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英
(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 输液室,浙江 台州 317200)
本文通过回顾性总结我科近几月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常见问题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旨在降低这类问题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将我科输液室在2018年3月到2018年7月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6例。经统计,男女例数分别为66例和40例,年龄为18~71岁,统计学平均值(39.16±5.03)岁。
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进针点选择一般选择充盈较好、外观平直、弹性良好的静脉,具体穿刺点多选择患者的上下肢浅表静脉。穿刺前应在穿刺点上方10 cm处扎紧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辅助穿刺,在准备穿刺的部位常规消毒后开始穿刺,首先摘除留置针的保护套,将留置针内空气排出后进行穿刺,进针时要求将针头的斜面朝上,与皮肤夹角为15°~30°,针头穿透皮肤见到有血液返回后把针与皮肤角度放平后,再向里穿刺约0.3~0.4 cm。退出部分针芯,而套管前端继续置于血管之内[1-2]。之后将留置的套管送进血管内,此时不用进针以保护血管。完成后松开止血带让液体滴入,观察液体滴注情况,如果通畅则穿刺处皮下无明显隆起,代表穿刺操作结束。穿刺后先用无菌输液贴遮盖进针部位,再用无菌护理粘帖膜固定,注意标注穿刺的日期及具体时间。
总结所有参与研究患者的输液时的液体类型、穿刺位置、留置时间、封管液以及封管方式,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与输液过程中发生静脉炎、液体渗漏及导管堵塞等问题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数据的处理选择SPSS 20.0软件,包括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参与对照分析的所有数据。关于例数、比例相关的研究数据选择[n(%)]的格式表示,使用x2检验验证差异性。P<0.05时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静脉炎发生率的对比结果表明,静脉留置针时间在5d以上的发生率为55.6%(20/88),明显低于5d以内的22.7%(10/18);穿刺部位在踝部、肘部、腕部等关节活动部位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55.6%(5/9)、33.3%(6/18)和28.6%(2/7);输液用高渗液体的发生率为27.2%(15/55),高于等渗液体的19.7%(12/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留置针选择在活动较多的关节部位时发生液体渗漏的情况明显多于活动较少的非关节部位,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此为腕部、肘部、踝部、手背、前臂和颈部,发生率为28.6%(2/7)、27.8%(5/18)、22.2%(2/9)、20.0%(2/10)、16.7%(9/54)和14.3%(1/7),经比较,差异显著。
联合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和肝素盐水稀释液作为封管液时留置针导管的堵塞发生率为6.1%(2/33),明显低于单独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的发生率69.2%(18/26)和单独使用肝素盐水稀释液的发生率21.3%(10/47),且正压封管的导管堵塞率为20.0%(17/85),明显低于负压封管的42.9%(9/21);上述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输液途径,静脉留置针具有套管柔软的优点,在患者血管内的留置时间较长,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导致的痛苦,同时减少护理人员的负担,还能为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提供输液通道,避免在抢救时因寻找血管而延误抢救时机[3]。但是静脉留置针在实际应用时也发现了导管堵塞、液体渗漏等缺点。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观察组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进针位置,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进针方法,同时要标注好日期及具体时间[4-5]。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几月留置针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证明了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适当缩短留置针时间,选择非关节部位穿刺并采取合理的封管方法,能够明显降低静脉炎、液体渗漏以及导管堵塞等问题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