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佳 刁杰 石秀英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东关分院,陕西716000)
脑卒中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缺血性急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发病率的80%以上。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评估斑块稳定性方面有重要意义,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变化能在一定程度反映机体的炎症水平[1-2]。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新生血管和白细胞分类的相关性,为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84例急性缺血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男性53例,女性31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8.15±2.56)岁.选取同期46例无脑血管事件发生史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对照组,男性27 例,女性19 例,年龄53~80 岁,平均年龄(66.36±3.14)岁。纳入标准:(1)确诊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2)首次发生脑梗死且发病时间<7d的患者。排除标准:(1)有超声造影禁忌症的患者;(2)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患者;(3)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1.2 方法 采用频率为5~9 MHZ,探头9L4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颈动脉和椎动脉进行检查,对颈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检测,记录下颈动脉斑块的个数和分布范围。选取优质板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造影模式设置恒定:机械指数0.06~0.08,CRS增益0dB,焦点设置2~3cm 处。通过肘静脉推射2.5mL造影剂和5mL 生理盐水。超声造影检查持续时间为90s,检查结束后存储供脱机分析。观察指标为清晨抽取患者5mL 外周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白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水平。采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PTIC、MTIC及PFC、SFC、AUCFC进行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临床资料比较及超声定量参数比较用t检验,性别比较用卡方检验,多超声定量参数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斑块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比较 两组患者PTIC、MTIC、PFC、SFC、AUCFC等 指 标 比 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斑块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比较
2.3 斑块造影定量参数与循环血白细胞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PTIC、MTIC及PFC与淋巴细胞呈现负相关性,而SFC、AUCFC与中性粒细胞呈现正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斑块造影定量参数与循环血白细胞相关性分析
临床研究表明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是导致急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安全、准确的斑块评估方法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疾病的死亡率[3-4]。循环白细胞可定植斑块诱发炎症反应,刺激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5]。
颈动脉超声在检查颈动脉斑块大小、形态以及动脉局部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能有效判断斑块的易损性,已成为颈动脉结构功能筛查的重要手段[6]。临床研究表明受斑块病理成分复杂以及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常规超声检查稳定性较差且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医生无法依据检查结果作出准确诊断[7]。有研究表明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能预估斑块的病理特征,在评估斑块稳定性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超声造影剂能清晰显示组织微血管[8-9]。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原理为通过追踪超声造影剂从而对新生血管进行整体检测,实现对病情的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发育不成熟,受血管内中膜增厚和缺血缺氧环境的影响,新生血管壁缺少平滑肌细胞和完整基底膜,细胞之间存有较大间隙,极易发生出血情况,从而出现血管破裂[10]。对18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显示,超过65%以上的患者出现斑块内出血,而且斑块内出血与局部巨噬细胞百分比密切相关[11]。因此超声造影成像可以通过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对斑块内出血和炎症活动进行有效评估。传统理论认为,斑块炎症发生在外膜中,并向内扩散至内膜,循环血的炎症状态可能通过丰富但发育不良的新生血管由外向内进行蔓延,直至到斑块内[12-13]。在本研究中外周血总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PTIC、MTIC及PFC与淋巴细胞呈现负相关性,而SFC、AUCFC与中性粒细胞呈现正相关性(P<0.05),与传统的结论基本一致,表明斑块炎症由外向内进行蔓延。同时研究结果也显示斑块内巨噬细胞的高代谢、高耗氧可能是导致微环境缺氧的重要原因,与血管中膜增厚仪器导致微环境缺氧[14]。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能有效监测斑块内新生血管评估易损性,还能有效监测动脉外膜血管的形成情况,且在证明斑块炎症活动“外向内”的理论方面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