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葛市人民医院(461500)王鸣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85例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85例住院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中,男46例,女39例,年龄24~72岁,平均(48.33±5.12)岁,住院时间9~36d,平均(18.63±3.11)d。试验组中,男44例,女41例,年龄23~75岁,平均(48.10±5.09)岁,住院时间11~35d,平均(19.02±3.03)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研究意义。本研究在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开展。
1.2 方法 制定护理管理方案,自2017年1月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具体管理措施包括:①加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思想建设:通过召开会议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向护理人员普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包括发生机制、危害等,增强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②建立护理管理制度:制定三级护理管理制度,一级管理由护士长负责,管理内容为督促、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二级管理由包括护士长在内的护理质量监控小组负责,组内2名成员每周到各个科室进行现场检查,及时支持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建议。三级管理由责任护士负责,责任护士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上报,科室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寻找解决对策。③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手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督促护理人员自觉、正确洗手,提高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阻断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④加强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在护理人员上岗前进行医院感染专项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从事岗位工作期间,科室定期针对不同工作能力的护理人员展开针对性医院感染控制继续教育,使每名护理人员均具备感染控制意识和合适水平的感染控制能力。
1.3 观察指标 比较试验组、对照组住院治疗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描述,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资料差异检验分别应用t和卡方(x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共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8%(1/85)。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共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24%(7/85)。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22;P=0.030)。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47%)明显高于对照组(88.24%)(P<0.0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护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并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获得的应用效果也存在差异[1][2]。我院结合实践经验和院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管理方案,分析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发现,应用后1年间收治患者(试验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前1年收治的患者(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24%。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得出,实施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的作用机制为:①护理管理对护理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确保每项护理工作能够有效落实,保障护理服务质量;②护理管理能够加强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同时从思想和行为上限制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具有促进作用的操作;③通过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能够不断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水平,促使护理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制度和规定对患者实施护理服务,从而减少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实施护理管理,不仅能够保障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且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在保障患者住院治疗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实践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