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历年
(铜陵市人民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食道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1]。食道癌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为了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需要加强机体的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2]。本文选择2016年11月14日-2017年11月20日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食道癌患者的护理之中行肠内营养支持所取得的护理效果。研究如下:
将2016年11月14日-2017年11月20日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7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进行分组,45例患者在术后12小时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组),42例患者在术后72小时内行肠内营养支持(常规组)。干预组男女比例为26:19,年龄31岁-78岁,平均年龄为(54.01±5.16)岁;常规组女比例为24:18,年龄30岁-77岁,平均年龄为(54.17±5.29)岁。患者在手术之前接受胃镜检查,被确诊为食道癌。患者和家属对此次治疗方案、护理方案等均有所了解,患者依从性良,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手术资料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之中已将遗传性疾病者、血液系统疾病者、其他消化道疾病者、精神障碍者、沟通障碍者、心肾脏器功能障碍者排除在外。干预组和常规组在临床资料上并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组42例患者在术后72小时内行肠内营养支持,在患者治疗期间,需要以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为主,但是食物需要保持清淡,保障满足机体生理的需求,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影响。若患者的消化功能较差,则可以加强流质食物、半流质食物的摄入,应用鼻饲方式,食物保障无刺激、易消化、无残渣。每天保持少食多餐,加强营养需求的保障。若患者出现严重的呕吐、恶心症状,则需要进行完全的肠外营养摄入,经周围静脉加强热量、营养的输入,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加强气管的保护,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升其治疗耐受力干预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如下:
(1)肠内营养支持。在手术中需要留置鼻肠营养管,经管道为患者体内输送营养悬液。营养悬液主要是由纤维、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组成,含有多种维生素,在供应期间需先今夕温糖水供应,在次日需全力肠内营养悬液供应,每天控制在500毫升左右,以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调节,但是每天的供应量需低于1500毫升。患者在术后进行3-5天的抗感染治疗,营养需要按照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经过校正系数之后计算出患者需要的量。在手术后12小时之内进行鼻饲,以250毫升生理盐水(5%葡萄糖氯化钠),温度为39摄氏度为最佳,每小时以25毫升-50毫升进行输注。在次日需要进行米汤的注入,需要以患者耐受情况、腹痛、腹胀情况综合考量,逐渐增加饮食的量。
(2)心理护理。很多患者初进医院对周围的陌生环境感到恐惧,加上食道癌治疗过程中花费大,患者心理承受压力较大,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医务人员在患者进院治疗时,主动、热情的迎接患者,询问病情,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倾听患者叙述。在护理的过程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密切观察,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展开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若患者出现悲观、失望等情绪,需要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抑郁状况,针对患者存有的不安、激动、心率异常等症状进行判断,了解患者是否存有焦虑反应,并通过结合患者的心理评估状况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需要委派一名护士进行全程陪同,这样不仅仅可以缩短患者检查时间,也可以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且若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之中出现异常,陪同护士可以进行及时处理,这样十分有助于患者增强病情的控制。通过多方面采集患者的心理信息,客观量化的对其心理状况展开评定,确定患者的心态,加强影响心理状态内因、外因的分析,选择合适的针对性干预策略,以调动患者的内在潜力。
本文主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营养状态进行分析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展开分析。
在该次实验之中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之后数据经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相应处理,计数资料经(n%)进行表示,计量资料经(x±s)进行表示,如果实验组和常规组之间数据展开对比之后,P值低于0.05,则可证实统计存有意义;反之,不成立。
干预组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4.3±3.6)分、(32.1±3.5)分、(71.7±6.0)分,常规组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4.2±3.9)分、(42.9±2.7)分、(49.3±5.8)分,干预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干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
干预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分别为(7.02±0.68)、(3.9 2±0.3 7),常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分别为(5.84±0.61)、(3.41±0.30),干预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
我国现今的住院患者之中超过百分之四十存有营养不良,需进行营养支持,但是能够获此治疗的患者低于20%[3]。食道癌进行手术治疗期间会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引起重视。食道癌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进而导致患者情绪受到影响,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之中需要快速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找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消除忧虑。肠内营养支持需要以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患者的营养支持方式,这样才能保障患者营养需求的充足,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机率[4]。肠内营养支持需要以患者的术后情况作为根据,营养师和主治医师一同为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个体化营养计划,做到一病一处方。护理人员和营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营养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营养计划的重新制定,或展开下一阶段的营养干预[5]。肠内营养更容易被患者接受,降低反流和吸入性肺炎,加强营养补充,可有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以消除患者消极情绪,保障治疗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干预组,干预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
概而言之,食道癌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手术并发症,加上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恢复效果,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