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李丹 郑海玉 李志红
多巴胺是临床中普遍应用的血管活性药物,而外周静脉泵则是其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1]。它可通过外周静脉泵进入静脉血管,损伤静脉内膜,同时若外周静脉灌注方法不当则易引起血管的损害,造成静脉炎的发生。对此,本文通过研究我院近三年收治的90例外周静脉持续泵入多巴胺患儿,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效果观察,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建议与帮助,现将方案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三年收治的90例经外周静脉持续泵入多巴胺致静脉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有男23例,女22例,年龄6个月~14个月,平均年龄(0.73±0.2)个月;观察组有男29例,女16例,年龄7个月~13个月,平均年龄(0.79±0.2)个月。两组患儿家属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且两组患儿于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将收治的90例外周静脉持续泵入多巴胺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多巴胺使用剂量均为为2~4μg·kg/min,并加以0.9%的生理盐水持续行外周静脉泵注。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其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以及使用时并未采取任何血管保护措施。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综合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时,需避开患者的静脉瓣、局部水肿以及溃烂部位,选择血流量较大的静脉通路如前臂头静脉、前臂正中静脉以及主静脉,血流量较大可使高渗性及强刺激性的药物得到及时的稀释。②在穿刺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娴熟的进行操作,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和减少患者多巴胺静脉的损伤。同时穿刺完毕后,需细致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回血情况,若有需立即进行相应处理。③由于泵入多巴胺的输液速度与静脉炎的进展程度较慢,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需时刻注意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加强巡视工作,其中包括对患者的输入部位变化情况以及导管固定位置是否妥当等。
1.3 观察指标 依据临床静脉炎的标准判定,患者若无临床症状则为0级;若带有红斑,有或无疼痛与水肿现象则为1级;若带有红斑,有或无疼痛与水肿现象,形成静脉条纹则为2级;若带有红斑,有或无疼痛与水肿现象,形成静脉条纹,且可触及索状物则为3级;若输注部位疼痛且带有红斑及水肿现象,形成索状物,长度>2.5cm,伴有脓液渗出则为4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s”来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静脉炎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经综合护理措施后,静脉炎发生率仅为6.66%,对照组则为37.7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给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患者总满意度评价率为100%,对照组则为57.7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巴胺对人体的静脉及周围组织的损害都是随着药用量及药用时间所增加的,且对于短时间进行静脉滴注与经常更换穿刺点位置的患者来说,其发生缺血及缺氧的现象是相对较少的。因此在患者输注药物的同时,通过严密细致的观察是完全可以规避用药风险的。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在血管选择、静脉留置针穿刺以及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方面都得到最佳的护理方案,有效帮助患者改善微循环的作用[2]。对此,本文就通过收治的90例外周静脉持续泵入多巴胺致静脉炎患者进行对照试验,通过试验可知,观察组患者在经过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后,其静脉炎发生率达6.66%,对照组则为37.77%,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应用于外周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致静脉炎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避免和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