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乔生,杨晓娟,潘维恩
[作者单位]250031山东济南,解放军第九六○医院南院(叶乔生,杨晓娟,潘维恩)
飞行员工作环境特殊,高空缺氧、机舱噪声、高载荷、高载荷值变换率、高认知负荷和续航时间长等,对飞行员身体的影响远高于普通人群和非飞行员。笔者通过多年来对飞行员病历的统计学分析,发现飞行员常见疾病主要包括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等[1]。而到了冬季,颈椎病、腰椎病及上呼吸道感染等成为困扰飞行人员的最常见疾病。该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医相应预防、保健和治疗对策,并重点对颈椎病、腰椎病、上呼吸道感染三种常见疾病进行阐述,旨在为飞行员身心健康提供指导,从预防保健角度更好地提高飞行员的保健意识,减少冬季常见病发病率,提高空军战斗力。
飞行员冬季发病与气温低及室内外、舱内外温差大密切相关,常见病主要有颈椎病、腰椎病、上呼吸道感染等。某部队飞行人员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排前三位的病症为:腰椎间盘突出(33.52%),腰肌劳损(26.70%),颈椎病(21.59%)[2]。 航卫人员采取颈腰部保暖、理疗、加强颈腰背肌锻炼等多种形式预防和治疗,收效甚微[3,4]。飞行人员颈椎病、腰椎病的患病率与年龄和飞行时间均呈正相关[5,6],且与以下因素有关:(1)高载荷、高载荷值变换率,是新一代战斗机的重要特点之一,飞行员飞行时支撑机体的主要关节颈椎和腰椎承受压力大,而且头盔加重了其纵轴压力,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使颈椎、腰椎受损变形;(2)座舱设计独特、空间相对狭小,飞行中飞行员不得不采用前倾坐位驾驶飞机,使得腰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种坐姿对椎间盘的压力最大,可导致椎间盘提早发生退行性病变;(3)飞行振动、紧张应激、装备负重亦可引起飞行人员颈腰椎病的发生和进展[7];(4)温湿度、寒冷等飞行环境因素,也是颈腰痛发生与发展的因素之一;(5)随着飞行时间的增加,多种慢性损伤积累导致椎体和椎间盘损伤变性等,从而出现不适症状;(6)年龄增长可致颈腰椎退行性变化[2]。
2.1 颈椎病 颈椎病属中医学“项痹病”范畴,由于颈部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冬季气温降低,颈部暴露易感风寒,导致局部气血不畅、经络阻滞,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主要症状有疼痛、眩晕、恶心、麻木、心慌、胸闷等。易产生焦虑、悲观等不良心理表现。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当避免头颈部不良姿势,避免颈部外伤、过伸过屈活动,注意加强颈部保暖、避免受凉。治疗上宜调和气血、疏风散寒、舒筋通络。可采用中药口服、推拿、牵引等方法,以达到疏通经络、解痉镇痛、行气活血作用。其中中药止眩灵、颈舒颗粒、颈通汤等能显著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血液浓聚现象,使颈椎病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活血定眩丸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水平的高低可反映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变的程度及治疗效果;颈椎牵引治疗可以调和气血,舒风散寒,舒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镇痛的作用。推拿时应注意:在颈背部反复行掌揉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背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腧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另外,对风池穴进行牵引治疗能消除对颈后神经刺激,使头下肌及颈后诸肌消肿,解除对血管的压迫和刺激,改善血供,消除症状[8-11]。
2.2 腰椎病 腰椎病在医学上涵盖了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结核、瘀血性腰痛、风湿或者类风湿性腰痛、肾虚性腰痛等疾病[11,12]。 西医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多数选择手术,术后患者疼痛感容易复发,单纯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都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13],因此寻求更为有效的预防及保守治疗方法尤为重要。腰椎病属于中医腰腿痛、痹证的范畴,由于素体阳虚、腠理不固,风、寒、湿三邪杂至合而为痹,导致经脉痹阻、气血不畅,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痛、麻、冷、屈伸不利和关节肿胀等[14]。内服中药调理,外用按摩、针灸手段可有效消除神经根水肿和局部炎症,改善局部血液供应,促进炎症介质吸收及炎性反应减退。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法治疗可有效改变和松解椎后小关节,增宽神经根和周围间隙,促使髓核归位和改变神经根相对位置,缓解对脊神经的刺激和压迫;中药治疗腰椎病时选择活血化瘀、除湿通络、补益肝肾、散寒镇痛等药物。如制草乌、制川乌、细辛、肉桂、姜炭等具有温经通络、祛风寒湿的功效;鹿角、地龙、狗脊等能够生髓养筋、强筋健骨;茯苓、泽泻等能利水消肿;白芍、延胡索等可缓急镇痛。这些药物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中被证实具有抗炎、镇痛、解痉、扩张血管和降低免疫反应的作用。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推拿疗法可达到放松腰部的作用,针灸还能促进患者损伤神经的自我修复,恢复肌肉的兴奋性,有效抑制患者肌肉萎缩的发生,缓解疼痛和下肢麻木等症状。八段锦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主要有8节肢体动作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简单易学,符合运动学和生理学规律,属于有氧运动,安全可靠,坚持练习可强身健体,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黏滞、滑利关节、活血化瘀、强筋壮骨、增强体质等。
2.3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冬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高发期,患病时咽鼓管功能易受影响,是临时停飞标准之一[4],严重影响部队飞行。
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范畴,为感受外邪所致。中医认为其发病与人体的正气有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预防感冒首先要固护正气,益气固表的代表方有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方如其意,即“珍贵如玉”的御邪屏障。除了起居有常、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加强环境卫生防疫外,中医药调理对于平衡机体内环境、提高免疫力有重要作用。如气虚则补气,血虚则养血,阴虚则滋阴,阳虚则扶阳,寒者温之,热者清之,湿则淡渗分泄。感冒,病性属实,初起病位在表,根据中医“在卫汗之可也”,“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等治疗原则,理应因势利导,清轻宣透伏邪,清热解毒药可选用银花、大青叶、贯众等,代表方银翘散、桑菊饮。银花甘寒质轻,芳香疏透,既善解热毒,又疏散风热,可用于温热病各个阶段。《重庆堂随笔》指出,银花能“清络中风火实热,解瘟疫秽恶浊邪”。大青叶虽苦、大寒,但质地轻清,为清热解毒之药,主治毒热壅盛所致诸证,对流感病毒亚甲型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人体免疫功能。清代医家陈士铎谓:“贯众,实化毒之仙丹。毒未至可预防,病已至可以善解,毒已成可以速祛”。《本草经疏》谓:“疫气发时,以此药置水中,令人饮此水则不传染”。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用此三味药煎汤代茶饮用,清热解毒、清轻透邪,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通过上述对飞行员冬季多发疾病的职业因素及特点的分析,笔者从中医学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保健措施。对于未来随着飞行员飞行任务日益繁重,飞行强度逐渐增大,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与职业相关的病症,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日益突出,我军医务人员应该从更好地维护飞行人员身心健康出发,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中医学的特色优势,对空军飞行人员新的职业病特点进行不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