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珠海市药学会,广东 珠海519000; 2.珠海易嘉贸易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000 ;3.中山大学 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4.广州新民培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降香为名贵中药,《中国药典》规定为豆科黄檀属植物降香檀(DalbergiaodoriferaT.Chen)的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具有化瘀止血、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外伤出血、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伤痛,呕吐腹痛[1]。由降香的饱和芳香水和丹参的水提取液加工配制而成的香丹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与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对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肾衰竭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同时本品因材质紧密而坚硬,纹理细腻,历来是上好的家具原材料,在红木市场上称为海南黄花梨,由于资源日趋减少,在文玩与收藏市场上也是声名鹊起[3]。
降真香之名,在近代则不见于各级标准体系中,权威参考书多将其列为降香的别名,如《中药大辞典》降香项下同时列了降真香、紫降香、花梨母的别名[4],《中华本草》则列了降真香、紫藤香、降真、花梨母作为异名[5],查其基源植物,《中药大辞典》规定为降香檀,《中华本草》中除了降香檀外,也将印度黄檀(DalbergiasissooRoxb.)作为基源植物之一。
约自2010年以来,在海南的香市与文玩市场刮起了一股降真香风,细考其样品,性状与气味均与降香檀的心材明显不同,由于资源稀少,加上各路藏家的追捧,其价格已有赶超沉香和海南黄花梨之势,除了作香料与工艺品外,也证实其具有与降香类似的活血、止血、疗伤等功效。冯辉[6]通过考证认为其基源植物可能是黄檀属的藤本植物藤本两粤黄檀(DalbergiabenthamiPrain)、藤黄檀(DallergiahancaihanceiBenth.)受砍伤、虫蚁或台风折伤后所分泌香脂的木材,前者习称大叶降真香,后者习称小叶降真香;而张丹雁等[7]研究认为其基源是两粤黄檀与斜叶黄檀(Dalbergiapinnata(Lour.) Prain);李书渊等[8-11]考证认为降香本草中记载的降香并非豆科植物降香黄檀的心材,而是近十余年风靡文玩市场的两种或多种名为降真香的木质藤本植物,产自海南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新近出台的广西地方标准《降真香鉴定方法》(DB45/T1914-2018)则列出了三种降真香的植物基源:两粤黄檀、斜叶黄檀、红果黄檀(DallergiahancaitsoiMerr.et Chun)。可见目前降香与降真香名称与基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与混乱,为厘清这种混乱局面,本文对关于降香、降真、降真香的本草记载重新考证,旨在从历史记载探析其真正的植物基源。
《四库全书》及《古今图书集成》等古代文献全文本版,选择医药相关古籍789部。
采用自编的《古代文献全文检索》手机APP(开发者:肖平东),输入关键词“降真香”“降香”返回书名及相关内容摘要后,进行原文检索、核对与分析。
以“降真香”为关键词,共检索到93部古籍中210余条记录;以“降香”为关键词,可检索到128部古籍中300余条记录。检索结果及其年代分布见表1、表2。
表1 记载有“降真香”的古籍及年代分布
表2 记载有“降香”的古籍及年代分布
多数古籍并未对来源、性状、植物形态等进行描述,仅记载了含有“降香”或“降真香”的处方。对“降真香”有相关描述的古籍有23部,见表3。对“降香”有描述或定义的有3部清代古籍,分别为张秉成的《本草便读》、陈其瑞的《本草撮要》和姚澜的《本草分经》。
表3 古籍中对“降真香”有描述的医药相关文献
其中典型的论述如下:
2.2.1 《海药本草》 徐表《南州记》云:生南海山,又云生大秦国。味温,平,无毒。主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并烧悉验。又按《仙传》云:烧之,或引鹤降。醮星辰,烧此香甚为第一。烧之,功力极验;小儿带之能辟邪恶之气也。
2.2.2 《仁斋直指》 硬疮生肌方:降真香一两,紫赤大片者,油处更好……。
2.2.3 《炮炙全书》 降真香,辛,温。紫而润者为良。
2.2.4 《本草纲目》 【释名】紫藤香、鸡骨香……【集解】慎微曰:……其香似苏方木,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入药以番降紫而润者为良……【发明】时珍曰:降香,唐、宋本草失收。唐慎微始增入之,而不着其功用。今折伤金疮家多用其节,云可代没药、血竭……。
2.2.5 《顾松园医镜》 辛温,色红甜而不辣者佳。降气最效,行瘀如神,肝伤吐血宜求……。
2.2.6 《本草便读》 性味与檀木相同。形色较前香为异。入肝破血。堪除瘀滞之稽留。辟恶搜邪。可解时行之疫疠。
2.2.7 《本草分经》 紫金藤即降香。
2.2.8 《本草撮要》 降香味辛温。入手太阴经。功专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得牛膝、生地、治吐瘀血。为末敷金疮结痂无瘢。怒气伤肝。用代郁金神效。一名紫藤香。
2.3.1 降真香与降香 由表1及表2可知,最早记载降真香药用功能的古籍为唐代的《海药本草》,根据《海药本草》引用徐表《南州记》以及李时珍引嵇含《草木状》的成书年代,可知降真香实际入药不晚于晋代。而降香之名最早可能出于宋代的《仁斋直指》或《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仁斋直指》首次同时记载了二者,其中降真香记录10处,降香记录1处,其中记录降香的为“秘授仙方万应膏药”的处方,可能为杨氏收录的民间验方,从处方功效看与降真香相同;其所载治劳瘵病的芎归血余散方如下:“……入红硬降真香末半钱……烧降真香置床下,午时又如前服药。”在明代王肯堂所著的《证治准绳·类方》中引用该方时则变成了:“芎归血余散…… 入红硬降真香末半钱……烧降香置床底下,午时又如前服药。”两段记录基本相同,唯其中一句 “烧降真香置床下”到明代时变为了“烧降香置床底下”。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将降真香列为正名,紫藤香、鸡骨香列为异名;而在降真香条文下的【集解】与【发明】中,多处使用“降香”之名;自李时珍以后,不少医家著作在同一段记录中同时出现降真香与降香的描述,如清代的《对山医话》:“夏令暑热炎蒸,湿浊上腾……,爰拟一方,名曰圣治……方用…… 白檀香(研细末)一两,降真香(研细末)一两……檀香调脾利膈,正气驱邪,降香能辟秽恶怪异之气,故用为佐使……。”
以上记录均清晰地表明了古人认为降真香与降香为同一药品,从年代与出现频率来看,大致可能宋时民间就有以降香作降真香简称,李时珍以后,各医家称“降香”“降真香”的都有,但没有一人在一个处方中同时出现降真香、降香两味药的情况。而且到明清以后,降香的记录开始明显多于降真香,说明医家已经越来越认可降香作降真香的简称了。
2.3.2 降真香与紫藤香 紫藤香一名最早出自西晋植物学家的《南方草木状》,后世的文献中,宋代王璆原的《是斋百一选方》、宋代东轩居士的《卫济宝书》、元代卢之颐的《本草乘雅半偈》、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明代江瓘的《名医类案》均直指降真香即紫藤香。而元代卢之颐的《本草乘雅半偈》、清代胡廷光的《伤科汇纂》和文晟《急救便方》则直指紫藤香就是降香。其中明代的《名医类案》则直指紫藤香为降真香之佳者,清代的《伤科汇纂》与《急救便方》也指出紫藤香为降香之佳者,再结合元代《炮制全书》中“降真香紫润者良”的描述,这不仅从另一侧面说明降香、降真香在古代指同一物质,也表明古之降真香有多种基源,其中紫藤香是降真香(降香)中最好的一种。
2.3.3 古代降真香的植物基源 综合所有有关降真香、降香、紫藤香的描述,可以发现古人使用的降真香的共同特点有:能烧、且香,具备香料的特征;降真香颜色为紫色或红色或紫红色,有油,有节,类似苏木(苏方木);功效方面,均提到主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并烧悉验,以及止血、生肌、疗伤等。
结合当今市面的降真香及降香样品分析,以及植物分类学知识,黄檀属植物结香多数可以符合上述特征。而该属植物可分两类,一类是以降香檀、印度黄檀等为代表的乔木,以及介于木本与藤本之间斜叶黄檀等,长到一定程度后树心会结紫红色的香材;另一类是以藤黄檀、两粤黄檀等为代表的藤本类,受伤感染后也能结的紫红色的香材。李时珍观察并记录了两种降真香的存在,他引元代周达观《真腊记》云降真香乃树心,显然是指乔木类;引《南方草木状》曰:“紫藤香,长茎细叶,根极坚实,重重有皮,花白子黑”,显然紫藤香是藤本植物所结香体。但降真香最合理的基源是哪一类,李时珍是有疑问的,他在《本草纲目》中按曰:“嵇氏所说,与前说稍异,岂即朱氏所谓似是而非者乎?抑中国者与番降不同乎?”
由于《南方草木状》为专门的植物著作,记载紫藤香的名称也较早,其描述明显为藤本植物,周达观《真腊记》为元代的海外游记,专业性稍差,其云降真香乃树心一说,可能是藤本降真香资源不足,番人以相似的树心充之的原因,因此降真香最合理的植物基源,应为藤本黄檀属植物的香材,这点与文献[11]论点一致。
根据现代植物分类学以及实地考察可知,黄檀属藤本植物中,以藤黄檀与两粤黄檀和斜叶黄檀结香多见,主产缅甸与云南的斜叶黄檀,是介木本与藤本之间植物,也则是番降的主要品种,三者植物特征、香体特征与《南方草木状》所列紫藤香特征比较见表4。
表4 藤黄檀、两粤黄檀植物特征与《南方草木状》所列紫藤香特征比较
从表4的特征对比可见,《南方草木状》描述的紫藤香,尚不能明确具体是哪一种藤类植物,藤黄檀、两粤黄檀、斜叶檀均有可能。
2.3.4 降真香与苏方木 《本草纲目》有降真香“其香类苏方木”之录,之后明卢之颐在《本草乘雅半偈》中也提及降真香类似苏方木,清汪昂《本草备要》提到降真香质类苏方木,汪讱庵《本草易读》也指其类苏方木。苏方木即是苏木,按《中国药典》及《中国植物志》的记载,它是豆科云实属乔木苏木(CaesalpiniasappanL.)的心材,其质坚硬,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有观点据此认为降真香为黄檀属的乔木降香檀的心材;又因苏木的小叶较少,也有观点据此认为降真香是与苏木小叶大小相当的藤黄檀或斜叶檀结的香材;但实际样品比较可知,降香心材与苏木心材无论从颜色、香气成分还是质地上均有明显的差别。苏木自古有作染料的传统,而海南黎族民间至今还保留了两粤黄檀所结香体或单用或配伍苏木一起染绛的传统,所以古人讲降真香类苏方木更可能指的二者均能作染料的这一特点,而不是指二者的质地或香味类似。
本文对关于降香、降真、降真香的本草记载重新考证,得出以下结论:古代降真香、降香、降真均指同一物质,与文献[12]观点一致,降真、降香等均为降真香的简称,而紫藤香为降真香之佳者,紫藤香的植物基源应为豆科黄檀属一种或多种藤本植物。
现代医药文献及各级药品标准中只有降香一名,降真及降真香之名极少出现,其原因可能是从明清以后降香、降真香二者同等混用,但降香出现频率略高于降真香,所以《中国药典》及权威本草专著都以降香作为正名,而把降真香、紫藤香等作为别名处理。
古代降真香最好的应为藤本黄檀属植物结香,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市场上的降香多为进口,且经鉴定基本都是心材一类的木质,因此《中国药典》只收载降香檀的心材作为降香的药用基源。而本文的考证可知,藤本黄檀属植物所结的紫藤香的药用价值要高于木本的降香,但目前很少使用,这未免可惜,建议大力开发这类药物的医药价值。名称方面,可兼顾《中国药典》及现代各标准的使用情况,不叫“降香”,接受香市与文玩市场的叫法,同时也是恢复古人的叫法,称“降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