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广东的探索

2019-02-14 07:40潘利红蒋正锋吴昱贤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三产融合乡村振兴

潘利红 蒋正锋 吴昱贤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广东开展了乡村振兴的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成效。论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取了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的12个乡镇的乡村振兴实践的案例和数据,总结了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乡村振兴的做法与特色,如特色产业助力三产融合的“农业+”“工业+”“旅游+”产业振兴模式;“三清三拆三整治”带动美丽乡村建设;以党建文化、红色文化提升乡风文明;坚持“五共”理念培育和引导“自然村乡贤理事会”等社会力量助力乡村建设等。这些做法可为广东其他以农业为主导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借鉴,进一步助推广东各地的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兴县;三产融合;三清三拆三整治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8大工程”“5个计划”“9个行动”“2个战略”“2个活动”的具体安排,全国各地乡村建设进入新阶段,积极探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之路。广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广东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201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制定和颁发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粤发[2018]16号和《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的全省乡村振兴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极大地推进了全省各地的乡村振兴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东乡村振兴实践模式。在广东,有“全省乡村振兴看云浮,云浮乡村振兴看新兴”的说法。本文在实地调研云浮市新兴县的基础上,引用了新兴县的12个乡镇的镇村产业、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基层党建、镇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人才引进、村民收入、精准扶贫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和数据。

新兴县隶属于广东省云浮市,毗邻珠江三角洲,总面积1523平方公里,现辖12个镇,199个村(社区)委员会,1077条自然村,2016年户籍人口49.27万人,常住人口45.01万人,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农业县,农业主导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集约化水平逐年提高,产业融合有一定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兴县积极探索推进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被列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多业态复合型)试点示范县。新兴县交通条件优越,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最大的县级不锈钢餐厨具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供港澳禽肉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最大的肉鸡养殖基地、全国较大的果品加工基地。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新兴县按照中央广东省的要求,成立了新兴县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初步制定了《新兴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新兴县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项目(2018-2022年)》等文件,提出了新兴县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兴样板。

1 特色产业助力三产融合,初步形成了“农业+”、“工业+”、“旅游+”的产业振兴模式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點,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而要实现产业兴旺就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也提出,大力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绿色现代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富民兴村带动作用。新兴县在推进产业兴旺方面,立足本县三产均衡,各有龙头的优势,以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为契机,按照现代产业的发展趋势,发挥本县原有养殖等产业的优势资源,积极推动传统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加大品牌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产业融合的模式,大辐度提高了生产率,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农业+”模式的代表是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渗透融合发展的“温氏+”模式。温氏集团作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龙头,是亚洲最大的畜牧养殖公司,肉猪生产销售规模亚洲第一。在第一产业发展方面,在原有“公司+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经营机制基础上,积极推广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帮助养户建设家庭农场,着力扩大合作农户的生产规模,提升经营效益。目前,全县培育家庭农场已经超过5100个、种养大户超1.1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超500个。2018年,公司的5万多农户的合作效益81.5亿元,户均效益15.5万元,同比增长11%。在第二产业发展方面,温氏集团大力发展农牧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建设现代农牧装备园,并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农牧养殖和设备制造企业,研发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牧机械设备,做大做强现代农牧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目前国际农牧装备产业园正在全面建设当中。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温氏集团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带动作用,建立养殖户技术支持团队,着力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利用物联网+农业、产业链+技术等新型管理方式,指导合作养户和家庭农场应用优质高产品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提供市场供求信息、价格信息等指导服务,为合作养户与家庭农场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合作农户加快养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等等。

“工业+”模式的代表是从二产业向一、三产业渗透融合、三产业向一、二产业渗透融合的“翔顺+模式”。翔顺集团原从事建筑行业,现发展成从事建筑、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商业贸易、酒店、生态种植、软件开发、管理咨询、旅游及餐厨具制造等业务,成功地从房地产向不锈钢制造业、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业渗透发展。利用象窝茶作为“广东十大名茶的品牌效应,一方面把茶场周边的集体土地利用起来,扩大茶场面积,另一方面通过改变旧式的小农加工茶叶的工艺,利用高新技术和引进先进设备,以生产有机茶为目标,不断提升茶叶品质,把公司种植生产的茶叶——“象窝茶”,打造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同时,在茶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把茶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具有“科普、观光、体验、健身”功能的“美丽茶庄”。还有“凌丰+”模式,以生产不锈钢餐具为代表的凌丰集团是不锈钢餐厨具生产和出口企业之一,凌丰集团与云敏村共建合作社,利用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制作小配件,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达30万元。

“旅游+”模式的代表是“六祖+”模式,即以“禅”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六祖故里,禅宗文化远名扬,全球首个禅文化主题《六祖大典》实景演出,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禅意生态旅游已现雏形。“农业+”模式、“工业+”模式、“旅游+”模式,不仅带动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而且带动了村民的增收和民生的改善,为产业兴旺提供了有效途径,夯实了乡村振兴基础,提升了全县农业综合力和整体经济实力。目前,中国禅都,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等成为了新兴县最鲜活靓丽的名片。

当前,新兴县正借助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强富民兴村产业。建设一批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和先导区,推动本县农业乡村特色资源与旅游、餐饮、康养、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打造“温氏牌”“六祖牌”等名片。“即依托温氏集团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推动传统农业“接二连三”,重点是抓好现代农牧装备产业园建设,打造中国最大的现代畜牧经济集聚区,探索现代企业引领融合模式;依托“六祖牌”,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抓好龙山核心景区建设,争取把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创建为全国5A级旅游景区,探索文化生态引领的融合模式。

2 “三清三拆三整治”,带动乡村宜居建设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的目标,把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提升村容村貌、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完善和管护机制作为重点任务。2018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全域推进广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提出要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丽乡村。当前,广东正全力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作为重要切入点,着力解决村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脏乱差”问题。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解释:建设新农村“三清三拆三整治”是基础工作,主要解决农村长期以来的“脏乱差”的难题。“三清”是清理村巷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三拆除”是拆除危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三整治”是整治垃圾乱扔乱放,整治污水乱排乱倒、整治“三线”(电力、电视、通信线)乱搭乱接,其中前两项是核心内容。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方案,要求以县为责任主体,把农村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和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到2020年全省村庄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任务。新兴县是广东省“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示范县之一,自2018年9月起“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实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制定《新兴县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重点整治村庄的垃圾和生活污水,效果显著,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现象一去不复返。“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开展推进了新兴县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使农村变得“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如太平镇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在开展对东山河流域内4条村委的“三清理”过程中,分别对各村河道、池塘、村道的垃圾“黑点”进行全方位清理,重点清理了河道内淤泥及生活垃圾,清理总长约16公里,清淤土方量约为4035方,全面改善了河道周边环境。按照新兴县“村保洁、镇收集、县清运”要求,积极落实生活垃圾管理机制,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清运、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全镇125条自然村共设置垃圾收集点244个,镇内垃圾转运站1个,引进专业垃圾清运公司对全镇各自然村的垃圾进行清运收集,并统一转运到县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按照自然村每50户配备一名保洁员的原则,全镇配备了村级保洁员124人,壮大保洁员队伍,覆盖了全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及自然村,并全面启动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工作。在下沙村委率先试点了“垃圾换购”与“卫生先进户评比”相结合的系列活动,通过引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换购礼品,镇村干部组成督导小组,对各家各户进行卫生评比,并将“垃圾换购”纳入评比内容,相互结合,拼先争优,营造“比学赶超”的人人共创环境卫生良好氛围,大大提升了村民卫生环保意识,取得较好效果。2018-2019年太平镇拟建设33座污水处理设施,管网总长28.3公里,其中,共成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17条自然村拟建设15座污水处理设施,共成水库下游18条自然村拟建设18座污水处理设施终端。目前33条自然村均已完成选址、部门审查、立项、标底财审及施工招标工作,正加紧开展施工建设。太平镇按照上级落实“厕所革命”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卫生环保、如厕文明”的总体要求,在实施户厕改革和公厕建设上始终坚持“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的理念。目前,全镇90%以上户厕已改造完成,省定贫困村和新农村示范村改造完成率100%,并基本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的“五化”效果。推进新型“公厕”建设。在新建公厕过程中,镇职能部门与村委紧密配合,注重统筹协调和整体质量,加快推进厕改方案落地。截至目前,太平镇12个新农村示范村已全面拆除旱厕、露天粪坑。又如东城镇已建设38座污水处理池,覆盖34个自然村,雨污分流管道鋪设已完成37.4公里,超总工程量的60%,人工湿地、厌氧池、沼气池等污水处理设施覆盖85%的自然村。

在此基础上,新兴县将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化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要求,提出到2020年全县所有村庄完成环境整治任务,15条省定贫困村建成省级、市级卫生村,全县每个自然村按实际需求建设1个标准化公厕,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落实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制度,安排专人保洁,村庄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3 打造党建文化、挖掘红色文化,提升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是对农村社会建设提出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② 因此,培育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新兴县结合当地实际,打造党建文化,实现党建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强化党建文化生命力,真正让党建文化融入生活,走进群众,以党风促民风。新兴县以村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制定了《“九个突出”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的指导意见》,即突出建强基层党组织、突出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功能、突出发挥“头雁”带领作用、突出发挥干部带头作用、突出发挥党员带动作用、突出党内帮扶关怀作用、突出发挥辅助服务团队上下联动作用、突出发挥考评比超机制推动作用、突出发挥政策保障支撑作用九个方面,努力把村党组织建成服务群众、引领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注重以正确导向和党员行为示范引领广大群众弘扬新风正气,提升乡风文明。簕竹镇全面推行“党组织首提”“党员首议”机制,确保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的主动权、话语权。新城镇以每月20日的“主题党日”为载体,引导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的10个村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助力乡村振兴”的“1+N”主题党日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活动达10余次,活动卓有成效,激发社会各界人士自愿肩负起建设美丽乡村的社会责任。新城镇各村党组织发动党员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4000多人次,清理杂草、杂物垃圾及淤泥2649吨,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簕竹镇从创新组织生活、优化管理平台、强化正向激励等方面着力,推行“智慧党建”模式,开展“评级定星创先争优”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全面融合优化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将“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主题党日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党内活动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相结合,推动党员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大江镇发挥村党组织、党员引领带头作用,开展“主题党日+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大塘村党支部大力倡导党员树正气、讲文明。该党支部用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检验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成效,增强党员责任意识。组织村中全体党员在村庄道路两侧及村庄周边栽植绿化树和景观树,打造大塘村的“党员林”,以党员实际行动为大塘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增添新绿,助力乡村振兴。合河村党组织开展共产党员“挂牌亮户”,全村37户党员家庭门前挂起“共产党员户”的标识牌,刻上“六个带头”,即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弘扬正气、带头勤劳致富、带头清洁卫生、带头创建平安。

除了发挥村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带头作用外,新兴县利用本县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大江镇作为革命老区,深挖红色基因,以合水党史纪念室为载体,集老区党史展示室、文化阅览室、党员工作坊、党代表联系岗、驻点联系群众服务室(岗)于一体。通过组织专人走访革命前辈、烈士遗属、亲历者、民间收藏人士,加强调查征集研究,对相关图文资料进行收集,挖掘提炼红色基因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对“第一个乡政权”“党史人物”“七团在大江”“合水功勋”“合河水库”等红色主题文化资源进行发掘整合,使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相互融合。2018年以来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体验式红色教育学习达500多人次,吸引外来单位人员参观学习达1200人次,开展服务群众活动6场次,开展专题大讨论和党课活动,积极宣传全县的革命历史故事,努力做到红色信仰牢牢记、红色故事人人讲、红色基因代代传。太平镇加强物化传承,着力保护和完善红色革命遗址,讲好红色故事,把新兴县人民政府旧址打造成展示新兴革命历史,党员学习教育的红色基地;把蕉山革命烈士陵园打造成为云浮市青少年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930烈士公祭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生前去缅怀先烈,学习蕉山烈士战斗历史,弘扬爱国精神。车岗镇利用云洞村委欧效扬烈士纪念碑,云洞育才小学——云洞党支部遗址红色革命教育场地,通过定期开展革命烈士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颂扬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为了使乡风文明建设有抓手,新兴县全面推进各村文化中心、党建文化园、党建文化长廊等阵地建设,增加党建标识,强化党建标识,突出党建文化教育熏陶,引领广大村民弘扬新风正气,从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村民品德入手,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强化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开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村民精神风貌。如东城镇,2018年全镇12条行政村按照有场所、有党旗、有牌子、有设施、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完善提升或新建党员工作坊;高标准建设村党建展示阵地,在精品村碧塘、省定贫困村都斛按照党建文化园建设要求,高标准建设党建文化园或文化长廊等党建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展示阵地。太平镇成立了镇、村党代表工作室、党员工作坊、驻点联系服务群众室、驻点联系群众服务岗、党代表工作岗等村级党建服务阵地。车岗镇全面推进镇党建文化园、党建文化长廊等阵地建设,增加党建标识,突出党建元素和自身特点,强化党建文化教育熏陶村民。簕竹镇基本实现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镇级综合文化站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全面建成镇、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农村“十里文化圈”。

4 以“五共”理念,发挥自然村乡贤理事会作用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治理有效的基础是村民政治和社会参与有序,乡村公共服务到位,村民利益分配公平公正,乡村和谐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都提出公众要参与乡村治理,在党组织领导下发挥自然村村民理事会、新乡贤及其他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強调,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积极引导和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和 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新兴县委县政府坚持“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五共”理念,培育“自然村乡贤理事会”等各类基层群众性组织,探索建立定期报告制、协办协助制,增强村级党组织对乡贤理事会等各类基层组织的管理权、知情权,发挥镇、村党组织领导下的“乡贤理事会”在共谋经济发展,共建基础设施,共帮困难群众,共树乡风正气,共促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早在2010年新兴县根据本县实际开始探索以自然村为单元,培育“自然村乡贤理事会”,凝聚乡村社会力量,发挥其对党委政府的补位辅助作用,协同推进乡村治理。新兴县“乡贤理事会”由各自然村有威望、有地位的经济文化管理能人、老党员老干部、有能力的乡贤和热心为本村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人士组成。宗旨是以参与本村公共服务,开展互帮互助服务为宗旨的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的乡村基层社会组织,即以本村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为主线,以造福本村村民为依归,接受镇、村党组织(村党支部)的领导,协助镇、村委、自然村(村民小组)开展本村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建设,并接受镇、村的监督管理,接受镇、村委和村民小组(自然村)的业务指导。因此,各自然村“乡贤理事会”在镇、村“两委”与广大村民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接受镇、村“两委”领导,另一方面起到沟通镇、村“两委”与村民的作用,成为镇、村“两委”与村民之间的“润滑剂”。通过“乡贤理事会”的有效嵌入衔接,共同讨论议决与本村村民利益相关的事务,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镇、村行政治理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基层党委政府可以及时掌握乡村社会信息和村民需求,更好地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并通过优质服务重建基层党委政府权威。广大村民也可以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和基层党委政府行为,将自己的需求及时反映给基层党委政府,并通过参与本村事务,从而改善乡村治理。因此,“充分利用乡贤理事会等非正式权威的影响力,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其辅助‘村两委”的作用,促使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目前,新兴全县1077个自然村成立了“乡贤理事会”。在县社工委登记作为社会组织的乡贤理事协会有1个、完成了审核的有6个、备案的有283个。新兴县各级党委政府根据“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理念,引导各“自然村乡贤理事会”结合乡村振兴中的本村公共服务、公益事业建设开展履职的前提下,理事会成员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专长、人脉、财力等各种优势,协助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相结合。

在共谋经济发展方面,有回乡投资办厂、吸纳本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公司+理事会+农户”的现代农业、无抵押信用贷款、金融扶贫信用贷款等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带动了村民增收。如全国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集团温氏家族带动新兴县村民发展“现代家庭农场”,使养殖户年收入增长了一倍。如六祖镇乡贤堅持“把资金带回乡、把人才带回乡、把技术带回乡”的理念,结合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各村(居)委的实际情况,利用自身经济优势和影响力,推动旅游、产业扶贫等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积极投身到乡村建设中去,推动乡村再造,并通过广大乡贤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营造“带头致富,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切实引领村民增收致富。

在共建基础设施方面,体现在促进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如兴建村文化大楼、村文化广场、体育设施、组织村传统文化活动。特别是在“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中,各村乡贤理会为村民讲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本知识和“三清三拆三整治”基本内容,对村民做清拆整治思想工作,召开乡贤会议,动员乡贤出资出力。车岗镇洞表村在“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过程中以乡贤理事会的名义动员村民把自己多余的旧房、宅基地,通过捐赠、无偿使用、出让、无偿拆除的方式取得村内建设公共用地,建设美丽乡村,充分体现了“五共”理念。

在共管共评方面,各乡贤理事会结合本村的实际,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协助村委会培育村民“自律自强、互信互助、共建共管”的精神,引导村民在参与中增进感情,建立和睦、融洽的邻里关系。如农村垃圾处理需要政府决策,垃圾设施的维护管理、村民投放垃圾行为规范约束需要乡贤理事会引导村民。

因此,“自然村乡贤理事会”的嵌入使新兴县村务治理体系中增加了一种传统力量的安排,使之成为社会协同、村民参与中的活力因子和有用资源,成为乡村社会多元共治的一种力量,提高了乡村社会组织化水平,增强了乡村“自组织”能力,构建起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村级社会组织为补充、村民广泛参与,协同共治的乡村社会治理多元格局的“新兴模式”。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调研的情况来看,新兴县乡村振兴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产融合”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企业+农户等种植、养殖模式为村民增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如东成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积极推广水电费缴交、医院挂号、电子购票等公共生活服务类、生产生活类服务,及时更新发布内容和动态,推动一站式办理率达到95%以上,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解决服务村民“最后一公里”问题。2018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的碧塘村卫生站,内设诊断室、候诊厅、治疗室等功能科室,配置38种基本设备,是东成镇村级卫生站建设示范点之一。村级卫生站的升级改造,为东成镇村民提供更优质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为全面推进东成镇村级卫生站建设各项工作提供蓝本和经验。教育资源投入建设,把东成中心小学打造成了标准化学校。城乡低保救助、五保供养等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太平镇实施平安村居建设,100%创建省级法治村居,对农村低保、扶贫资金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关系镇、村发展的重大事项,依法依规办理,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完成全镇19个村(居)全覆盖的“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安装工程,基本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基本目标。脱贫攻坚进展顺利,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如东城镇在落实精准扶贫措施上,坚持项目带动、产业致富,分类推进、综合施策的原则,在都斛村建设了四个光伏发电站已全部投入使用,经过产业扶贫,都斛村的集体收入从2016年的1.8万元提升到了21万元。车岗镇洞表村2018年全部贫困户实现脱贫。里洞镇葛冲村56户贫困中55户已经实现脱贫。

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的来说,新兴县乡村振兴实践还处在初始阶段,其做法和经验对广东其他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有一定的借鉴。但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在资源供给、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供给和人力资源供给方面加大投入,着力打造乡村优质生活环境,打好脱贫攻坚战,保持村民收入持续稳定较快增长,全面提升乡村美好生活质量,让村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新兴模式”。

[参考文献]

[1] 章文彪.为中国农村美好明天提供浙江实践[J].今日浙江,2017(16).

[2] 郝红军,焦石文.新型城镇化视阈下的乡村治理转型——以河南省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3] 麦婉华.广东省新兴县——温氏“公司+农户”产业扶贫[J].小康,2018(17).

[4] 张良亮.三产融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新兴县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及建议[J].广东经济,2018(04).

[5] 看着监控养猪借助农眼栽果[N].山西农民报,2017-04-14.

猜你喜欢
三产融合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湖北宜都市柑橘农业循环经济研究
“三产融合”怎么合?
诸城:工业强县的“三产融合”之路
基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理念的农业园区规划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小岗村三产融合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