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语文课堂中的“神思”

2019-02-13 06:31江苏张团思李震
名作欣赏 2019年34期
关键词:阅读者意象文本

江苏 张团思 李震

“神思”一词,在汉末建安时期的一些文章中就经常被人使用,但含义不一。如曹植在《陈审举表》中有“陛下将复劳玉躬,扰挂神思”的句子,“神思”是思虑的意思;《晋书》载管辂曾云:“吾与刘颍川兄弟语,使人神思清发,昏不假寐。”这里的“神思”是思维、神智的意思。刘宋时期的画论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这里的“神思”是神奇之思,第一次把“神思”作为美学概念来使用。而神思进入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则是由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来的,这本书设有“神思”篇,是“剖情析采”部分最重要的篇章。作者说:“‘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这就非常形象地给“神思”下了定义,“神思”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和客观外物相互作用的结果,靠什么相互作用,就是靠奇妙的联想和想象。具体地说,“神思”就是通过联想和想象所达到的思维境界。

我们完全可以把“神思”引进到生命化语文课堂上。语文课堂上的“神”就是指师生在阅读或写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性灵和精神,以及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那种微妙的精神变化。在生命化语文课堂上,如何来引发学生的神思呢?

通过分析字形来引发学生的神思。语文是生命的吐纳与留痕,这种吐纳和留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汉字以其意象结构直接体现着民族文化的意蕴和精神,从每一个汉字里都会发现生动而奇妙的古代文化思想的信息。鲁迅认为:“文字初作,首必象形,触目会心,不待授受,渐而演进。则指事之类兴焉。今之文字,形声转多,而察其缔构,什九以象形为本柢。”汉字造字的主要手段就是观物取象,依类象形,立象尽意,体现出“象”与“意”的结合,凝聚着大自然纷呈的万象,吞吐着自然跃动的伟力,流露出一种浓郁的唯美浪漫的艺术气质。汉字本身存在着图画性构形与音乐的听感,非常易于引发学生的神思,激发生命的活力。

大家熟悉的象形字:“之”画脚趾,“身”画人形,“山”画山峰,“羊”画头角,“木”画枝干,“雨”画水滴,“州”画水流,“牧”由“牛”和“持鞭之手”组成,“威”体现用武器逼迫妇女之意,“兵”为双手执斧,“采”是用手从树上采摘,“析”是用斧头劈木头,“既”是人吃过饭扭过头去要走,“即”是由盛有食物的餐具和跪坐的人组成“人去吃饭”的意思,“友”字是用两只手形来表示两个人互相帮助的意思,“保”字是以取人抱幼子的形状来表示“保护”的意思。从这些汉字来看,体现了一种“感于外而发于内”的心理现象,都是主客体交融的产物,造字法和所成字体都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通过入神细读来引发学生的神思。入神细读,神思飞扬,如临春风,思绪浩荡。入神细读,可以片言明百意,由文本触发神思。梁启超先生细读《招魂》的前半篇,认为“说了无数半神半人的奇情异俗,令人目摇魄荡”。这“目摇魄荡”就是神思。

深圳李海香老师教《刘姥姥进大观园》,许多教学环节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入神细读来引发学生的神思。在“细读文本,品味众人各具情态的笑”这一环节,教师出示一组经典镜头“众人的笑态”,然后提问:“首先看看哪些人在笑?”“用什么手法来写的呢?”“她们是怎么笑的呢?”这三问都是引导学生寻找文本中的“象”,学生能够抓住不同笑态:湘云喷着笑,黛玉伏着笑,宝玉滚着笑,贾母搂着笑,王夫人指着笑,薛姨妈喷着笑,探春合着笑,惜春拉着笑;丫鬟仆人们躲着笑,忍着笑。讨论完笑态,教师再追问一句:“有没有不笑的?”学生回答只有王熙凤和鸳鸯没笑。把学生思考的触角引向深层,追问写法,追问喜剧效果。这样就把各种笑态纳入一个有机的结构之中,各种笑态的意象就获得了生动的生命感。

读《三顾茅庐》,我们忘不了这样一个片段:

玄德视之,见小桥之西,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口吟诗一首。

这个蒙太奇镜头是“二顾茅庐”的一个场景。有环境描写,有人物描写,有动作描写,有服饰描写,完全从玄德的视觉来写。这幅画面完全是一幅古典诗意画:小桥、小童、葫芦、骑驴人,几个意象之间的连缀是一种线性的空间流动法,将汉字的视觉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骑驴人”这个意象看似就是“卧龙”:学生读到这个片段,都会认为该是诸葛亮出场了,但不是,而是他的丈人。这个“情境”和这个“意象”却能引发学生神思:从他丈人身上可以进行猜想:诸葛亮的装束、情趣、志向、情操、风格。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这就是文本细读所引发出来的神思。所以毛宗岗在评点《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时这样说:“孔明未得一遇,而见孔明之居,则极其幽秀;见孔明之童,则极其古淡;见孔明之友,则极其高超;见孔明之弟,则极其旷逸;见孔明之丈人,则极其清韵;见孔明之题咏,则极其俊妙。不待接席言欢,而孔明之为孔明,领略过半矣。”

通过建构意象来引发学生的神思。“神思”包含了创作思维中的审美构形,而构形也是神思的产物,因此,在阅读中,理所当然地不可忽略构形,也就是需要建构意象。当阅读者阅读文本时,文本中的“意象”一旦进入阅读者的心灵,经过和阅读者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结合就会建构起具有内视效果的意象。美国的意象派诗人庞德曾为意象下过如下定义:“意象不是一种图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在语文课本里,有许多赋比兴乃是审美意象的重要表现方式,这些赋比兴,或索物以托情,或触物以起情,或赋物以陈情,其中“物”“情”在艺术构思中凝聚为“意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握这些“意象”的特征,或析其“形”“意”特点,或反复吟诵,都能起到陶冶情性、感发志意的作用。

即使在政论文章中,也可以通过建构意象来引发学生的神思。比如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非常富有鼓动性,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善于运用意象性的方式来表达他的观点,吐露他的激情。请看: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这样以诗化的语言建构意象,通过意象来使主观意向和客观事象之间产生必然的理据性联系,很容易让读者通过阅读受到革命高潮到来后的灿烂光景的激励,通过神思,仿佛置身于一种诗性的话语空间。在这样的语言所形成的意象之中,有动力,有方向,有敞亮,有希望,有前途,有愿景,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自然会得到鼓励,感受热情,明确目标,鼓足勇气,看见远方,接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正如洪森堡所说:“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在生命化语文课堂上引发学生的“神思”,有以下几个特征:

直觉感悟。神思是一种直觉性的思维方式,直觉感悟是阅读初期一种重要的心理体验,是阅读文本与阅读者的瞬间融化也即“心本交融”的结果,是以偶然性、随机性为其基本特征的。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神思,往往兴不可遏,待时而发,心随字生,触本而成,情来神会,不思而至,入乎神化,不假布置,是阅读者的主体之情与文本对接的结果。“感悟”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视野与文本交融产生的生命动感,以及由生命动感所产生的阅读体会。感悟的首要品格在于它是一种直觉观照而非逻辑思辨,是一种直觉式的豁然开朗,是在一念之间完成的认识飞跃,不需要从感性到理性、从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过程。

以情动情。“情”在神思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阅读中产生了“情”,“情”促成了“神思”的形成。阅读文学作品,就是一种“吟咏性情”,在性情吟咏中,读者的情融合了文本中的“情”和“象”,就会生发成新的意象,这新的意象就是由读者之“情”孕化而成的。《文心雕龙·神思》篇的“赞”语中说:“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就准确地道出了情感在阅读中形成“神思”的重要作用。“情”本属于天然的本能的情感、情绪,表现为一种感性的冲动,但伴随“神思”的情感,已经不是个人的日常化的情感,而是在阅读中由文本中的情感和形象所引发出来的经过中和、升华而产生的审美化情感。

①⑨刘勰:《文心雕龙》,王志彬译注,中华书局2016 年版,第320 页,第320 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344 页。

③梁启超:《梁启超文集·屈原研究》,线装书局2009 年版,第265 页。

④王元华:《鞭辟入里:教什么和怎么教及为什么这样教》,《中学语文教学》2019 年第6 期。

⑤陈曦钟:《〈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第460 页。

⑥维克勒·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年版,第202 页。

⑦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6 页。

⑧〔德〕威廉·冯·洪森堡:《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54 页。

猜你喜欢
阅读者意象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镜头中的阅读者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