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

2019-02-10 04:01王金凤林立君林建芳陈惠莉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3期
关键词:肺癌糖尿病效果

王金凤 林立君 林建芳 陈惠莉

[摘要] 目的 分析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于该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随机选定56例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组原则是随机数字表法,为28例实验组患者展开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为28例对照组患者展开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SAS评分均更加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 肺癌;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2(a)-0094-02

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常见肺癌患者,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首先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分析得出,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的原因与人们饮食结构变化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存在一定关联,对于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来说,发病数量逐年增加,手术后,患者容易受到糖尿病影响,出现伤口不易愈合现象[1],患者機体康复进程不快,因此,在手术期间,护士应为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目的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将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机体相关指标及功能,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组实验中2018年7月—2019年6月间入组56例患者,研究课题是分析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抽取56例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均自愿参与,分组方式是随机数字表法,28例患者纳入实验组,男女分别是18例、10例,年龄分布是38~77岁,中位年龄是55.5岁,腺癌、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及小细胞癌分别是10例、8例、6例、4例;2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男女分别是17例、11例,年龄分布是39~78岁,中位年龄是55.0岁,腺癌、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及小细胞癌分别是11例、7例、5例、5例。可对比两组患者入组数据(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为28例对照组患者展开常规护理干预:护士应严格依据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及流程,为患者开展病情监测、问题解答及心理疏导等常规护理服务。

为28例实验组患者展开围手术期护理干预:①术前干预。患者由于不了解疾病及手术,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护士应鼓励及关心患者,详细为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帮助患者对手术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主动沟通患者,对患者顾虑进行有效消除,保证患者心态积极。护士应针对患者开展合理饮食,根据患者病情,结合患者喜好,对患者饮食计划进行合理制定,对蛋白质、粗纤维、高维生素食物摄入进行适当增加,保证饮食清淡,将钠盐摄入尽量减少,合理控制患者饮食。护士应告知患者术前禁烟,保证口腔卫生清洁,餐后应及时漱口,同时护士应为患者详细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有效咳嗽并训练患者在床上活动[2],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腿部运动及深呼吸等,术前做好备皮工作,严格依据无菌要求进行相关操作。②术后干预。护士应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察,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定时测量,若患者出现异常,应及时上报临床医师并做好对症处理,了解患者血糖水平,对患者胰岛素用量进行合理调节,清理干净患者呼吸道中分泌物,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定时为患者实施雾化吸入治疗,有利于患者将分泌物咳出,待患者麻醉清醒,辅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指导患者充足休息,对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合理固定,观察患者引流液性质及流量等,对患者皮肤护理进行重点强调,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定时为患者做好翻身叩背等常规护理,避免患者发生褥疮[3]。护士应帮助患者活动双下肢,可有效避免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饮食方面要求与术前相同。待患者体征平稳,鼓励患者早期下床,引导患者做好相应活动,妥善固定患者引流管,协助患者进行轻度活动,活动部位是患者肩背部、四肢、躯干。

1.3  效果分析

护理总有效率=100.00%-无效率。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不满足以上条件。

SAS评分:利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数据统计[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肺不张及高血糖)、住院时间、SAS评分均更加理想,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SAS评分对比

3  讨论

临床上主要利用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病情,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应合理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可确保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可明显下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分析得出,为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临床上提出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整体护理效果,可促进患者预后显著改善,在护理过程中,应利用认知干预,对患者了解肺癌及手术程度进行显著提高,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措施,利用行为干预,保证患者血糖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利用心理干预,促进患者情绪稳定,顺利完成麻醉及手术,避免患者因不良心理而增强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手术对患者心理及身体造成的损伤。另外,利用术前干预及术后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可促进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可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尽快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过程中,术前护士应对患者肺功能进行严密监测,做好患者呼吸道准备工作,为患者开展饮食指导,可有效下降患者手术风险。术后,对患者血脂、血糖水平进行严密监测,合理应用胰岛素,预防患者发生感染,避免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口腔感染等,促进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提高。

临床实践证实,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行性较高,术前应增强患者心理干预,为患者介绍成功案例,消除患者思想顾虑,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另外,术前应控制患者血糖,术后对患者血糖进行继续监测,指导患者如何使用胰岛素注射,做好患者用药指导,确保患者正确服药,在注射胰岛素时,告知患者应准确计算注射剂量及时间,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另外,护士应加强患者饮食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基本治疗措施是合理饮食[5],因此,护士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饮食治疗方案进行合理制定,保证患者定时定量进餐,护士应对患者饮食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患者营养补充充足。对于吸烟患者来说,应禁烟,确保患者口腔卫生,三餐后,提醒患者漱口,详细为患者介绍相关疾病及手术准备工作,避免患者出现感染等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细致观察,若存在异常,应及时处理。对患者体位进行干预,做好相关引流管护理工作,对患者皮膚护理进行强化,定时为患者进行相关护理,预防患者发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鼓励患者早期下床,叮嘱患者坚持肺功能锻炼,注意适当活动及休息,遵医嘱。

该组实验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肺不张及高血糖)、住院时间、SAS评分均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肺不张及高血糖)、住院时间、SAS评分,值得临床推荐。临床后续探讨中,对护理措施进行完善,对样本选取量进行扩大。

[参考文献]

[1]  林玉婵,杨丽春.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4):106-107.

[2]  辛在芳,郭芳,张琰基.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2):7-8,11.

[3]  王姣.胸外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8,14(5):58-59.

[4]  王云,李玲玉,高婧,等.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8):7-8,12.

[5]  陈秀伟.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4):155-156.

(收稿日期:2019-09-02)

猜你喜欢
肺癌糖尿病效果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