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边上”的风景与气象

2019-02-10 10:54罗宽海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35期
关键词:杨斌李泽厚叶圣陶

杨斌老师的《写在讲台边上》一书主要由他编撰的教育图书的前言、后记和近年的读书笔记组成,内容广博、体式灵活,读来让人耳目一新。通读《写在讲台边上》,我发现这本书与其他许多名师的著述不太一样,许多特级教师多讲述教学经验,而本书作者却系统地阐发了很多教育思想,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等很多领域,堪称一本教育哲学的随笔集。

全书虽是“序跋集”,但细心的读者能窥探到本书“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全书紧紧围绕“教育美学”这一红线,较为清晰地阐述了作者对“教育美学”的思考与理解。由于受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影响,我喜欢翻阅名家的序跋集。因为我认为刊于“书前书后”的文字,“或阐明立场,或标榜主张,或交代心境,或闲话家常”,于不经意处、细微处显作者精神、见时代风采。读杨斌老师的这本书,这种感受最为强烈,他对教育的很多真知灼见都潜藏在字里行间。

台湾作家林谷芳曾说:“论艺,要看气象;论人,更得看气象。”我想在林先生的这句话后面再加一句,“论书,也要看气象”。《写在讲台边上》这本书有眼界、有格局、有丘壑,是一本有大气象的书。

读书,就如读风景,我在本书中读到了“讲台边上”的绚丽风景。在这片风景中,我能看到作者对教师主体美、教师劳动美的讴歌,对理想教师、理想教育的呼唤,对教育本质、教育艺术的探究,对教育格局、境界以及诗性的渴求,还能看到作者本人对教育的深邃情怀,可谓气象万千。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教师身上应该有一种能吸引学生的东西。”本书作者认为,教师身上不仅要有吸引学生的深邃思想和广博学术,而且还要有能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人格魅力。

杨斌老师在书中极力推崇孔子、王通、梁启超、陈寅恪等教育先辈,熟悉他们教育生活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些教育先辈无不是气象万千的教师,他们学识渊博,道德高尚,有人格魅力。孔子本身就具气象,他开创儒学,门人三千,周游列国,依旧弦歌不辍,成为中国人的万代师表;王通博览群书,承继儒学,仕途碰壁后,潜心育才,创造“河汾门下”教育奇迹,为“贞观之治”培养了房玄龄、魏征、李靖、薛收等唐初名臣;陈寅恪作为民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学识渊博,推崇自由之思想、人格之独立,其学问、人格在民国时代具有超人的感召力。对这些教育先辈的气质禀赋,我想用作者评价梁任公的一句话来概括:“书生本色未改,大师气象已成。”

本书作者告诉我们,在这些教育先辈的身上,我们会发现很多吸引学生的精神营养。他们是一流的学问家,都有强大的道德感召力,有博大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正是他们身上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影响着他们的学生,成就了他们的学生,勾勒出中国教育的大气象。

我一直以为杨斌老师在书中推崇这些有大学问、大情怀、大气象的教育先辈,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感而发。很明显,他对当下教师的精神状态是有自己看法的。当下部分教师不愿读书研究,不安于教书育人,缺乏教育热情和文化使命感,只关心眼前名利,格局狭小,境界低下。也许,要每一位普通教师都成为有大格局、大气象的教师,似乎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但把成为有学问、有格局、有气象的教师作为我们时代的理想标杆,大致不会有问题。《写在讲台边上》寄寓着时代对于我们教师的一种期许与厚望,值得每一位教育人认真去研读与思考。

在书中,作者除了阐发自己独特的教师观,还着力阐发了他的教育思想。杨斌老师对教育的个性思考,在他的著述(《教师职业幸福的秘密》《教育美学十讲》等)以及编撰的经典读物(《如果我当教师》《教育照亮未来——民国八大教育家经典文选》《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等)中清晰地呈现出来。他自己曾坦言:“借大师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老老实实地用大师的言说来诠释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如果认真去阅读作者近年来所出版的教育图书,我们会发现他一直在倡导教育美学,呼唤有美育含量的教育,渴望教育的真正回归。

作为一名在阅读与思考中慢慢爱上教师职业,并开始走上科研之路的青年教师,笔者在阅读杨斌老师书籍的过程中,发现他一直在潜心研究:如何让中国教育有大格局、大境界、大气象?如何让中国的学校办出教育的大气象?如何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愉快地工作或学习?这些问题,本书都做出了自己的独到诠释和个性化回答。

要想真正理解杨斌老师的教育思想,就绕不开他的叶圣陶研究和李泽厚研究。仔细阅读全书,我们很容易发现正是对叶圣陶和李泽厚的研究成就了杨斌老师的学术思想。正如他自己所说:“‘重新发现叶圣陶‘走進李泽厚这两辑文字,也在更深层面回答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

面对前些年语文界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曲解,作者并未人云亦云,而是做了一项艰难的“去蔽”工作,重新发现叶圣陶,还原了叶圣陶作为伟大教育家的地位。很多人由于不了解叶圣陶,只是片面地认为叶圣陶是当下语文工具论、实用论的“祸水源头”,借此来否定、窄化叶圣陶教育思想。故而,杨斌老师潜心阅读原著,认真总结归纳,构建起叶圣陶“为人生”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具体包括:“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的教育观、“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的素质教育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哲学观、“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的学生主体观,以及“德育总是跟智育、体育结合在一起”的全面发展观,等等。我以为,梳理叶圣陶思想的过程,也就是杨斌老师自己教育思想提炼的过程。因此,与其说是作者重新发现叶圣陶的思想,不如说是建构他自己的教育思想。

如果说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为杨斌老师的“语文教育”研究开拓了学科境界,那么,李泽厚研究则为他研究“语文之美”和“教育美学”奠定了哲学基础,拓宽了理论视野。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李泽厚,指出没有李泽厚先生的思想滋养,就不会有自己的语文美育、教育美学研究。可以这么说,正是李泽厚的学术思想,让作者对教育有了冷静而理性的思考,从而开拓了一条从语文美育到教育美学的学术探究之路,并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比如,“让教育成为人的生命和心灵发育的过程”,“教育内容自身蕴含丰富魅力,教师需要有一双‘慧眼,穿透知识表象,洞悉和传递学科本质之美并‘以美启真”,“教师要努力通过自己和学生的共同创造,在教学中激发和唤醒学生的生命活力”,等等。看得出来,这些教育言说都深受李泽厚哲学思想的滋润和影响。

有了叶圣陶、李泽厚这些经典大家的思想奠基,杨斌老师拓展出教育美学这一全新研究领域,并建构起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无疑是有格局、有境界、有气象的。他一直在思考教育美学的内在规律,破解教师职业幸福的密码。因此,我可以说,杨斌老师追求的是一种有大气象的教育,充满诗意。

何为大气象的教育?顾名思义,它肯定与当下片面追求分数、不重视素养培养的应试教育不一样。大气象的教育,不会“将复杂的教育管理艺术简化为冷冰冰的升学数字和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考试分数”,而会“深入探究教育教学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大气象的教育,就是要让“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规律”;大气象的教育,既要考虑教育的功利价值,更要考虑教育的审美价值,追求“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是一种追求诗性又兼顾理性、科学、实用的优雅教育。

作者在《走向教育之美》一文中这样说道:“近些年来,全国各地一批有见识、有担当的教育工作者,纷纷在各自地区、学校以及课堂开展教育之美的实践探索,执着而艰难地寻求突破素质教育瓶颈的行动路径,诸如美的教育、美丽教育、诗性教育、以美育人……其核心价值无一例外地都指向了教育之美,即用美引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美,创造美,以美启真,以美养德,立美育人。”很明显,杨斌老师十分渴盼“以美启真,以美养德,立美育人”这种大气象的教育早日在神州大地实现,让真正的教育回到人们的身边。

如何将美育落实到学科和具体的教育教学生活,这是本书传递给我们的重要思想讯息和实践体悟。

常言道,文如其人。如此,则书亦如其人。

读完这本书,笔者问自己:一个人要具备怎样的学术积淀才能写得出如此举重如轻的文字?什么样的人才会花三十多年去研究与探索教育之美?什么样的教师会孜孜不倦地去探寻教师职业幸福的密码?

笔者一时想不到其他的词,现在只能想到“气象”一词。

林谷芳说:“生命富于气象,山河大地乃尽是文章;生命缺乏气象,就只能封闭自持,顾影自怜。”通读《写在讲台边上》一书,我们可以看到杨斌老师的学术研究生涯从语文美育开始,然后一路行进,先后出版学术专著《语文美育叙论》《教师职业幸福的密码》《发现语文之美》《教育美学十讲》《李泽厚学术年谱》,编撰了《如果我当教师》《教育照亮未来——民国八大教育家经典文选》《什么是我们的母语:民国三大家论语文教育》《教出活泼泼的人——民国名家教育演讲录》《为人生的教育:名家名师对话叶圣陶》《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李泽厚话语》等书籍。一个人在十余年间,完成如此庞大、繁复的编撰工作,其中的心酸苦楚,非常人所能体会。要是没有对教育的情怀,对学术研究的执着,是不可能完成的。而这种教育情怀与学术毅力一定离不开一个人的生命气象。生命有气象,万事皆能成;生命无气象,无法成一事。

杨斌老师的气象不仅表现在他执着的研究热情与学术毅力上,还表现他在博大而深邃的思考中。从教十多年,我读过不少特级教师的书籍,获益良多,杨斌老师的书对我影响最大。笔者之所以有这种感觉,主要因为杨斌老师涉猎的领域宽广、博大,思想深刻、實用,他是特级教师中难得的多面手。他熟稔语文教育,积极汲取民国三大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的思想;他长于理性梳理,将王国维、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等民国时期伟大教育家的思想融入自己的思想框架之中;他苦于当前教育的顽疾,潜心阅读中西方教育大家的经典原著,为中学教师编撰实用且有质有料的教育读本。他具备一定的研究智慧、理论水平与学术定力,敢于挑战有难度的美学与哲学问题,潜心研究李泽厚,并出版《李泽厚学术年谱》,仅凭这本学术年谱,就已经让很多学者刮目相看。

当然,杨斌老师的气象还表现在他对中国教育的前瞻性构想上,中国教育要想真正培养出创造型人才,孕育出创新型社会,促进科技、人文等领域取得伟大的成就,必须重视教育美学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可以说,杨斌老师在教育美学领域所做出的思考,是颇有远见而意味深长的。

王国维说,“有境界自成高格”。其实,有气象亦自成高格。讲台虽小,但思想无边。如果一个人以生命的大气象去为学做事,教书育人,无需雄辩,只需平常道理,依旧自成一番绚烂风光。这就是我对杨斌老师其人以及《写在讲台边上》这本书的浅陋认识。

(罗宽海,苏州大学附属中学,215006)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杨斌李泽厚叶圣陶
时尚“馅饼”另有玄机:考研女生梦断“颜值探店”
霜的工作
信息化履职
燕子,住下吧
二婚丈夫中了千万巨奖,福祸双至打开婚姻结局
李泽厚老师升级太快?
前检察官杨斌:不在乎体制那把米才能自由飞翔
李泽厚 思想者归来
文学寿星叶圣陶的养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