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9-02-12 00:19河南省许昌市立医院451000姚许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0期
关键词:瓣膜病风湿性依那普利

河南省许昌市立医院(451000)姚许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接收的风湿性心瓣膜病慢性心衰竭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接收的该病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医院的X线、心脏彩超及其他临床检查,均确诊为风湿性心瓣膜病慢性心衰竭者。观察组年龄42~76岁,平均(56.74±2.65)岁,男27例,女25例,病程0.5~6年,平均(3.09±0.48)年;对照组年龄46~77岁,平均(56.42±2.75)岁,男26例,女26例,病程1~6年,平均(3.14±0.53)年。将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价值。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诊后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如吸氧、利尿、抗感染、缓解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心律等。观察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其中,依那普利初始用量为2.5mg/次,1~2次/d,在用药过程中,根据用药后的效果来进行剂量调整,直至取得最佳的治疗剂量,保持每天的用药剂量均在10~20mg之间;螺内酯采用口服的方式,于每日早晨服用,单词2mg,1天1次[1]。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等级改善程度、不良反应。其中,心功能等级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评价,心功能等级越高说明心功能越差。临床疗效的评价方式为:显效:持续完成1个月的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都有明显的好转,心率恢复常规范围,心功能等级降低至1~2级;有效:其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有一定的改善,但不是特别明显,心功能等级降低数大于1;无效:上述症状与体征都没有改善的迹象,或改善不明显,甚至有加重的情况。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表示为±s、%,并分别用t和x2检验数据资料间的差异,如果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等级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心功能等级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功能等级评分(2.64±0.59)优于对照组(3.07±0.8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7%(包括恶心1例,低血钾2例)与对照组7.69%(包括干咳1例,低血钾3例)没有明显差异,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x2=1.142,P>0.05)。

3 讨论

当前,临床上用ACEI类药、β受体阻滞剂、内皮素拮抗剂、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心脏瓣膜病,对心肌异常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改善效果。本次研究中所用的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中的一种,能够较好的抑制血管紧张域,促使小动脉的扩张,使得心脏后负荷也明显减小,也减少了醛固酮的生成量,从而增加冠脉血流量,逆转左心室心肌重构[2]。但是,依那普利智能短时间抑制醛固酮的生成,所以临床上常将其与螺内酯联合使用,以获取更加长效的疗效。本次研究结果指出,观察组临床疗效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P<0.05);两组治疗前的心功能等级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功能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5.77%与对照组7.69%没有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瓣膜病风湿性依那普利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二维斑点示踪技术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价值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无缘无故出现咳嗽警惕心脏瓣膜病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