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美云
[摘要] 目的 探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实施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SDS、SAS、生理功能、环境、社会关系、心理功能评分等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后,不良心理情绪明显改善,且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值得推广。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人性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2(a)-0072-02
慢阻肺合并糖尿病的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其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合并疾病,病程迁延时间长,且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困扰[1]。目前,临床在该病治疗后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不利于患者情绪的改善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认为,实施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该病的预后效果意义重大[2]。该文对该院2017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68例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探析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8例老年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2.5±3.3)岁,发病时间为2.0~4.7 d,平均时间(3.3±1.6)d。观察组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66~81岁,平均年龄(72.9±3.0)岁,发病时间为2.1~4.5 d,平均时间(3.5±1.5)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根据患者的一般相关资料对其进行评估,制定疾病健康档案,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专业的回答,安排,做好各项入院常规护理工作,包括准备病床单位及用物,安排床位,备齐患者所需热水瓶、痰杯、面盆等用物,常规测量生命体征及体重,介绍病区环境、住院规则及有关制度,密切观察病情等。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加强看护,避免发生跌伤或坠床事件,加强防寒保暖,保证饮食清淡丰富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即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详细告知关于引发疾病的相关因素,同时着重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引导其及时发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同时,告知患者不良情绪会对自身疾病造成不良影响,应以心情愉悦为主,积极面对疾病。密切观察并记录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指导患者练习腹式呼吸,以改善心肺功能,并指导如何进行缩唇呼吸,避免发生气道过早闭合情况。教会患者正确的咳痰方法,并定期帮助患者叩背、翻身,若患者痰液难以排除,可给予其氨溴索治疗,从而帮助其将痰液顺利排出。此外,在实施氧气吸入前,需告知患者氧气吸入的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便于护理工作的开展。以患者为核心,给其搭配科学、合理的饮食,禁止吸烟、饮酒,控制饮食中糖分的摄入,同时做好患者的疾病知识宣教工作,提升其防护意识,从而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提高疾病防范和应对能力。
1.3 观察指标
满意度由患者对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抑郁状况采用SDS自评量表进行评分,重度抑郁:>72分;中度抑郁:63~72分;轻度抑郁:53~62分;无抑郁:<53分。抑郁状况采用SAS自评量表进行评分,重度焦虑:>70分;中度焦虑:60~69分;轻度焦虑:50~59分;无焦虑:<50分[3]。
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4]进行评价,包括4个维度,包括生理功能、环境、社会关系、心理功能,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用资料[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心理状况对比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SDS、SAS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况对比[(x±s),分]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生理功能、环境、社会关系、心理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x±s),分]
3 讨论
慢阻肺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大部分患者多因慢性支气管炎久治不愈而迁延引发,而且老年患者居多,因此,慢阻肺合并糖尿病属于老年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对患者正常生活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该类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状况,治疗效果也较为缓慢,若护理不当则容易发生并发症,进而降低生活质量水平,根据相关研究显示[5],在为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干预与患者配合度关系密切,全面落实人性化护理干预,既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也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因此,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缩短康复进程十分重要。
人性化护理是由人性照顾护理模式发展而来,人性照顾是指护理人员必须要有人性科学的知识,给予患者人性化的照顾,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将自己置于患者角度,才能提高人性化的护理服务[6]。人性化护理干预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自觉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全面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主动关怀,从而促进康复进程[7-8]。该文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疏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尽量排除心理困难,为患者树立疾病康复的信心,并进行呼吸、排痰护理改善呼吸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加深了患者对病情的了解,以及对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和预后的认识,坚定信心,进而提升依从性,促进疾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76.5%,且观察组的SDS、SAS评分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在比较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各维度的评分均有所提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施起到一定的效果,可提高老年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坤地,严敏,龙苗,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生活质量改善情況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1):12-13.
[2] 石惠.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7):214.
[3] 吴杭涵.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7):151-152.
[4] 孙敏.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4):3376-3377.
[5] 李雪萍,李永燕,罗琼,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6):26-28.
[6] 陈淼,杨娟,王莉,等.个性化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123-124,127.
[7] 莫绍琴.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7):932-934.
[8] 刘松琳,宋全红,李佳,等.老年COPD患者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259-260.
(收稿日期:201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