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素洁,高 敏*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二区,江苏 淮安 223001)
在住院患者群体中,跌倒属于常见的一种意外事件。有研究指出[1],跌倒可以使百分之三十五以上的住院患者造成意外伤害,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患者延长住院时间,同时还可以使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患者增加治疗费用。目前跌倒已经引起了护理界的高度重视,部分国家已将住院患者的跌倒情况作为护理工作质量评估标准之一[1]。特别是对于精神病患者群体,由于其精神症状比其他患者群体更为特殊,加上在临床治疗中,各种精神药物的使用,因此增加了精神病住院患者的跌倒风险[1]。跌倒可导致患者发生骨折、脑出血等状况,因此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对精神病住院患者的跌倒护理的重视度,本文将对精神病住院患者的跌倒危险因素以及相关防范对策等进行综述。
张海辉[1]在对150名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报道调查中,发现有23名患者发生了跌倒,跌倒发生率为15.33%,而侯涌钊[2]在对492名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报道调查中,发现有27名患者发生了跌倒,跌倒发生率为5.49%。两者的跌倒率相差较大,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年龄结构存在差异,或者是不同地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上报制度尚未完善等。
通常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态波动幅度都会比较大,兴奋、木僵以及行为絮乱都容易导致患者发生跌倒。洪碧燕等[3]通过对40名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发现疾病因素是导致其发生跌倒的主要影响因素。张勋[4]指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抑郁情绪、电休克治疗等可增加其跌倒风险。除此之外,如酒精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体虚乏力患者以及低血钾状态患者均可称为患者意外跌倒的原因。临床治疗期间需要服用精神病药物通常都具有较大的副作用,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头晕及体位性低血压等等,这也是导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3]。
有研究指出[3],由于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衰退,因此住院患者的年龄越大,其跌倒风险也越大。洪碧燕等[3]在对40名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研究中,曾经指出,疾病因素以及高龄是导致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由于住院精神病患者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导致其住院时间较长,且住院期间为防止其发生各种自残行为,会对其进行一定的行为约束,因此相比于其他患者,住院精神病患者更加缺乏锻炼以及日晒等,进而使得住院精神病患者的骨质会发生一定疏松,下肢力量发生一定下降,致使患者的关节功能衰退,步态不稳而发生跌倒[5]。
由于部分护理人员的跌倒护理风险防范意识欠缺,无法有效的对患者的跌倒风险作出准确评估。同时在临床护理中,缺乏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不足,尤其是一些护理资历低的护理人员,其对病情评估这一方面能力更显不足,更加容易导致防范措施不当[5]。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责任心欠缺、不了解患者病情或者是交接班混乱等也都可以导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
若病房地面或者走廊、卫生间等有水渍,也可导致患者跌倒。同时地面不平、病床高度不合适或者病房光线过暗等也可导致患者发生跌倒。
针对过于兴奋、行为絮乱以及意识不清醒之类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应该将其安置在重病室,同时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监护。针对晚上需要服用安眠药助眠的患者,为减少其睡后起床次数,应该在其服药前督促其洗漱排便等;针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应该密切观察其节段反应;针对电抽搐治疗患者,应等其彻底清醒后予以下床活动。
护理人员应该将跌倒高危情景制作成相关视频或者是墙报以增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防范意识;同时分阶段对住院就是傻逼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如指导患者行走注意抓住围栏扶手,起坐缓慢等,对患者掌握的内容进行不断重复的巩固,以确保其能够充分掌握跌倒的原因。
护理人员可为患者佩戴项目的腕带,以提醒各个护理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留意到患者。同时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病房光线应该充足,保持地面干燥平坦,同时确保厕所洗手台等地方的地面干净无水渍。对浴室等地方留置专门的防滑垫。同时患者日常更换的鞋子需要有防滑功能,裤子长度应该适中,防止患者活动绊倒;床铺高低合宜,且安装床栏。
吴德凤[5]在对35名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研究中,指出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护理意识,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风险。同时通过培训,还可以增加护理人员的护理责任心,提高其对跌倒风险的评估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各种精神病药物可能产生的并发症,以便提早做出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降低患者的跌倒风险[6]。
住院精神病患者受较多因素影响,都可发生跌倒,无论对于患者自身因素影响,还是自身以外的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患者的精神疾病特点、身体状况以及医院实际情况来对患者施以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积极为其打造一个舒适安全的住院治疗环境,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跌倒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