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糖尿病患者伴发外科急腹症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

2019-02-10 04:01陈静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3期
关键词:护理研究急腹症糖尿病患者

陈静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伴发外科急腹症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方法 选取对象为2017年3月—2019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伴发急腹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空腹血糖水平、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伤口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空腹血糖水平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伤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外科急腹症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干预,能够保持患者血糖水平相對稳定,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急腹症;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2(a)-0082-02

在外科治疗领域中,急腹症已成为急诊科常见的疾病,患者常因腹腔重要器官出现破裂或穿孔而发生急腹症,病情发展迅速且较为急重[1],严重威胁到患者自身的生命安全,若该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则该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难度远远大于单纯的急腹症患者,若临床及护理工作上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干预,不仅会使病情加重,同时还会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造成不良影响[2]。因此严格控制血糖并预防血糖波动是治疗的关键[3],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文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伴发外科急腹症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现分析2017年3月—2019年2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伴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伴发急腹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45~68岁,平均年龄(52.7±3.7)岁,糖尿病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4.5±2.5)年;40例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19例,女21例,患者年龄为45~69岁,平均年龄(51.9±3.8)岁,糖尿病病程为2~9年,平均病程为(4.4±2.4)年。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已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4],同时合并急腹症患者;②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存在相关手术禁忌者;②合并有严重的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告诉患者注意事项,密切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观察组则采取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干预。因患者往往会对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产生担忧、恐惧、焦虑等心情,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绪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增加患者治疗信心;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必要时给予胰岛素治疗,若给予胰岛素治疗应随时复查血糖并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待血糖达到适合范围时,则进行手术治疗。②术中干预。术中依据不同患者病情选择麻醉方式,尽量避免全身麻醉,以免对患者血糖水平造成影响;手术室应配备有血糖监测仪,定期监测1次患者血糖,及时调整患者血糖水平;缩短手术时间,若需导尿,严格按无菌原则操作。③术后干预。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继续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测,为患者制定降糖治疗方案,保持患者血糖正常水平;定期清洁病房,严格控制家属探视次数,保持患者伤口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确保营养充足;若发生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空腹血糖水平、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伤口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围手术期血糖水平的监测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空腹血糖水平;记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计算出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患者及家属进行填写,完成后进行统计分析,总分为100分,0~59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一般,80~100分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满意例数和一般例数的总和与各组总例数的比值。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空腹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的术前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空腹血糖水平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空腹血糖水平比较[(x±s),mmol/L]

2.2  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伤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t=12.754,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而急腹症作为急诊科的急重症,常继发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以及溃疡性穿孔等,是以腹部板硬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5]。当糖尿病患者伴发急腹症时,因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不仅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进而导致伤口愈合相关困难,同时还会提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6],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康复。因此对这类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围手术期护理是目前针对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从术前到术后进行护理干预的新型护理模式[7],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相关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更具有针对性及全面性。对糖尿病伴发急腹症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较好控制血糖水平,以达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8],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该护理模式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的主动性,以及调动患者及家属与医生的相互合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该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围手术期护理能较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另外,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伤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该护理方式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了伤口愈合所需时间,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外科急腹症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干预,能够保持患者血糖水平相对稳定,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许红波.精准护理在外科急腹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4):178-179.

[2]  王曉东.糖尿病患者外科急腹症围手术期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7):182.

[3]  杨孝田,杨建强,司明星.49例外科急腹症合并糖尿病的血糖管理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7):94-95.

[4]  刘丽花.观察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5):119-120.

[5]  杨敏,王瑞,杨君.急腹症患者分诊及急诊护理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6):184,192.

[6]  王芳,李艳芬,郭西文.糖尿病专科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29):165-167.

[7]  刘东霞.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急腹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160-161.

[8]  卫洪波,雷普润.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处理[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6,10(4):285-288.

(收稿日期:2019-09-06)

猜你喜欢
护理研究急腹症糖尿病患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糖尿病患者食用无糖食品的现状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