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壮 罗彤 王晓勇 石林杰 张明鹏 朱黎明
摘要:关注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探究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对提高和改善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此问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因子分析等算法建立了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幸福感;迁移
引言
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巨大,在近年来其结构也逐渐向“家庭化”演变。随家庭迁移的流动青少年往往不能完全融入城市主流社会、融入所在城市就讀的学校,从而影响到青少年发展和社会稳定。主观幸福感反映了个体对其生活境况的总体评价,是体现个体健康、社会适应和心理融入程度的重要指标,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关注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探讨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对提高和改善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1指标筛选
为了更加全面合理的提取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我们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大量研究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文章进行总结归纳,综合考虑我国青少年生存发展现状,最后从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外在因素和自身因素着手,选择了18个影响因素指标[1-2],如图1:
2基于因子分析模型建立指标体系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我们使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对问卷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判断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我们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对18个指标采取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旋转法,并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作为主因子,提取了4个主因子。通过合理化分析,我们构建了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如表1:
3 结果
我们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选取18个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指标,然后对这18个指标的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发现适合做因子分析。接着我们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通过正交旋转和主成分分析法,并依据Kaiser标准(特征值大于1)选取了四个主因子,同时我们绘制的各成分的碎石图也佐证了选取这四个主因子的合理性。然后,我们根据每个主因子的所包含的变量的含义将四个主因子分别命名为父母因素,学习因素,生理及心理因素和家庭因素,从而建立了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三级指标体系(见表1)。
参考文献:
[1]柴晓运,郭海英,林丹华,刘影,苏双.情绪调节策略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尊和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8,41 (01):71-76.
[2]梁海祥.居住方式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 (06):9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