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传志
(安徽师范大学 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0)
范成大的词为其诗名所掩,在宋代地位不是很高,影响相对有限。但他晚年退居家乡苏州之后所编的《石湖词》,却被当地作者陈三聘逐次唱和。此前仅有周邦彦《清真词》有此魅力,被奉为圭臬,为方千里、杨泽民所遍和,三人词曾合刊为《三英集》,可惜未见流传。陈三聘的《和石湖词》一卷,现存于世(残),收词70首,是研究唱和词集的珍贵文献。可惜研究者鲜,目前仅见一篇硕士学位论文[1]。
陈三聘《和石湖词跋》是研究其唱和的最重要文献,现全文征引如下:
大参相公,望重百僚,名满四海,有志之士□愿见而不可得者也。一日客怀诗词数十篇相示,曰:“此大参范公近作也。”三聘正容敛衽,登受谢客曰:“夫珍奇之观,得一而足,况坐群玉之府,心目为之洞骇。足之至者,止于此乎?客之赐,厚无以加。”既去,披吟累日,辄以芜言属韵,可笑其不自量矣。然使三聘获登龙门宾客之后尘,与闻黄钟大吕之重,平时之愿至足于此,则今日狂率之意,无乃自为他时之地哉!至于良玉碔砆,杂然前陈,兹固不免于罪戾,尚可逭耶?东吴陈三聘梦弼谨书。[2]119
据于北山《范成大年谱》推测,该文约作于绍熙三年(1192),这年六月,杨长孺为《石湖词》作跋,《石湖词》随即刊行。[3]所谓“诗词数十篇”,当指《石湖词》,“范公近作”并非指《石湖词》中的所有词都是近期作品,而是指《石湖词》是范成大近期刊刻的词集。从上文来看,陈三聘应是苏州本地人,一向敬重仰慕范成大,但与范成大没有任何交往。他从一位与范成大有所交往的“龙门宾客”那里获得《石湖词》,激动不已,连日吟诵,写作唱和词,以此来步龙门宾客之后尘,欣赏到石湖词的高妙之处,从而满足自己的平生志愿。
陈三聘当是范成大的晚辈词学爱好者。他是否有官职?是否年轻?我们可以从其和作中窥见一丝端倪。《朝中措》词云:
求田何处是生涯,双鬓已先华。随分夏凉冬暖,赏心秋月春花。 吾年如此,愁来问酒,困后呼茶。结社竹林诗老,卜邻江上渔家。[2]16
他自抒怀抱,“双鬓已先华”“吾年如此”等语,说明他已经不再年轻,当在四五十岁。他在《水调歌头》(玉鉴十分满)下片中说:
笑劳生,难坎止,亦乘流。阑干拍碎,清夜起舞不胜愁。万里关河依旧,一寸功名乌有。清泪滴衣裘。老去心空在,归梦绕苹洲。[2]23-24
其中“劳生”“老去”之语,都是人过中年者的口吻,“一寸功名乌有”表明他曾追求过功名,却一无所成。没有功名,当然不代表没有职务,他也许是位下层官员。
陈三聘如此用心地次韵《石湖词》,除了表达其崇敬之情,是否还隐含其他不便言明的动机?饶宗颐先生《词集考》称陈三聘“似欲以和作干进”[4],语气并不是很确定。其实,“干进说”证据不足,很值得怀疑。第一,“干进说”的依据大概是陈三聘《和石湖词跋》中所云:“使三聘获登龙门宾客之后尘,与闻黄钟大吕之重,平时之愿至足于此。”细味此语,作者的意思并非是要步“客”之后尘,登上石湖龙门,而是步其后尘,欣赏范词。第二,陈三聘写作《和石湖词》,当在绍熙三年(1192)六月至绍熙四年(1193)九月之间,因为绍熙四年九月范成大去世。根据陈三聘多写春景来看,《和石湖词》很可能写作于绍熙四年春季。其时,范成大已经致仕多年,是位六十七八岁的老人,早已淡出官场,虽然还有一些政治影响力,但已经不是受人干谒的黄金时期。何况已是“药密饮食稀”[5]的晚年,疾病缠身,非常敬重他的陈三聘,应该不会再有妨碍其健康的请托行为。第三,从上引《水调歌头》(玉鉴十分满)等词来看,陈三聘已经不再是积极进取的青壮年,他已经心灰意冷。如果有意干进,他可以在年轻时通过他人的引荐而拜访范成大。第四,现存70首次韵之作,尽管有几首颂扬范成大的词作(参见下文),却并不是一味的阿谀奉承。在其词中,再也没有其他有意干进的痕迹了。可见,陈三聘写作《和石湖词》没有干进之意,只是纯粹表达其仰慕之情。
范成大并非以词擅名,陈三聘为什么如此仰慕范成大?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范成大官至参知政事,是苏州籍的最高官员,口碑甚佳,陈三聘称之以“大参相公”,颂之以“望重百僚,名满四海”,足见其无比崇敬之情;二是范成大是苏州本地最有成就的诗人(“诗老”)、词人,相对于诗而言,陈三聘本人更爱好写词(陈三聘没有诗歌传世),不免因爱其人而爱其词。
陈三聘与范成大虽然没有直接交往,但对范成大的生平及为人应该比较关注。《和石湖词》不可避免地要表现他所了解的范成大。那么他笔下的范成大是怎样的形象?
乾道六年(1170),范成大出使金国,这是他一生中的一件大事。九月九日,范成大抵达燕京,写下《水调歌头·燕山九日作》,该词曾广为流传,词曰: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卢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牵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2]24
当时范成大刚抵燕京,尚未入见金世宗。上片写他出使经行之地,由汴京、黄河、太行、卢沟至燕京;下片扣住重九,抒写羁旅感慨,其时尚未递交国书,未遇险境,故显得豪迈洒脱。陈三聘的和作亦围绕使金主题而展开:
有客念行役,劲气凛于秋。男儿未老,衔命如虏亦风流。决定平戎方略,恢复旧燕封壤,安用割鸿沟。莫献肃霜马,好衣白狐裘。 我何人,怀壮节,但凝愁。平生未逢知己,哙伍实堪羞。金马文章何在,玉鼎勋庸何有,一笑等云浮。拚断好风月,羯鼓打梁州。[2]25
开篇两句概括范词内容,较为准确。接下来,则是对范成大使金的称颂。范成大出使金国,有两项明确任务:“求陵寝地,且请更定受书礼。”[6]前者写在国书上,后者是宋孝宗口谕。九月十一日范成大面见金世宗,呈上国书,口头提出更定受书礼的请求,遭到金世宗的斥责,险被扣留。范成大虽然未能完成两项使命,但不畏强敌的勇气可嘉,受到了朝野一致赞扬。范词原作只是提到“袖里天书”,并未涉及具体使金任务,而陈三聘的和作上片不仅突破范词的时间界限,还将其使金任务扩大化,扩大到平戎方略、恢复旧边界、停止进贡等方面,完全脱离史实。下片作者转写自己壮志不酬,一无所成,颇有些放旷意味。对范成大使金之行,陈三聘为何要夸大其辞?范成大使金毕竟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在其家乡的传播过程中,内容有所丰富和增饰,亦属正常。陈三聘的词作要面对大众,不能凭空杜撰,他的夸张应该以传闻异辞为基础。也就是说,从陈三聘此词来看,在民间,范成大使金居然有此等非凡意义的传说。如果没有陈三聘这首词,谁能料到在史实明确无疑的情况下,还会有这样大幅度的引申发挥?
范成大平生另一荣耀是宋孝宗于淳熙八年(1181)亲自为他的别墅题写“石湖”之名,范成大立石刊之。早在乾道八年(1172),范成大就曾邀请徐似道、周必大等人游览石湖,徐似道有词作纪游(已佚),范成大有《念奴娇·和徐尉游石湖》传世:
湖山如画,系孤篷柳,莫惊鱼鸟。料峭春寒花未遍,先共疏梅索笑。一梦三年,松风依旧,萝月何曾老。邻家相向(问),这回真个归到。 绿鬓新点吴霜,尊前强健,不怕衰翁号。赖有风流车马客,来觅香云花岛。似我粗豪,不通姓字,只要银瓶倒。奔名逐利,乱帆谁在天表。[2]41
上片侧重写石湖风月;下片兼顾主客双方,抒写出处矛盾心情。陈三聘的和作写于二十余年后,则是另一番风貌:
扁舟此行,问当年,谁与寻盟鸥鸟。许国勋名彝鼎在,风月不妨吟笑。碧草台边,红云溪上,寿杖扶诗老。水凉天处,未应俗驾曾到。 盛事埒美知章,鉴湖君赐,宸翰今题号。指点飞烟轻霭外,有路直通仙岛。蓑笠渔船,琴书客坐,清夜尊罍倒。未须归去,片蟾初上林表。[2]42
陈三聘完全立足于当下,称美范成大功成身退、坐享石湖风月、饮酒吟诗的超逸风流,特意拈出“宸翰今题号”,突出范成大的高标殊荣。
范成大的石湖生活,是陈三聘的关注点。范成大有《三登乐》(方帽冲寒)词,抒写留连田园之乐,表达归隐江湖的愿望,陈三聘的和作却改变了书写方向:
一品归来,强健日,小园幽圃。扁舟兴,恐天未许。想当年,持汉节,众齐咻楚。丹忠此日,盛名千古。 掞词章,师海内,纬文经武。莫寒盟,故山旧侣。到鲈乡,还又是,秋风斜雨。鸣刀鲙雪,未应便去。[2]66
范成大原词写作时间不详,陈三聘和作所说“强健日”,所指当非晚年。他认为,以范成大的名声和文武才华,不可能实现“扁舟兴”,还将继续回到官场。事实也正是如此,范成大罢参知政事之后,还历任明州、福州知州等职。
在《和石湖词》中,直接称赞范成大的主要就是以上三首词作,分别抓住了范成大一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还有其他几首相关之作,总数不超过10首。数量之少,应该有多方面的原因,诸如陈三聘与范成大没有交往,没有刻意干进的动机。此外,次韵整本词集的特殊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词集唱和,应是从诗词唱和发展而来。唐宋时期的诗词次韵唱和,经常是朋友之间双向的感情、诗艺的交流和较量,如元白唱和、欧梅唱和等。苏轼追和陶诗,那是异代唱和。陈三聘写作《和石湖词》,是同代陌生人的单向唱和,不可能获得范成大的回音,甚至很可能不为范成大所知,也不可能有与石湖词一较高低的意图。这种唱和方式固然失去了双向交流的意义,但也少了迎合对方的束缚,也没有即兴次韵的时间限制,没有获得对方追和的心理期盼,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将重心放在石湖其人身上。
与一般的唱和相比,《和石湖词》与《石湖词》对应关系不再那么紧密。《石湖词》收录范成大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作品,陈三聘所说的“累日”“属韵”,时间不可能太长,大概十数天。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范成大长期的、多地的创作一次性地逐次唱和,就不可能与范词保持季节的一致性,更不可能保持地点的一致性,这直接降低了和作与原作的对应性。
正因为这种体制上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次韵唱和,陈三聘《和石湖词》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
其一,和作虚拟原唱的时空场景。次韵唱和一般会与原唱保持一定的关联,特别是面对面的即席唱和,往往既和韵也和意。陈三聘《和石湖词》看似还是传统的次韵唱酬,却没有了原唱相同的情境。如范成大的《鹊桥仙·七夕》: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口频,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2]28
该词是范成大即景所作。这年七夕,天气由晴转雨,牛女相会更加短暂,范词由此引发出相见不如不见之类心曲,颇见真情。陈三聘的和作仍然是七夕主题:
银潢仙仗,离多会少,朝暮世情休妒。夜深风露洒然秋,又莫是,轻分泪雨。 云收雾散,漏残更尽,遥想双星情绪。凭谁批敕诉天公,待留住,今宵休去。[2]28-29
该词显然不是七夕所作,失去了触景生情的机缘,仅是为次韵而想象七夕,所以摹拟起来不免抽象而宽泛,体现出虚拟场景的明显局限。
其二,和作置换原唱部分场景。异地唱和,如元、白之间的通江唱和,就会有场景的差异。陈三聘次韵石湖词,原是本地唱和,只是因为时间的间隔,导致时空场景的错位。为了克服虚拟场景的不便和缺点,陈三聘经常采取置换部分场景的写作策略。范成大《卜算子》写深秋夜色:
凉夜竹堂空,小睡匆匆醒。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注]该词作者一作赵长卿,题作《秋深》,疑误。[2]61
宁静的夜晚,月光朗照,竹影婆娑,桐叶萧萧,颇有些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的意境。陈三聘的和作意趣大体相同,场景却有所变化:
雪后竹枝风,醉梦风吹醒。瘦立寒阶满地春,淡月梅花影。 门外辘轳寒,晓汲喧金井。长笛何人更倚楼,玉指风前冷。[2]61
还是夜月景象,但季节由深秋换成早春,植物由竹换成梅。经此置换,就切合了作者写作时的场景,有效减少了时空隔阂造成的不足。
其三,和作改变原唱主题。同辈友人间的次韵唱和,通常会保持主题的一致性。陈三聘与范成大既有年龄上的悬殊,又非知交,受制于时空场域,特别是人生经历,陈三聘在次韵《石湖词》时,有时很难沿续原唱主题。譬如,思乡主题适合于长期宦游他乡之人,却不适合居家不出之人。因此,只能和韵不和意。试比较下列二词:
路转横塘,风卷地,水肥帆饱。眼双明,旷怀浩渺。问菟裘,无恙否,天教重到。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算年来,识翁者少。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归鬓任霜,醉红未老。
——范成大《三登乐》[2]63
注望晓山,晴色丽,晨餐应饱。縠纹平,涨天渺渺。倚藤枝,撑艇子,昔游曾到。江山自古,水云转好。 怅年来,心纵在,盟寒鸥鸟。故人中,黑头渐少。问几时,寻旧约,石矶重扫。一竿钓月,鬓霜任老。
——陈三聘《三登乐》[2]64
范词写乘船回到家乡的轻快喜悦之情,灵动畅达,意兴飞扬,神清气爽。陈三聘没有久宦归乡的经历和感受,长期身处家乡,只得转换主题。上片写眼前舟行景象;下片抒怀,感慨年华渐老,却不能辞官归隐,“故人中,黑头渐少”“鬓霜任老”云云,都是作者自己的口吻。再比如宦游漂泊之感,陈三聘与范成大也有较大区别,且看下列二词:
一碧鳞鳞,横万里,天垂吴楚。四无人,橹声自语。向浮云,西下处,水村烟树。何处系船,暮涛涨浦。 正江南,摇落后,好山无数。尽乘流,兴来便去。对青灯,独自叹,一生羁旅。敧枕梦寒,又还夜雨。
——范成大《三登乐》[2]62
南北相逢,重借问,古今齐楚。烛花红,夜阑共语。怅六朝兴废,但倚空高树。目断帝乡,梦迷雁浦。 故人疏,梅驿断,音书有数。塞鸿归,过来又去。正春浓,依旧作,天涯行旅。伤心望极,淡烟细雨。
——陈三聘《三登乐》[2]62-63
范词作于吴楚舟行途中,着重写宦游漂泊、悲秋羁旅、身不由己之恨。陈三聘无此经历,不得不改写怀人伤别之情(仍含有少量的羁旅之感),季节也由秋变春。该词更多的是泛写,未必是自我抒情,所以显得不够自然真切。
当然,《和石湖词》的上述特点在其他人的次韵唱和中也会偶尔出现,只是不如《和石湖词》集中突出。
次韵唱和,向来被诗论家、词论家所诟病,俯仰随人,牵强附会,在所难免。夏承焘批评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等人和《清真集》,“字字依周词填四声,弄得文理欠通,语意费解”[7]。方千里等人过于追求形式上的精准对应,机械生硬。陈三聘与方千里等人不同,他只是敬重范成大其人而次韵其词,并没有将《石湖词》当成顶礼膜拜的典范,亦步亦趋地刻板模拟。所以,他相对自由自如一些。尽管他的和作整体上不及原唱,但有时能写出个别韵意兼胜、超过原唱的佳什。试比较下列原唱与和作:
枕书睡熟,珍重月明相伴宿。宝鸭金寒,香满围屏宛转山。 鸡人声杳,瑶井玉绳相对晓。黯淡窗纱,却下风帘护烛花。
——范成大《减字木兰花》[2]53
先生困熟,万卷书中聊托宿。似怯清寒,更爇都梁向博山。 游仙梦杳,啼鸟声中春又晓。未著乌纱,独坐溪亭数落花。
——陈三聘《减字木兰花》[2]54
范氏原唱是写实,应作于朝中为官期间。陈氏和作紧扣原唱,完全出于虚拟,而加以引申与美化。由枕书睡熟变为书中托宿,由室内寒香变为燃香驱寒,由被动变主动,更有兴味。特别是结拍由室内的暗淡落寞变为户外的寻幽访胜,显得更加闲散优雅,寄寓着他对范成大的崇敬之情。全词用语自然,虽化用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和王安石《北山》“细数落花因坐久”之语,但明白如话,不见凑韵牵就痕迹,应该说是首难得的次韵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