普遍,特定区域乡村要素短缺、结构失调、发展自身动力衰弱。

1.2 产业定位不够精准,发展效率低,导致收入降低

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各县区都把田园综合体作为农村产业振兴的出发点,试图通过农业旅游带动多功能农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但实际效果难达预期,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瓶颈在于缺乏有消费能力的人口。临沂作为山东省人口流出大市,乡村常住活力人口不足严重限制了乡村的消费能力,导致相关产业难以发展起来。另一方面是各县区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发展规划,一哄而上,结果必然是同质化发展和恶性竞争加剧。

1.3 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

建立健全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机制,是解决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条件。当前优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基本都是从农村单向流往城市,这种资源要素持续外流的趋势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很难。另外,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资金缺乏有效的双向流动,农业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各项资源要素不能实现双向流动是临沂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

虽然临沂市的社会事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改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日趋均等。但城乡差异依然巨大,资金短缺造成了小城镇和乡村的配套公共服务难以落实。农村的道路、交通、信息、水电、垃圾污水处理、清洁卫生、公共文化服务等,一直都是农村地区发展的短板,成为乡村振兴和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掣肘。社会保障业务系统分散,各项业务信息尚未实现充分互通共享,农民就医上学极不方便、设施落后。

1.5 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目前并没有得到解決,反而有加剧的趋势

首先是废弃物带来的污染。农业生产用的农膜的回收率很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置,对土壤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居民生活垃圾带来的污染愈加严重,大量生活垃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其次是空气污染,受家庭收入的制约,农户做饭、取暖等大多仍然采用煤、木材等方式,对空气质量带来一定的污染。第三是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带来的污染。农药、化肥等在农业发展中大量地使用,给水和土壤资源带来严重的污染,也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

2 推进临沂市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

2.1 优化当前城乡空间布局,释放城乡融合发展新动能

空间融合既是城乡融合的有形标志,更是城乡融合的地理载体。在下一步的城市规划中,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实施中心城区、主体功能区、副地域中心城市和特色小镇四大空间结构优化战略,着力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在中心城区的边沿地区,适当建立城乡融合试验区,探索建立城市与乡村紧密联系、有机融合的一体化的空间结构,试验城乡社会治理的对接,要素的流动顺畅的市场环境的建立,城乡融合机制的保障,实现城乡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在农村,引导农村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按照主体功能划分优化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开展农房改造,建设规划合理、集聚集约、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打造乡村小镇综合体,挖掘乡村的本土价值以及发展潜力,防止简单复制城市建设模式来建设农村,从而让城镇有城镇的气质、乡村有乡村的风情,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2 丰富多元的乡村经济形态,不断提升乡村经济的竞争力

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乡村振兴必须依托于产业兴旺,这样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对于乡村产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距离中心城区较近的县域和乡镇,要积极承接中心城区的产业转移,引导更多农民抢抓机遇、创业兴业。中心城区经济辐射力度较小的地区,挖掘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提升产业发展配套衔接的硬件设施水平。在农业主产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当地的资源,扩大农产品认证范围,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沂蒙农产品品牌,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充分挖掘沂蒙乡村文化和红色文化,以土地、文化、乡情、历史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生态+”“旅游+”“互联网+”等多种经营模式,推进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

2.3 建立健全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市场化机制体制

要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的制约和障碍,加速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实现城乡之间互为市场和互为补充。首先,完善城镇当前的户籍制度,实现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权利的平等。鼓励有意向到农村发展的人口向农村流动,进而带动信息、技术、资本等要素协同向农村流动。选择一个区域试行实现城乡地权平等交易,探索适合本地的市场交易模式,使农村宅基地在按照标准确权后有条件地进入要素市场。在对农地、林地、草场、养殖用地等农业用地进行确权的前提下,探索实现城乡资本自由流动的方式,引导社会工商资本向农村流动,有效激活资源资产,以现代农业和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投入开发经营,带动农村就业、金融、信息化、城镇化的协同快速发展。同时要加强监管,防止工商资本搞“跑马圈地”,防止其侵害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

2.4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结合当前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制定适合当地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渠道,推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服务、健康养老、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合理布局、平等享有、均衡发展。以新型社区为平台,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提高城乡融合的质量和效益。以社区为单位集中提供和提升乡村教育,解决“上学难”问题;健全乡镇医疗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巩固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全覆盖成果,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等,推进城乡居民权益平等。

2.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點和展现点,是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旅游的重要资源。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保护支撑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在临沂市主要的农业产区,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走生态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在临沂市山区和丘陵地带,科学开发土地、山水、林木、自然景观等自然资源,走农-工-贸的发展之路,探索多种可持续的实现路径,借助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在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增强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提高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以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转化、应用三级网络建设,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打造富有沂蒙特色的富春山居图。

[参考文献]

[1] 杨仪青.城乡融合视域下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8(06).

[2] 王明田.城乡融合应在城市群地区率先推进[J].小城镇建设,2018(07).

[3] 许成科.西安市高陵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西部学刊,2018(11).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城乡分割会走向城乡融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