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旋律。在西方国家,通过创业就业的大学生比例高达20%-30%。欧美国家许多著名高校具有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比如著名的美国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周边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产生了微软公司、苹果公司、甲骨文公司等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在我国,党和政府近年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愈加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更是从体制机制、财税政策、金融市场等多个方面给予大学生创业创造了便利条件。
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就业能力已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同。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高度重视。近两年来,每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都能吸引全校近千名师生积极参与。仅2017年就产生了211个参赛项目,为在校学生人数的27.4‰。这其中真正落地运营的项目也有不少。比如2015级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创业团队就于2017年9月正式成立并注册“西安华荣兴盛会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回顾其创业历程,他们的成长经历可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
1、以专业技能大赛组建队伍
为了践行“以赛带教、以赛促学”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理念,该校每年年底举办学院职业技能大赛。再在校赛中选拔优秀的队伍和选手进行第二年省赛和国赛。每个层次比赛前都会至少一个月时间进行团队组建磨合、教师指导、多次演练,备赛中会特别邀请行业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和评委,增加学生对行业现状、发展前景的了解和对实际职业技能的掌握。2015级会展专业创业团队从校内技能大赛开始,一路走到国赛,获得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创意类特等奖和成果类一等奖。该专业技能大赛包括会展项目策划方案、项目CI设计、项目预算、展台设计布置等内容,重点考察会展项目的完整性、创意性及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长达半年多的备赛和比赛使得整个团队专业知识更加扎实、专业技能更加娴熟,团队的凝聚力及协作能力逐渐增强。
2、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锻炼队伍
专业技能比赛后,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旅游与管理学院领导、指导教师同2015级会展专业创业团队一起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表彰,并对大赛成果的进一步深化进行了探讨,鼓励参加大赛的同学将大赛收获转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果。随即,在学校的推动下,学生团队成员投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等多个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训,指导老师也积极参加“新道”创新创业培训等多种相关课程。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该团队在院级和校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都获得金奖,并在陕西省近百所高校强手如林的比赛队伍中获得铜奖。
通过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团队学生真正了解了什么是创业,怎么样创业。前期主观想象的很多项目运营创意慢慢具化成了价值主张、客户关系、核心资源、营销渠道、合作伙伴、成本结构及收入来源等构成的商业模式,创业项目落地运营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增长了才干,并极大地鼓舞了其创新创业的勇气。
3、通过企业和学校的扶持走上创业之路
2015级会展专业团队成员通过参加各层次职业技能大赛和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不但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而且由于在备赛过程当中经常与行业企业专家进行交流学习,最终被一家会展企业看好,愿意将与其合作,把展会志愿者服务业务交给该公司进行运营和管理。同时,学校也利用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子项目的经费建立起了“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办公设备。在行业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该团队成员具有了将理论用于实践的决心,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2017年9月在工商局正式注册了“西安华荣兴盛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学生是法人代表和管理团队,以学生为公司主体,吸纳学生为公司员工,注册资金50万,于2017年9月开始营业,积极开展会议活动策划执行、会展服务业务。运营第一年营业收入约二十万元,目前发展势头良好。
通过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教育过程离不开学生自身素质能力、学校体制、创业导师指导和行业企业支持等各个方面。
1、依托专业基础,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国办[2015]36号文指出,高校要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结合专业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反映到高校就是专业设置越来越细。因此,应该建立起依托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方面应当注意在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加入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还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有特色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在本专业领域内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相结合,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建立竞赛模式,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技能
以组织大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从参赛内容上,可以建立机制鼓励大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等。从层次上,可以从“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四层次逐步引导。通过各类项目的层层竞赛,特别是备赛期间专业指导教师、创业导师等专业人士的授课和培训,可以逐渐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创业本身的认知,形成其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并逐渐从老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特长,搭建并逐渐稳定其组织机构,形成团队凝聚力和团队文化。
3、提升心理素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来说,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是促进其创新创业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资本。从笔者接触的创业大学生来看,积极主动、自我效能以及韧性为创业大学生需具备的重要心理品质。积极主动指主观能动性强,能够自我激励,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一种正向的动机状态;自我效能主要指大学生对自己成功地完成创新创业任务的主观判断,也可称为自我能力感,表现为自信、果敢;韧性主要指大学生从创新创业的逆境中可迅速恢复的一种心理能力。大学生初出茅庐,从创新创业项目的酝酿、策划,到落地运营,从纸上谈兵到终须躬行。期间的各种困难只要在不断建设、提升的强大心理素质的支撑下,才能将其事业进行到底。
4、联合行业企业,建立互惠共赢的校外实践基地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不仅是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开展讲座、参加训练营,更应从实践层面出发,结合和专业相关的校企合作单位,让创业团队真正进入企业,从建立学徒制开始,逐渐独立承担项目。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中小企业提出的风险较小的投资项目。通过学校与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金融行业、创新型企业等部门合作,建立“校企联动、互惠共赢”的校外实践基地,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对完善高等学校教学体系建设和实现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实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明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