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春苗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第二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
2017 年8 月以来“塞罕坝”成为了国家生态话题的一个核心词汇,习近平称之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范例”,是世界关注的中国生态地理符号。2017 年12 月5 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在第三届世界环境大会上,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一时间,世界、中国的媒体,文学界共同聚焦“塞罕坝”,建构了多重语境下“塞罕坝”的生态话语体系。塞罕坝有着悠久的书写传统,其文学意义的生成包含着体裁的丰富与文化精神的传承、家园回归的情怀。新时期塞罕坝在多重话语环境下建构了丰富的政治、生态、文学、文化、经济话语体系。笔者力求在历史与现实的更迭中梳理塞罕坝的文学与生态意义,探究新时代中国生态话语建构的过程。
塞罕坝是什么?从词义来说,“塞罕”是蒙语,“美丽”之意;“坝”是汉语,“高岭”之意,高岭上千里松林,自然力旺盛。从地理上,它是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片高岭;从历史上溯源,它曾是清代的木兰围场,野兽跃于森林,一片野性的生机。以文学视野观之,它是作家笔下的书写对象,形成文学书写主题;以生态视角观之,它是中国新时代最具生命力的生态话语符号。塞罕坝,在多重话语环境下内涵丰盈。
知识分子的写作是塞罕坝生态话语建构的最具美学色彩的部分,塞罕坝的文学书写姿态繁多,包括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体裁。其中,报告文学是塞罕坝生态话语建构浓墨重彩的部分,其多以历史为脉络,梳理文学史上的“塞罕坝”风景。
李春雷说:“时代大潮,汹涌澎湃,伴随着走近中国梦,讲好精彩的‘中国故事’,以真实、真情的纪实类题材为主的报告文学创作显得尤为重要。肩负时代‘新史记’之重任,可谓责无旁贷。”[1]塞罕坝是中国最美的生态故事之一,以报告文学之体裁呈现中国生态盛宴,是新时代报告文学之荣。一篇篇报告文学,文质兼备,筋骨并存,宛若为我们打开时空之门,让人们回归塞罕坝的艰辛生态建构之路,走进中国悠久的生态历程,去把握时代与历史的脉搏,去品味大国生态话语建构的盛世。
打开现当代报告文学史的卷轴,2010 年艾前进的报告文学《使命至上·塞罕坝务林的光荣与梦想》映入眼帘,成为早期塞罕坝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艾前进于2010 年受国家林业局邀请,创作通讯作品《使命至上·塞罕坝务林人的光荣与梦想》,聚焦林场领导人群像,写林业人的使命与梦想,折射中国林业事业的光辉业绩。作品紧紧围绕贾局长“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务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布局谋篇,突出塞罕坝生态建设的时代意义,体现林业人的历史使命与战略眼光。作者走进塞罕坝林场,通过实地考察、切实的采访来赞扬国家林业局高远的生态布局、领跑国家生态建设的血性与勇气。作者对林业局的发展战略与转型升级给予了较多关注,不仅体现了文学书写的情怀,更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的深邃思索。
目光在文学的卷轴上继续前行,便被2012 这个独特的年份深深地攫住,这是塞罕坝林场重要的一年——50 年华诞。回首半个世纪的岁月,报告文学作家用他们独有的时代激情与历史情怀书写着塞罕坝的人、事、情。
李春雷的《塞罕坝祭》开启了2012 塞罕坝书写的新篇章:“谨以这一片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塞罕坝为祭坛,祭奠那一群可敬的人们,那一段悲壮的历史,那一种永恒的精神!”[2]李春雷以“塞罕坝祭”聚焦于塞罕坝同命运同呼吸的苦难知识分子群像。苦难、复杂的时代与政治使得这些青春最美年华的大学毕业生来到塞罕坝,承受自然、政治、岁月的磨难。作者以其中几个不同典型人物为例,以细节描述追寻这群知识分子的命运。最终在最高祭奠的仪式中赞扬塞罕坝知识分子对时代与国家作出的巨大生态贡献。在准确的数字、真实的纪实采访、对植物的种类繁茂的描绘、历史的批判反思与诗意的语言中,李春雷表达了自己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同情与精神的敬仰。
2012 年8 月,赵云国在《人民日报》发表《播绿塞罕坝》一文,再次颂扬塞罕坝之历史变迁。赵云国用他朴实中透着力度的文字为塞罕坝贺寿。他从几个春天的交替中勾勒了塞罕坝林业人艰苦创业、爱岗敬业和科学求实的精神,并由几个典型人物谱相的素描中揭示了政治风云诡谲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有一定的历史反思性。他预言塞罕坝的明天会更加灿烂,塞罕坝人则以让人屏息的绿色美回应时代与人民对它的期盼。
目光继续逡巡,一个平凡的年份“2017”与悠久的“塞罕坝”地理名称相遇,迸发出时代的激情与绿色的畅想。“2017 年,表现中国梦、描写生态文明建设新成就的纪实作品特别突出。当年8 月,塞罕坝成为许多作家关注的焦点”[3]。李青松、李春雷、蒋巍、王国平等人,亲赴塞罕坝,绘就塞罕坝独特的生态文学2017 版图。
李春雷纪实文学《中国塞罕坝》于2017 年被《长城》第五期连载,成为2017 年第一个准确把握到塞罕坝时代脉搏的文本。
《中国塞罕坝》视野开阔,既能写塞罕坝荣与枯:先从地理上定位塞罕坝,引用古诗、民谣与典籍引出木兰围场昔日的荣盛历史与荒芜之境,追忆塞罕坝的峥嵘岁月,亦能还原历史真相,叙写中国塞罕坝林业人创业的艰辛与国家对塞罕坝绿色事业的扶持,更能以记录采访的形式还原人物在历史中的命运沉浮,以此赞扬塞罕坝人的至高精神与重要的生态意义。该作品体现了纪实报告文学的真与实,作者严谨的考证态度、精确的历史数据、国家文件的引用、宏大叙事的广阔视域使其在2017 年的报告文学中脱颖而出,掀开了国家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建设、聚焦塞罕坝之后新时代塞罕坝生态文学话语建构的序幕。
2017 年8 月3 日,新华社发布长篇通讯《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以文字的力量寻找塞罕坝的启示意义:“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奉献,对绿色理念的彻悟和坚守,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和担当。”[4]既有对塞罕坝林场历史的叙述,也有对林场三代人“绿色接力”精神的赞扬,突出了塞罕坝的“生态”主题与时代意义,语言简洁凝练中不失细节的真实。
王国平于《光明日报》发表《好一个大“林子”——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55 年发展历程速写》,以一个生态意象“林子”勾勒塞罕坝之生态美与意义。“林子”在王国平的笔下极富象征意义,他梳理了从古代的帝王之诗、文人之诗到现当代的歌颂塞罕坝的诗歌,引出塞罕坝美丽富饶的往昔与林业人创业的艰辛与不屈。所以,“林子”第一重意义:历史的变迁见证;再从人与自然较量、友好相处的探索历程,引出“林子”的第二重意义:蕴藏生态新时代;然后从尚海纪念林说起,赞美林业人的奉献牺牲、守望精神,点出“林子”第三重意义:精神丰碑。最后,以“林子“之小折射中国大精神、中国人的生态信念、构建中国梦的决心与勇气,以小见大,在林子的速写中反映大国形象。
2017 年李青松也将目光聚焦塞罕坝,在《人民日报》发表短篇报告文学《塞罕坝时间》,以一种学者探究的精神追问“塞罕坝——啥意思?”[5]作者从塞罕坝的生态美倒叙转向历史上的风沙岁月,在寻找塞罕坝意义征途上,首先寻觅到风雪弥漫中一个健壮的身影,那是林场副局刘坤,一个身影,两个身影,三个身影,无数身影开始在历史的影片中闪现,书写塞罕坝的艰辛动人传奇故事。继续追问,作者看到了塞罕坝人乐观、淳朴的精神,他们对塞罕坝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是塞罕坝的意义。继续前行,作者寻觅到守林人守望坚守的精神,他们忍受寂寞,奉献自我。可作者还是继续追问,于是,他寻觅到塞罕坝独有的生态屏障作用,找到了塞罕坝寓意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找到它蕴含的人与自然合一的道家美学思想。最终作者找到了塞罕坝意义在于“不是一个地理的存在,而是几代人集体和个体的理想集合,是一种生活的气息和氛围,是一段飘荡的形象与记忆,更是一个不朽的绿色传奇。”[5]可以说,塞罕坝是一个民族精神想象的共同体,它代表着坚韧不屈、执著奋进的中国精神,是民间的也是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组成部分,是中国梦最绿色的元素。
蒋巍则以《塞罕坝的意义》(《人民日报》)向塞罕坝致敬:“在塞罕坝,一天一天的寻觅与遥望,一次次的震撼与感动,一回回湿润了我所有的路程。告别时,一颗心掏空了全部,郑重放在大地上,弯成一道深情而虔诚的投影,我的灵魂,向着塞罕坝的启示与意义,向着大自然的美丽与苍茫,向着历史的血脉与温度,长拜,匍匐。”[6]蒋巍以诗意的语言、广阔的视域,来寻找塞罕坝的多重意义。先从一个代表着塞罕坝精神的意象“功勋树”开始说起,以树喻人,揭开悠悠而又艰辛的历史,点出林业人员与老松树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脊梁与不屈精神;然后将视角由树转向人:从人的血水泪水汗水,写几代林业人艰苦的生活与曲折的创业,这些林业人以“自然”为灵魂的家乡,董加伦、刘军等,他们与林相依为命,并将塞罕坝林业人的奉献精神代代相传,薪火不息;最后,高屋建瓴环顾塞罕坝的创业历程,以习近平主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来肯定塞罕坝所具有的生态、政治、文化意义。“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了一部绿色史诗,提供了一个中国读本。它是中国故事,又有世界意义。”[6]结尾以手心荡漾的色彩,小草露珠与月光的诗情归来,将人类最初藏在森林里如花的梦想与乡梦重新寻回,赞扬了中国生态智慧的“家园回归情怀”。这是一篇短篇报告文学,诗性的语言与平实的叙述完美融合在一起,语言的阴柔清新与阳刚劲健交织,蕴含着中国红色精神、生态智慧、生态美学的元素。
郭香玉的长篇通讯《塞罕坝,京城绿色屏障的前世今生》则以“前世—今生”的时间线索架构文字,从皇家的后花园的丰茂富饶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沙漠荒原,塞罕坝与中国经历了苦难。是塞罕坝的林业人的坚韧、执着、无私与孤独守望,让塞罕坝成为今生华北平原上的一枚绿宝石。作者着重以“树”的意象写塞罕坝人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以“楼”(望海楼)的意象写塞罕坝人的守望精神。对塞罕坝上植被的细致描述、精准的数据是这篇通讯的亮色。
与前面的报告文学不同,张秀超以女性的敏锐视角将塞罕坝书写为一个生活与人文自然交织的“城市”。她的《塞罕坝,这样走来》发表于《中国艺术报》,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描绘了塞罕坝一年四季的风光,秋的浓艳富饶与春的丰盈绰约最是引人。作者运用了强烈多样的色彩词与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展示了塞罕坝森林之美。2017 年9 月25 日左右,直到月末,塞罕坝秋的盛典正式开幕,无数的艺术家来此欣赏美也来感悟“信念与力量,精神与豪情”。张秀超从一棵松、一丰碑写起,又不止于此,而是将塞罕坝作为一个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传奇“城市”形象来写,在她的笔下,塞罕坝的森林与村庄、城市都跳跃起来,充满自然与人文、生活的气息。
文学的春天繁花盛开,作家们探索的脚步继续前行,我们看到了2018 年的冯小军和尧山壁,他们的身影行走在塞罕坝上,笔墨泼洒在林子里,用时光铸就塞罕坝的终极文学探索,写成长篇报告文学《绿色奇迹塞罕坝》。
冯小军、尧山壁是塞罕坝生态话语建构体系在2018 年新的阐释者与拓展者,他们本着人文的情怀与踏实严谨的纪实风格创作长篇报告文学《绿色奇迹塞罕坝》。在前人书写的基础上,沉潜到林场的底层平凡生活中,让这些人物呈现塞罕坝人的精神与理想。实录的文字、史诗般的书写、平凡又伟大人物的塑造,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的融合,使得该作品文学视域十分广阔。作者不仅以文学家的眼光欣赏塞罕坝的景色与人情之美,更对“育种、栽种、防虫、管护等科技的植物的知识”进行细致介绍,增加了报告文学作品的科普品质与生物学价值。两位作家在世界与中国肯定塞罕坝的“坐标性”意义下,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社会现实,激流勇上,勇气可嘉。
以诗歌、散文等艺术形式书写塞罕坝是一个悠久的文学传统,成为一个跨越古代文学延续到现当代文学视野的话题。清代关于木兰围场的古诗为数不多,且因为不在现当代文学视野下,所以此处只作简单引用分析。塞罕坝是清代皇家“木兰秋狝”的后花园,仅139 年间帝王便举行狩猎105次,所以创作者大多是帝王与随行的官员,诗歌以描写木兰围场的景色为主。康熙、乾隆、嘉庆喜在狩猎中赋诗,三代帝王极为默契地搞了一场“木兰写景”诗歌接力赛。康熙先作诗“鹿鸣秋草长,人喜菊花香”,点出木兰之秋的草木之盛与鹿的活跃之姿,乾隆继之“最爱枫林新似染,折来题句手亲书”,写围场枫林色彩之浓艳,并以枫叶题诗,尽显风雅。嘉庆挥手写就“秋山猎猎吹山云,奇峰倏起林木分,明霞五色互炫耀,欲写岚黛难成文。”[6](《塞山行》)其一边喊着成文之难,却也情不自禁与祖辈诗文呼应,诗中有山有云,有峰有林,明霞光影交错,写景视域较为开阔。随行的文武官员似乎也被木兰围场草木盛景所震撼,如世袭黄卷锦衣卫从军的黄樾作“香草丰茸三尺赢,据鞍似踏波绿行,怪它马耳双尖没,尽作春江风雨声。”(《木兰纪事》)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草木之茂盛,可谓别致。刑部主事陆元烺《塞上夜坐》“松声入夜常疑雨,虫语鸣秋惯近人。”大处落笔写风入松林之声,小处着墨显虫鸣之灵音,显示了自然天籁之音。这些古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了清代木兰围场旺盛的自然生命力。然而,随着清代没落,鹿鸣、秋菊、松声、香草渐渐消弭,树林空无,草木凋零,关于木兰围场的诗歌也消失了。
纵观当地现当代文学史,较早以文学形式书写塞罕坝的是田永芳,作为河北省林业局的党委副书记,她把青春与岁月献给了河北的林业,也将青春与芳华融入塞罕坝,写就塞罕坝诗集——《美哉,塞罕坝》。230 余首诗歌是田永芳用诗歌的形式叙述塞罕坝的创业历史,写得豪气冲天;赞美塞罕坝的秀丽风光,写得自然清新;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塞罕坝风光的图片,可谓图文两相宜。
2012 年,田军以主编的《绿色明珠塞罕坝——塞罕坝主题散文选》向塞罕坝50 华诞献寿,这些散文作品描摹塞罕坝四季风光,写白桦林,写采花放鹿,写松涛写白雪,写望火楼,写杜鹃红写一棵松,回顾塞罕坝历史的人与事,绘就塞罕坝的森林景色之美,不同的作者对塞罕坝的感情不同,也造就了文字色彩与情感的多元化。散文的诗情画意与塞罕坝融为一体,是塞罕坝文学书写中难得的文本。
除了这些集结成册的文学作品外,笔者在知网的文学期刊以“塞罕坝”“木兰围场”上进行检索,发现在《河北林业》等期刊上零散发布了一些赞美塞罕坝的诗歌、散文等近30 篇,网络上和塞罕坝官方网站上描写塞罕坝的诗歌(包括仿古诗)散文也为数不少,或描述塞罕坝风土人情美,或描摹塞罕坝金秋风光,或抒发思乡之情与悠悠乡愁,或叙述塞罕坝的历史生平,水平参差不齐,体裁各异,不变的是每一位书写者对塞罕坝的深情。而入围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的口书作品《守望》,以口语的形式讲述塞罕坝人守望的动人故事,在体裁上可谓另辟蹊径。
纵横捭阖,观文学之现象,我们既要横向观其作品群像之大气象,又要深入到历史中,纵观其文学史之演变。
横向分析塞罕坝的文学书写主题。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主要书写的主题:一是塞罕坝四季风光之美,塞罕坝风土人情之美;二是对故乡和乡土生活气息的眷恋;三是对塞罕坝林业人的创造坚守精神的歌颂,赞美塞罕坝人与土地的厚重,对理想的执着。报告文学书写的主题:一是记录塞罕坝生态建设的历程,在历史的纵深中建构塞罕坝的“前世今生”;二是书写塞罕坝务林人坚守的动人故事,体现中国人坚韧不屈、默默奉献的精神与灵魂之美;三是突出塞罕坝“生态话语”的意义,赞美塞罕坝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生态文化,突出塞罕坝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理坐标”意义;四是对塞罕坝历史上知识分子与时代命运进行反思,体现报告文学家的历史批判精神与文化担当。
综上,不同文体的主题同中有异,散文诗歌以其清晰自然的语言风格,侧重抒情,但报告文学书写的是主旋律,社会文化信息含量更加丰富,历史批判与反思意味更加富足,且突出了塞罕坝的生态意义。
纵观塞罕坝文学书写之变。清代,与塞罕坝相关的诗文,既有帝王之诗,也有文人之诗,为数不多。而清代晚期到建国初期,塞罕坝成为了魑魅荒凉的沙漠,文学书写也荒凉寂寥。直至现代塞罕坝的生态建设风生水起,文学家们带着敬佩与惊叹回望塞罕坝与塞罕坝人的艰难历程,并高度赞扬塞罕坝的绿色奇迹。在这次书写中,2012 年与2017年是瞩目的年份。2012 年是塞罕坝林场50 华诞,文学家以其社会担当的情怀参与了这场盛宴。而2017 年则是党中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年,习近平主席对塞罕坝生态意义的肯定,繁荣了塞罕坝的书写,而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则使全世界的眼光为之聚焦,也使得作家们对其投以艺术的关注。不同的是,2012 年左右的作品除了对塞罕坝风光赞美外,还强调历史的批判与反思,对时代与知识分子命运的叩问是这一时期的书写主旋律,而2017 年左右出现的作品,则更侧重于生态话语,强调肯定塞罕坝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意义。
塞罕坝的文学书写丰富了现当代文学史的内容,描绘了大自然生态多样美,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蕴含着人类的家园回归情怀,书写了中国人坚强不屈、静默坚守的精神品质,闪动着中国生态文化的光辉,是向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天人合一”和道家“道法自然”精神的致敬,体现了中国生态建设的决心与大国恢弘气度,是中国生态故事之一,是中国生态话语建构重要组成部分。
多重话语环境共同构成了“塞罕坝”生态美学话语建构与传播语境,文学话语是塞罕坝最具美学色彩的言说,对塞罕坝的生态美与生态意义解说最浓墨重彩。而国家话语、媒体话语、影视话语则从多方面塑造塞罕坝的生态意义“言说”,使得塞罕坝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最亮丽的标杆。
所谓话语,是“隶属于同一的形成系统的陈述整体”[7]138。生态话语是中国话语重要元素,而国家形象是生态话语建构的核心机制。
国家话语的介入是塞罕坝生态话语建构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启了生态话语的多重话语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我国自古代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在塞罕坝生态建设上匠心独运,促进了塞罕坝生态建设的进程。新时期以来,中国政府更是高举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帜,大力倡导生态建设。而2013年7 月18 日,习近平提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8]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梦相连,生态形象成为中国大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 年8 月28 日,习近平总书记赞美塞罕坝“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9]他对河北塞罕坝林场的感人事迹与其生态意义进行高度赞扬,强调“塞罕坝”所独有的中国生态地理坐标意义。2017 年11 月15日,习近平进一步阐明人与自然生生相息的生态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0]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成为中国政府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官宣。2017 年12 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在第三届世界环境大会上,荣膺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塞罕坝”受到全世界目光的眷恋,仅2017 年就出现了大约6 篇文质兼备的“塞罕坝生态”报告文学,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的介入促生了塞罕坝生态话语系统的繁荣。
“媒体传播在话语体系建设尤其是话语体系的传播和争夺话语权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11]媒体具有迅速捕捉、传播社会与时代话语的能力,与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关系密切。在塞罕坝生态话语建构的体系中媒体话语是不可或缺的。
1.塞罕坝公益广告
央视作为中国生态话语建构中的媒体话语主体之一,在2017 年制作了两部塞罕坝生态主题的公益广告视频。其一,以历史变迁为线索,勾勒塞罕坝半个世纪生态建设,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理念。其二,《信念篇》,以塞罕坝人精神为切入点,颂扬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生态精神。两部视频宣扬中国生态话语主旋律,诉说中国生态故事典型,贴近时代脉搏。
除了动态视频,中宣部在其网站向全民分享了人民日报社全国平媒公益广告制作中心制作的10张塞罕坝生态公益广告图片。有的以松林、湖泊白云为景,色质近于中国水墨风情;有的以紫色花海与松林为内容,凸显匍匐在塞罕坝高岭上呵护幼苗的身影,有的以春、夏、秋之松林为景,显示塞罕坝松林风情,有的以松叶绘成绿色树形箭头,凸显绿色生态理念,有的以黑白与色彩画质对比,凸显塞罕坝历史变迁。总的来说,10 张公益广告主要以“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绿色发展”理念、“红色使命、党的坚定信念”为主题,宣扬塞罕坝的生态意义。
2.报刊传播
现代快报迅速捕捉到塞罕坝代表的生态文化价值,于2017 年8 月2 日推出精心制作的150 秒风光短片《24 小时·塞罕坝》,上线后点击率直线升高,短片无任何语言,只有大自然之美在塞罕坝上无声的绽放,展示了4 点、6 点、10 点、14 点、18点、2 点6 个时段的塞罕坝风景,从美的被唤醒到归于寂静,无声的光影震撼着人的心灵。随后7日,再次推出良心之作13 分钟纪录片《塞罕坝》。纪录片以历史发展为线索分四章:“水草丰美”“木兰秋狝”“激情燃烧,坝上传奇”“林海归来,夫妻守望”“三代见证,再现奇迹”①塞罕坝纪录片.现代快报.http//app.myzaker.com.,叙述自1961 年到今天塞罕坝人创造的生态传奇。与文学书写不同,纪录片在呈现生态主题的方式上更动态多元化。历史视频、图片资料、3D 建模与虚拟图表、航空拍摄与延时摄影的使用,使纪录片从视觉、听觉带我们走进塞罕坝故事。随后,现代快报制作《夫妻望海楼》短片,从细节入手赞美塞罕坝守林人坚守奉献精神,还制作了塞罕坝风景画的周屏保,以手机为载体来宣传塞罕坝的生态美。2017 年8 月8 日,《焦点访谈》对现代快报工作者的采访,使塞罕坝的生态意义建设在国家主流节目中呈现,加速了塞罕坝生态话语建构的进程。
除了现代快报,国家的主流报刊迅速推出塞罕坝主题系列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登了一系列报告文学作品,促进了中国生态话语宣传与传播。
习近平主席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而影视文化一直是国家文化的有机组成元素,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宣扬中国主流文化是新时代下影视文化的重要社会担当。由于塞罕坝在生态话语体系中的经典意义,以影视表现塞罕坝的精神与生态主题,成为一部分关注生态主流的影视制作者的追求。
陈天衢怀有关注生态的人文情怀,2015 年拍摄电影《塞罕坝》,叙述百名大学生来到塞罕坝奉献青春挥洒热血创造冀北绿色明珠的故事,是较早以塞罕坝为主题的电影。为了更全面细致讲述这个故事,2018 年郭靖宇等人制作36 集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以亲情、友情、爱情为主线讲述塞罕坝上冯程等人的造林过程,拓荒精神、朴实的语言、生活化的情节、服装的时代特色,使得这部电视剧受到了时代好评,让更多的中国百姓了解到塞罕坝的生态故事。
随着塞罕坝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电影创作者加入塞罕坝电影系列中来。比如由柳建伟担任编剧的《塞罕坝上》,改编自杨勇小说《功勋树》,2018年9 月在河北承德开机。曲艺导演的电影《绿野狂人》已经发布宣传片和主题歌曲,传递了塞罕坝人的绿色生态理念。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作品聚焦塞罕坝,讲述其生态故事。
塞罕坝生态话语是中国生态话语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塞罕坝生态意义的文学书写,是对习近平主席“生命共同体”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文学表达。塞罕坝已经成为全球生态话语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塞罕坝的书写有利于中国在世界语境下大国形象的建构。塞罕坝成为中国生态的“坐标”,代表了中国的生态文化理念,这种人与自然合一的生态理念是对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传承,也是对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继承发扬,也是新时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要求。
塞罕坝生态书写的意义还在于展示了“中国精神”,此中国精神“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12]104,既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民族基因,又能暗合并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符合新时期国家话语语境的文化精神。
1.“艰苦创业、静默坚守”的精神。塞罕坝的生态报告文学中无一不体现了中国人艰苦卓绝、奋斗不息的乐观精神。塞罕坝人吃苦耐劳,冬喝雪水夏喝黄水,住窝棚睡地窖,缺吃少穿,仍艰苦创业奋斗不息;塞罕坝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以无畏无悔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苦战精神创造生态奇迹;塞罕坝人乐观坚强,三代人五十五年坚守着巍巍林海,使“守望者”精神薪火相传;塞罕坝人将自己的生命奉献土地,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合一。这种艰苦创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矢志不渝的守望精神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积淀下来最深沉的精神,是中国土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塞罕坝的文学书写中的“天人合一”精神,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学中山水田园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塞罕坝艰苦创业的精神与“无私奉献、忠于党的事业的坚定精神”不可分离,塞罕坝人忠于党的生态事业的精神与当今时代的“红色精神”不谋而合,是对中国红色革命时期共产党人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品质的传承。所以,“艰苦卓绝、吃苦耐劳”的精神既是对中国传统精神中最深沉的民族品质的溯源与传承,又暗合了新时期红色精神颂扬的本质,是一种活的精神,与时俱进,树立了一个大写的“中国人”形象,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根基。
2.“钻研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荒漠变林海,是技术的奇迹。为了培育死亡之海的第一片植被,王尚海等人实地考察,寻找到“老松树”这一生态“活化石”,认真钻研栽种技术,攻克植被培植、生长的难关,正是钻研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支撑着塞罕坝的知识分子与工人将塞罕坝“绿化”。此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促进了中国文明的进步与创新,而这种精神放在当今时代的语境中,可谓之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之一是“精益求精”,这与塞罕坝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塞北传奇还在上演,中国的生态建设方兴未艾,中国生态故事仍然在被讲述,塞罕坝生态话语将成为中国生态话语的一个“初心”,不忘初心,描绘绿色生态发展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