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昕,朱 瑾,秦 楠,权博红,韩 烨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4)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各类医学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静-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该技术属于体外支持治疗技术[1],主要是通过体外装置对患者体内血液进行处理后回输至体内,能够代替部分心肺功能作用,主要用于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但是在临床应用中较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影响临床治疗效果[2],护理目标管理策略在其治疗中的应用目的主要是降低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对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实施VV-ECMO治疗的30例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患者实施静-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治疗中护理目标管理策略的实施对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对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实施VV-ECMO治疗的30例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7例,女13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2.2±1.2)岁;发病至治疗时间13-70小时,平均(32.5±1.1)小时;患者均符合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患者采取呼吸机纯氧治疗情况下SPO2低于85%;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无ECMO治疗禁忌症;患者均无不可逆性系统损伤;患者均无恶性肿瘤情况。本次研究已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取准。
所有患者均实施相同的VV-ECMO治疗同时配合进行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以及脏器保护,全面监测并调整患者体内酸碱平衡以及水电解质平衡情况。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实施护理目标管理策略,成立管理小组,明确护理管理目标,对组内成员进行统一培训考核,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项:①确保ECMO管路畅通无阻,固定好各循环管道;②确保ECMO运行通常,合理摆放各类治疗器械;③全面监测患者是否出现出血或者血栓情况,定时检测测定患者血小板计数,如出现血栓情况需及时进行处理;④严密监测患者呼吸功能,确保患者肺部呼吸通常;⑤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情况,同时对患者中心静脉压进行监测;⑥做好感染预防,注意操作及手卫生,避免治疗中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⑦加强基础护理服务,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等基础护理,防止出现褥疮等;⑧护理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工作,避免出现医护感染情况。
详细统计30例患者实施VV-ECMO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处理结果,计算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两组数据由SPSS22.0软件分析、整理,检验定数资料用x2,描述用百分比(%),当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若P<0.05即表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30例VV-ECMO治疗患者护理目标管理期间出现3例急性肾损伤联合CRRT情况,占比为10%,未出现任何管路滑落情况,有2例患者治疗中氧合器内出现少量血栓情况,占比为6.67%。但是并未对正常治疗造成影响,2例患者在治疗中出现血流感染情况,占比为6.67%,2例患者治疗中并发消化道出血情况,占比为6.67%,以上所出现异常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1例患者治疗中出现颅内出血情况,患者及家属放弃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医源性感染情况。
护理目标管理策略是在传统护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管理,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治疗方式制定护理目标,对所有护理人员、护理措施、护理技术以及财力投入等进行综合调配,按照护理目标完成各项护理工作[3],降低护理过程中差错事件以及疏漏的发生情况,能够根据护理中的任何情况及时找寻到问题根源,进行处理。ECMO是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式,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目标管理策略主要有八个方面,分别是维持管道通常、确保机器正常运行,降低凝血情况的出现,全面检测患者呼吸功能,全面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降低患者治疗中感染以及压疮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需做好自我防护[4],护理目标管理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护理质量还能够避免护理工作中的盲目性,有利于良好医疗环境的创建和发展。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治疗中急性肾损伤联合CRRT的发生率为10%,氧合器内出现少量血栓的发生率为6.67%,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6.67%,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6.67%,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3.33%,除1例颅内出血患者放弃治疗死亡,剩余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已恢复。可见,护理目标管理策略在重症肺炎患者实施ECMO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治疗中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可知,重症肺炎患者VV-ECMO治疗中实施护理目标管理策略的应用对于并发症预防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