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爽,刘 翔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恶化程度与病死率均较高,该病死亡率是癌症死亡率的第三位,肝癌每年约致11万人死亡。肝癌常见症状主要有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肝区疼痛、发热等,体查可有血管杂音、肝脏肿大、门静脉高压等体征。该病起病较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较快,治疗上比较困难,预后较差[1]。以下对100例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分组行不同护理模式,讨论疼痛护理在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恢复中的重要性。
本次研究纳入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入院的100例肝癌术后患者,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行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患者术后行疼痛护理。对照组中31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5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55.33±1.41)岁;观察组中3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4岁至64岁之间,平均年龄(55.02±1.8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术后予以一般饮食及对症治疗。
实验组:采用疼痛护理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宣教,术后予以饮食、心理、术后不良反应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解释肝癌介入治疗的方法、目的、治疗方案并进行疼痛教育,帮助患者放松。
1.2.2 术后饮食护理
因肝癌患者体质较差,术后2小时可进少量的清淡饮食,术后第二天可食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低脂饮食,嘱患者细嚼慢咽,忌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饮食。
1.2.3 术后心理护理
肝癌患者易出现焦燥不安、抑郁等情绪,这些情绪对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很大影响,护理人员在术后对患者积极宣传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并常与患者交流,在了解患者心理后,帮助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1.2.4 术后不良反应护理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常会出现发热、胃肠道反应、腹痛、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术后情,若有不良反应,及时汇报主治医师予以对症治疗,避免延误患者病情。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本次研究将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来比较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来进行组间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用x2检验,采用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例(6%),泌尿系统感染4(8%)例,压疮2(4%)例,并发症总发生例数9例(18%),平均住院时间为(12.55±1.94)天;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2%),泌尿系统感染1例(2%),压疮0例(0%),并发症总发生例数2例(4%),平均住院时间为(8.83±1.62)天;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结果(x2=10.010,P=0.001),平均住院时间比较结果(t=10.407,P=0.0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使不愿行手术及中晚期肝癌的患者得以治疗,现今中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即肝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使一些患者得到第二次手术的机会。在影像引导下,在肝总动脉与肝固有动脉内置入导管,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注入,这个治疗方法能够提高肿瘤局部的血药浓度,减少了药物副作用,并且提高了抗癌药物细胞毒作用[2]。介入治疗作为一项有创操作,难免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也许会加重患者的焦虑情绪,患者的情绪对于病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常规护理只是单方面的注重护理患者疾病方面,疼痛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完善了护理职能,满足了患者健康、心理及生理方面的需要,减少了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疼痛不适的感觉,促进了患者病情好转,提高了治疗效率。本文从对患者术前宣教、术后饮食护理、术后心理护理及术后不良反应护理等疼痛护理方式,降低了肝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缩短了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
总而言之,疼痛护理减少了肝癌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肝癌介入手术的临床治疗效率,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有一定的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