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萍,江雪莲,靳玉萍,林穆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脑膜瘤是源于蛛网膜脑膜上皮细胞( meningothelial cells) 的颅内和椎管内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之一,占颅内原发肿瘤的13% ~26%,仅次于胶质瘤,男女比例1:2,多见于40-60岁[1],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由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引起的一组非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动静脉血栓、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以血中存在的aPL等自身抗体为特征[2],是与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APA )有关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于APA阳性伴有血栓的APS患者,抗凝治疗尤其重要。脑膜瘤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病例较为罕见。2018年8月我科收治1例脑膜瘤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患者,通过全面的围手术期管理,成功地为其进行了手术治疗,顺利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31岁,因“渐进性头痛5月”头颅MRI示“右额颞大脑凸面脑膜瘤”于2018年8月2日入院。既往有反复静脉血栓形成史,诊断为“APS”5年余,长期服用华法令抗凝治疗。入院诊断:1.右额颞大脑凸面脑膜瘤 2.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瞳孔等大,直径3mm,光反应灵敏,四肢活动正常;凝血像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2.7秒,国际标准化比率(INR):0.96,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66.4秒,纤维蛋白原3.02(g/L),凝血酶时间18.5秒;抗磷脂抗体血清学检查:抗心磷脂抗体IgG(ACAIgG):120GPL U/ml,抗心磷脂抗体IgA(ACAIgA):3.2APL U/ml,抗心磷脂抗体IgM(ACAIgM):2MPL U/ml,抗β2-糖蛋白1抗体(Aβ2-GP1):105.920R U/ml;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双下肢动静脉彩超:双下肢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未见明显血栓形成。
入院完善相关检查,于8月1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额颞开颅脑膜瘤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感染、抗癫痫、化痰、保肝、补液维持电解质等对症处理,于术后第3天恢复抗凝治疗。于8月27日康复出院,并继续予抗凝、抗癫痫、护肝等治疗,定期随诊。
患者术前口服华法林。①指导患者注意少食影响药效的食物,避免同时服用增强抗凝作用的药物;②服药期间定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③严密观察华法林的不良反应。
针对该患者,医护人员及时与患者沟通,适时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并介绍最新治疗进展以及治疗效果,增强其信心,鼓励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4.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该患者术后第一天高热,体温最高达 39.4,主要处理方法是物理降温。后未再出现高热。
2.4.2 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注意患者有无烦躁不安、剧烈头痛、 频繁呕吐症状,动态监测凝血功能等。患者未主诉头痛。
2.4.3 内脏血栓栓塞的观察与护理
①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偏头痛、烦躁不安、癫痫样发作、神志不清等脑血管表现。②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胸闷、胸痛、憋气及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4.4 皮肤黏膜的观察与护理
APS可致皮肤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起皮肤网状花斑。主要护理措施:①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温度、肢体颜色、动脉搏动。②严密注意皮肤有无瘀点瘀斑,嘱患者活动时动作缓慢,避免外伤。③在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有创性检查, 各种侵入操作集中进行。④嘱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防止消化道出血。该患者住院抗凝治疗期间,未出现皮肤网状花斑等异常情况。
积极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主要护理措施:①抬高患者下肢20-30度;②鼓励患者床上行腓肠肌伸缩、踝部旋转、足部主动或被动屈伸活动等;③予高纤维低胆固醇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④输液时,尽量选择上肢静脉穿刺。⑤注意观察栓塞肢体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患者于术后8月25日再次行双下肢动静脉彩超,结果示:双下肢未见明显血栓形成。
患者系脑膜瘤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入院后需行脑膜瘤切除术,但因APS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继续或中断抗凝治疗都有危险。长期的抗凝治疗增加了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风险。因此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护理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时的处理与救治;需多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耐心提供个体化的心理辅导,同时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用药护理及观察,引导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让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