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

2019-02-14 07:41郭素霞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4期
关键词:发展环境职业教育

郭素霞

[摘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技能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当前形势下,发展、完善职业教育问题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育人渠道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给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和工作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必须要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把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对接,良性互动。

1 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新任务给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

衡水市是以传统种植为主的农业市,多年来,经济发展始终在全省处于落后位置,存在产业结构不优、产业整体技术含量低、主导产业不突出等诸多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加快经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衡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确立了“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项目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农业升级、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并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全市经济总量要实现增比进位,城乡居民收入确保提前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40亿元。

经济的大发展必须以各行各业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基础。要确保“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实现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培养数量庞大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为各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提供了一次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主动适应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提升的新要求,围绕服务保障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在学科设置、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目标等各个方面与全市改革发展大局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真正做到准确定位、主动作为,服务有效,保证有力。

2 职业教育在服务全市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四个不适应”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职业院校33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中等职业学校32所,5所院校跻身国家级示范校行列,职业学校在校生39746人。全市职业院校共开设 12 个大类的 51个专业,形成了以信息技术、现代制造、医疗卫生、现代农业、经贸旅游等为主的专业群,基本覆盖了我市一、二、 三产业。

职业院校作为生源多来自本地、就业多在家乡的“地方军”,为全市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全市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生力军。但与全市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现状相比,仍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种种问题,还不能满足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的不适应:一是人才总量不适应。虽然各职业院校每年都培养一定数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但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据统计,目前,全市人才总量为32.5万人,高中初级人才比例为1:5:11,高级人才多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人才严重不足。全市企业高中级管理人才缺口为3000人左右,技术工人的缺口在6000人以上,高级技工、技师仅占技术工人总量的1.3%,比全国、全省分别低2.7个、2.9个百分点。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办学理念不适应。由于受相关政策、办学条件、体制设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职业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教书育人浅层次的办学模式,还没有树立职业教育要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办学理念,在主动对接全市经济发展战略,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想得不多、做得不够。三是服务能力不适应。突出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方式脱节,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不能适应全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了“就业难”与“用工荒”同时存在的怪现象,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明显不足。四是培养模式不适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目前,我市职业教育还以全日制教学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在围绕全市工农业主导产业开展专项技术培训、校企合作方面做得不深入、不系统。近年来,虽然也开展了送教下乡、就业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各类技能培训,但培训工作仍存在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还没有充分发挥为产业结构调整输送“土专家”“田秀才”的应有作用。

3 做到“三个坚持”,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需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就全市现状来讲,职业教育要发挥全市经济发展加速器的作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教育促经济的发展模式,应该做到“四个坚持”。

3.1 坚持重点扶持,创造发展环境

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注重实践性教学,对教学设备仿真性和先进性要求很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在一些学校特别是贫困县的职业中学甚至连必要的教学仪器都没有,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为了切实提升全市職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职业院校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加大对学校教学设备、校园建设等“硬件”设施资金的扶持。同时,还要在某些政策上向职业院校倾斜。比如,制定人才引进相关政策,鼓励职业院校加大引进具有相关经验的高学历的优秀人才的力度;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列入奖励资金、课时津贴、教师培训经费等专项资金,加大教育专项资金投入;积极牵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支持学校开展“定单式”教学等。

3.2 坚持围绕中心,提升服务水平

职业教育院校要紧紧围绕推动全市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积极主动研究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目标任务、产业特点等,把教学工作融入经济建设大局。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良好机遇,及时了解国家和北京市、天津市在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方面的信息以及有关政策,同时加强与京津高校的互动交流,通过聘请客座教授、邀请来衡讲学、共同开办专业、合作培养人才等方式进行深度合作。要本着“订单培训、为用设学、学有所用”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从专业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入手,重新构建与我市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制定完整的课程标准,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3.3 坚持突出重点,拓宽育人渠道

技能型人才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推进工业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衡水正处在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非常迫切。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联合办学、吸收民营资本等多种方式,探索职教规模化的办学路子。要建立用人单位人才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主动请用人单位评价学生质量,通过不断跟踪毕业生社会反映,来改进学校各项工作,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不断优化。在抓好职业教育的同时,要开展全面、系统的职业培训,围绕种养殖、深加工、丝网、玻璃钢、橡胶等全市工、农业主导产业,开办企业经理、项目负责人、技术骨干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全力打造具有加速工业化引领力的创业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发展环境职业教育
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新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浅析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研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次中心城市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