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人民医院(475000)赵利瑞
1.1 基础资料 此次笔者分析的58例样本数据均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所有患者自愿签署获得的本院伦理委员会认可的知情同意书,依据奇偶法对患者予以分组,每组29例。实验组:女性15例,男性14例,年龄20~70岁,中位年龄(45.68±5.32)岁;参照组:女性16例,男性13例,年龄22~71岁,中位年龄(46.87±5.04)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护理干预,入院之后予以患者气管插管氧疗干预,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除,保持患者呼吸通畅,采取脱水方式将颅内压降低,同时予以患者护脑、止血以及抗感染等对症干预。实验组患者予以精细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内容: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采取合理方式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依从性与配合度,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②鼻饲管护理。护理人员每间隔8小时对患者鼻饲管位置进行一次检查,将鼻饲管位置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患者管腔畅通,输注前后利用温水对管腔进行冲洗,冲洗水量为20~50mL[1]。③胃余量护理。护理人员每间隔4小时对胃残余量进行一次监测,若胃残余量超过100ml则表示胃潴留,护理人员需及时延迟输注或者停止输注。此外需要对患者胃肠蠕动功能进行密切观察,予以适量胃肠道动力的相关药物。④感染护理。在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中需要及时保持卫生的整洁,每天四次进行口腔护理,以便于将口腔及时清洁,消除口腔异味。⑤后期观察。输注中如果患者发生咳痰、呼吸急促以及呛咳等现象,此时需要对患者是否发生腹痛症状进行观察,了解患者排便性状变化以及体温变化情况。⑥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在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干预中,需要对血糖水平进行密切观察,在8.3~10.1mmol/L范围内控制血糖水平,同时也需要对患者血气分析、液体平衡、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变化进行密切观察。⑦锻炼肢体功能。依据穴位针灸刺激方式对患者进行按摩与康复训练,予以患者肢体主动训练以及被动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腹泻、肌肉萎缩、腹胀、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依据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1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4%,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7.5%,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实验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4.8±1.1)分,对比参照组的(5.1±2.2),P>0.05。实验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9.2±1.1)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1±2.2)分,P<0.05。
研究显示,实验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比参照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由此证实,抗生素是引发感染与腹写的关键因素,抗生素应用之后可能对肠道内正常菌落造成影响,可将肠道正常微生态进行改变,增加转氨酶量。在应用肠内营养制剂可利用肝进行诱导酶的代谢,注重肝衰竭或者肝损伤的情况,对肝功能进行反复血清检查,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之后可刺激肌肉组织,对肌肉萎缩进行抑制,可对肠道蠕动进行刺激。护理人员首先了解患者心理需求,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心理疏导,最大限度争取患者以及家属的支持,以便于可以更好地进行营养支持。随后医护人员评估患者营养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予以患者精细、周到的护理干预。在朱淑萍等专家[2]研究的过程中,观察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9.33±4.34)分,对照组为(7.22±3.87)分,与此次研究结果相似,可见此次研究有着一定价值。
综合以上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肠内营养患者中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相比较常规护理更具优势,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