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智
[摘 要]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对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中专学生的语文教学作用更加明显,中专生相对其他学校的学生而言,可能进入社会的时间会更早一些,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就要求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效率。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主要是分板块学习,其中阅读和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两部分,主要研究如何实现二者的双向互动。
[关 键 词] 中专;语文;阅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068-02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采用条块分割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目前还有很多不足。条块分割教学包括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语文知识教学三部分,并针对不同的模块进行独立的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了适应现在的教改背景,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摒弃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将阅读和写作融合起来进行教学。
一、在写作教学中重视阅读能力
学生读书是在摄取信息,而写作是在输出信息,二者是一个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不应该一味地注重学生“输出”的能力,因为“输出”需要学生先进行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否则学生心中没素材,头脑中没知识,也就不会有高质量的“输出”。教师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时,应该让学生学习写作的全部过程,让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地进行感受、观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积累,并教会学生如何对积累的素材进行转换和运用。读书使人明智,不断地进行阅读,能够从思想上让学生得到升华。但是,目前很多中专生并没有重视课外阅读这件事,认为这不但是浪费时间,而且在短期内也起不到任何效果,总是在写作前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名人名言,这样的学习方法并不能够让学生对写作形成真正的认识。因此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开展阅读活动,让阅读和写作互动起来,让学生意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在提升自己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
(一)利用阅读带动写作
即便是简单的阅读也有一定的技巧可循,更需要学生带有情感地进行阅读。例如,语文课本中经常会有很多的诗歌、散文,如果学生不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那么这样的阅读将是无意义的。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文中通过各种优美的句子将荷塘月色的美景展现出来,并在字里行间中注入作者的情感,即想要追求自由的生活,超脱现实却又不能实现的感情。作者在描写文章时并没有进行直接的点明,所以需要学生细细品味才能够真正理解。但是很多学生并不会这样阅读,也没有掌握阅读技巧,教师可以不断地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经验,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或者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的活动要比教师时常提倡学生多读书要更有实际效果。
(二)利用写作促进阅读
对于那些进行大量阅读仍然无法写出优美语言或者无法确定写作思路的学生,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指导,让他们了解“并不是每一个成功的阅读者都是一位优秀的写作者”。要从思想观念上对学生进行转变,不能让学生因为这种打击而直接放弃阅读,明确一种思想即“每一位优秀的写作者在这之前必定是一位成功的阅读者”。教师只有随时关注学生的阅读、写作状态,并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才能够让学生正确看待二者的关系,不至于急于求成,从而端正态度、取得进步。
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注重对教材的利用
1.利用教材,进行写作积累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育部门越来越强调语文课本中知识的实用性和权威性,所以改革后的新教材除了包括那些具有强烈教育意义的传统名篇,还根据时代特征增加了一些新的文章。教师利用这样的教材进行讲解能够让中专生的语文词汇量更加丰富,而且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感和造句能力,这种日常的知识积累能够为学生日后写作奠定基础。
2.利用阅读,进行写作积累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将阅读、积累、写作三者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对学生开展,但实际上,三者之间具有本质联系。在新课标改革之后,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的整合进行了重点强调。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文化进行丰富,让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完之后,能够将其应用到各种不同的领域中,也就是对语文学习的运用渠道进行拓宽。同时对跨学科的学习方式进行重视,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学生在教师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基础上对语文知识进行渗透,对自己的视野進行开阔。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打破了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更加提倡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进行提升。
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词句积累的引导,可以在初始阶段先摘抄一些优美的词句或者精妙的句子,然后根据特定的语境对这些句子理解,结合自己的写作风格,对这些句子进行创造性的改写。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对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选取,通过朗读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其中,也可以将该片段背诵出来,以便运用到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在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将其作为情感释放的方式,而写作则是学生对情感进行内化的方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意思进行明确,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领悟,并从中吸收精华,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量就会越来越丰富,之后在写作时文章便会更加充实。此外,对语句进行赏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书上进行批注,将自己当时的感受标注做出来。为了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写作能力,进行阅读教学之后,应该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仿写或续写,学生在阅读学习到仿写的转换过程中,能够让自己的写作风格养成,并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自身的特点,形成别具一格的写作特色。
3.学会感受教材
中专生是即将迈入社会的学生,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也应该注重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学会对教材进行感受,沉淀审美体验。例如,学生在学习郑愁予的《错误》时,全诗运用古典意象的手法,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全诗奠定一种哀婉、无奈的情感基调。诗人借助各种意象来生动地描述了女子在等待归人的过程中发生的情绪变化,岁月悠悠,女子的心就像那小小的城墙一样孤独寂寞、了无生气。此时街上传来的马蹄声,让她平静的心又荡起涟漪,然而这终究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并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诗中通过鲜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将艺术境界提高到了一种和谐、完整的状态,通过各种具有传统意味的意象将历史感和时空感强烈地表现了出来,从而让学生在品味诗歌意境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对一些诗词进行讲解,一般情况下,诗句之间都有一定的韵律,教师在对这些诗句进行讲解时,应该注重突出诗句的美感,同时做到与时代背景相贴合,让学生在体会诗人文采的基础上对诗人的情感进行深刻体会。一般情况下,很多诗句都是诗人在亲身体会之后创作出来的,因此当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有深刻感悟后,能够产生深刻的共鸣,然后在此基础上能够将自己的所感所想完美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提升写作水平的目的。
4.在教材的评价中扩展思维
中专生在学习语文教材上的文章时,也可以在学习完成后写观后感或者不断地练习对教材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有助于学生在写作时构建框架,确定立意等。例如,学生在学习完《致大海》后,可以感受大海的那种自由奔放、气势磅礴,然后思考作者表达的对自由的向往。想一想自己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陷入过迷惘当中,又是如何度过这个阶段的。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判断,这样不但能够让他们学会反思生活,还能够在不断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有利于在写作时进行思路创新。
(二)拓展教材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经过改革后,现在语文课文中经常会设置专门的写作单元,让学生进行练习。而且增添具有强烈时代背景的新文章,编者也越来越注重将写作和阅读融合起来进行编订,如果能够利用好教材这个特点,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大幅度提升。例如,在写作模式中,存在一个环节是“段落仿写,间接抒情”,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完相关文章后,根据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写作手法进行仿写,仿写过程中,在抒发情感的同时增加一些自己的理解,这样能够让学生应对“如何写作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这个问题。例如,在学完《故都的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仿写自己眼中的秋天,或者四季全写。可以运用文中的一些修辞手法,也可以根据作者原本的行文方式进行仿写。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范文可以借鉴,所以学生的思路会比较清晰,最终的写作效果好也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通过不断地仿写,能够在写作模式和写作风格上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可以在考试时更好地应对。
中专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和社会接轨,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就多了一份责任。教师如果能够将语文写作和阅读互动起来进行教学,那么将会让教学效果更加完善,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语文写作,可以提高语文课本中文章的利用率。从而同时提高语文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这样中专生的语文成績才会在短时间内获得高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时来春.互联网视角下的中专语文教学拓展和创新研究[J].才智,2018(14):111.
[2]印大可.浅议创新教育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3):194-195.
[3]宋威.中专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教学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6(16):213.
[4]郭利民.中专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培养之我见[J].职业技术,2013(6):60.
[5]杨泉良.阅读与写作能力的互动原理及教学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6):53-56,99.
◎编辑 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