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炜, 李 莹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师则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主要依靠,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校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目标的实现必将大打折扣。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确立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部署,使我国教师队伍有了极大的发展和提升。但面对世界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建设更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已刻不容缓。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政策演进,分析其演进阶段及特点,阐明其演进逻辑,对今后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发展与布局具有极高的理论意义。
依据我国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政策的颁布时间及其阶段性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恢复重建阶段(1978—1991年)、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的内涵建设阶段(1992—1999年)、以均衡优化为重心的开放发展阶段(2000—2006年)及以高素质、专业化为焦点的繁荣新兴的阶段(2007年至今)。
1978年至1984年间,国家相继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国科学大会,颁布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1978年)、《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1983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1986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激发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活力,推动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步入了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恢复重建期。这一时期呈现的特点如下:
1. 多种渠道补充教师数量。高等教育经过了1966—1971年长达5年的停滞期后,扩充教师规模成为这一时期国家教师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1978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的通知》中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具体规划:“从科研、生产部门选调部分专门人才,到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任专职或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留高等学校普通班、研究班的优秀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2]。到1985年,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增加到253所,比1980年增加了81所,在校生42.56万人,比1980年增加了8.25万人,[3]16教育学院由1978年的17所增加到1985年的216所。[4]12到1983年底,全国高等学校有13多万名教师提升和确定了职称。[5]610
2. 加快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1985年5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大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标志着以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的到来。《决定》指出:“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有条件的学校,教学任务较重的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今后每5年中应有1年时间供他们专门用来进修、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改革教育体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今后每年都要为教师切实地解决些问题”。[6]473坚持选贤任能、建立有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成为这一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制度建设内容。
3. 全面建立管理制度体系。这一时期的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不仅对全国教师教育工作做出了宏观把控,而且对高校师资培训工作、职称评定、待遇保障、工作激励等方面建立了相应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校教师队伍管理制度体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入一个新高潮的同时,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也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以加强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重点,优化教师队伍结构”[7]443的更高要求。这一时期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关于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等学校深化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年)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进入了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的内涵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全面提升教师任职条件要求。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的恢复与重建,这一阶段党和国家制定了教师教育培养培训目标与方式,建立健全了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提升了教师教育的专业标准。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及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专门对教师的权利义务、社会地位、教师资格、聘任制度、提高教师素质以及培养培训等方面都做出详尽的阐述,全面推进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内涵式建设。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同时提出要改革高等学校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制度,强调“评定职称既要重视学术水平,又要重视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工作、技术推广应用的实绩”。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7]138。1995年颁布的《教师资格证条例》从教师资格认定、教师任职条件、教师资格证书管理等方面详细规定了教师准入门槛。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副高级以上级别的教师除应当具备以上基本任职条件外,还应当对本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丰富的教学、科学研究经验,教学成绩显著。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了以教师质量为导向的激励制度,以竞争选优方式分批精选骨干教师,并设立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和教学奖励基金,“从1999年起每年评选一百名35岁以下取得重大科研和教学成果的青年教师,连续5年加大支持其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力度”[7]170。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优化师资结构,“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7]223。
2. 以学科为龙头引领队伍发展。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师资培养、培训工作要坚持“立足国内、在职为主、加强实践、多种形式并举”的原则,“要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力量较强的高等学校在师资培训中的骨干作用”。[7]131同年《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也提出了“高等学校要努力建设一支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造就一大批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7]569。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攻坚人才,使高等学校知识和技术创新基地尽快取得创新成果”[7]171,体现了这一时期以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的理念。
3. 关注中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差距。随着各级各类教师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党和国家开始聚焦中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各地要制定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大中城市教师到边远、经济落后地区任教或兼职,帮助提高当地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8]289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针对重点发展阶段出现的东、中、西部高校师资数量不均、质量不均、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2011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2006年)等政策文件,制定了以强带弱、重点帮扶、支持援建的教师队伍政策。这一时段的政策呈现如下特点:
1. 公平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导向。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确定了北京大学与石河子大学、清华大学与青海大学等13对东西部高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2001年7月10日,时任教育部长的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座谈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强调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参与对口支援的各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对口支援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9]短短几年间,支援与受援高校签订了各类协议170多份,支援高校派出教师达520多人次;支援高校选派干部到受援高校挂职锻炼55人次,受援高校到支援高校挂职锻炼88人次,接受受援高校保送硕士生、博士生600余人,进修、访问学者及短期培训达1 600多人次。[9]这种打破学校界限的开放发展模式,成为以后我国高校教师建设的主要思路。
2.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国家大力推进“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工程”等工作的实施,以培养和吸引更多高层次、高素质的顶尖人才。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加快高校重点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和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7]32。《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加大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和优秀群体健康成长、建功立业”,强调“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制定和完善人才建设计划,“探索人才组织新模式,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学术队伍”,提出要进行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提高聘任教师的学历层次[7]198。
党的十八大后,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富有创造力,且结构稳定、数量充足的教师队伍,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导向。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年)、《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2013年)、《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2014年)、《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2016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2018年)等政策文件。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注重师德师风建设。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中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加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着力建设高水平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7]240。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7]250。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聘任和评优奖励的首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教育渗透到职业培养、教师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7]285。同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制定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2014年《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将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原则和要求予以细化。力求加强师德养成教育,用“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2. 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发展。教师队伍质量自改革开放起一直是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核心主题。进入新时代,创新教师队伍质量保障体系成为了政策的重要导向。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并且“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7]252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依托高水平大学建立一批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基地。推动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加强工科专业教师的实践研修”[7]298。2012年3月《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7]296。2018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院系教研室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10]。
3. 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水平。21世纪以来,国际交流与国际化程度在各国的文化竞争中显得愈发重要,大力推动教育的国际化,注重吸收外来优秀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的国际视野,成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趋势。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教师主持或参加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高水平国际学术领域的合作研究,提升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支持高校引进一批年富力强、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和科技尖子人才”[7]230。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引进国外教材、聘任外籍教师、加强国际交流等问题上予以进一步强调和细化。2012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以实施海外名师项目和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等为牵引,引进一批国际公认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和团队”[7]223,进一步推动各高校提高聘用外籍教师指标,落实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工作。
政策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化解社会矛盾,因而“政策”一词有着行动取向和问题取向的意义。通过政策演进分析,把握政策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及其变化过程,是理解政策所要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仔细分析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会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演进逻辑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教育政策制定的动力源于不同相关利益者的博弈。在计划经济时代,教师是从属于政府的“单位人”,教师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都由政府计划决定[11],因而缺乏专门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得到政府认可,教师队伍的数量迅速增加。如何对教师队伍进行科学的管理也就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于是从教师的选拔和任用到教师考核,从教师的奖惩与申诉、仲裁,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到职前职后一体化,国家相继建立起了包括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用制度、教师考核制度、教师奖惩制度、教师争议调解和法律援助制度等在内的制度体系,形成了以《教师法》为核心,《教师资格条例》(1995)、《普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的试行办法》(1985)、《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1986)、《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2007)等大量行政法规、地方规章为配套的较为完整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管理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逐步由混沌管理走向现代治理。
民族振兴,系于教育。数量充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从1980年的675所增加至1988年的1 075所(1)数据来源于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教师数量从1981年的26.64万人[12]359增加至1988年的99.4万人,在校学生从1981年的127.9万人[12]355增加到1988年206.6万人。这一阶段教师队伍数量的增加虽然缓解了师资紧缺的情况,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也出现了教师队伍总体质量不高、中西部高校的不协调、优质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提高教师队伍任职条件、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实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便成为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教师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也成为制定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关键。实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均衡发展无疑是引导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价值体系形成的核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西部地区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发地区,严重制约了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后,为了能快速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国家通过“985”工程建设、“211工程”建设等政策,在经费、师资、学科发展等方面对一部分高校予以优先扶持。这种历史因素的双重叠加,使得高等教育区域间、区域内的发展差距迅速显现出来,造成了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远快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最为匮乏的格局[13]。为实现全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振兴,国家通过西部大开发、高等教育对口支援等政策,开始对西部高等教育予以倾向性扶持。在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上,通过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及2010年新一轮的对口支援学科建设工作,探索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建立东部高校带动西部高校共同发展的新模式,以破除政策壁垒。加强区域间、区域内教师流动与合作,使得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果,学科内涵式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高校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更加凸显。同时,加大人才流动的管理和引导,教育部于2013年末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禁止“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户口、不要流动手续”或另建人事档案的违规做法招揽和引进全职人才。2017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加快直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高层次人才流动的规范化管理,“强化高校与人才的契约关系和法治意识,落实聘用合同管理;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鼓励高层次人才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流动,不鼓励东部地区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14]。因此,坚持统筹兼顾的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取向就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选择。
什么是优秀的教师?这是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标准。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伊始,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保证有数量充足的教师,因此具有符合教师资格制度要求的学历就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道制度“安全线”,成为保证教师质量的首要标准。然而,学历仅仅只能代表一个人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与人的能力、素质并不是完全的正相关。于是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提出,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开始明确“高等学校教师实行聘任制”,1996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提出“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拓宽教师来源渠道”。随后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强调了这些政策。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对教师质量的判断已经由学历合格逐渐转向择优遴选,进而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纵观改革开放40年,我国师资队伍建设在政策推动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也证明已经形成的政策逻辑是正确可行的。因此,要更好地建设适应新时代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需要按照已经形成的政策逻辑,用中国的教育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教育实践、中国教育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话语体系[15],推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更上一层楼。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我国“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做出了部署。2018年出台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又对当前高校落实“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进行具体指导。一流学校需要一流师资来支持。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仍然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在坚持教师资格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完善教师聘任制度、考核制度、绩效工资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充分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打造一流高校教师队伍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首先,继续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和考核制度。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推行以来,高校用人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随之而来的多种用人形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编制管理和人才评价方式,而且要求在聘任制度的设计上,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择优选优”“优胜劣汰”为目标,通过对教师聘任合同的签订、聘后合同和考核的管理、退出机制以及聘任纠纷的处理等方面作出更为全面详细的规定,确保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和奖勤罚懒,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其次,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绩效工作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对绩效本身的认识和高校评价的导向,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专业轻德育的现象也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因此,通过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导向作用,引导高校教师各展所长,形成合力,使高校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面育人,充分发挥一流师资队伍在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再次,完善高校教师培训制度。一直以来,教师培训主要针对的是基础教育领域,高校教师培训鲜有提及。但随着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教师的观念、知识及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2012年7月,教育部首批遴选了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正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当前高校教师培训制度在内容、方式方法及要求等方面,仍然还处在摸索阶段,因此从制度设计上增强高校教师培训的教育模块,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训练和教学学术研究,是完善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16]
高校教师肩负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历史重任,建设一支高质量的高校教师队伍既是教育发展的必需,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保障。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专业化水平提升、教师管理制度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制度体系。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教师队伍……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也要求教师队伍建设,要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首要标准。“德为才之帅”,没有正确的义利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教育行为。我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17]这就要求,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突出师德要求,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四个自信”,从而扎根中国大地,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做出应有贡献。
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为师之本,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一方面,国家应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从源头上解决高质量教师培养,另一方面各高校也要通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建设、研修平台搭建、学习共同体组织和国际交流等途径,为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快速形成,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还应关注教师需求,重视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加强精神激励,推动教师自我角色期望的满足和自我理想的实现。
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促进和深化了人们的经济理性,也给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显著影响。“孔雀东南飞”一度成为困扰西部高校发展的严重问题。引不来人、留不住人严重制约了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此,国家及时制定了支援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政策,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等工程,探索建立东部高校带动西部高校共同发展的新模式。从2015年起教育部实施“985工程高校定向新疆高校培养博士学历师资计划”,为新疆高校培养优秀师资力量。这些计划的实施,都有力地促进了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师资队伍质量的提升,促进了东部高校与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之间的协同发展,实现了全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成为我国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经验。因此,继续坚持这一经验,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继续实施对口支援计划,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和建立合作研究等方式,加强东部高校与中西部高校教师之间的联系,建立定期学术交流机制,拓展弱势高校教师的学术视野,夯实学术能力基础,实现“输血”和“造血”相结合,为弱势高校优质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第二,对西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倾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西部高校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改革,切实建立健全促进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通过提升待遇、建立团队、支持交流等方式,实现“平台引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引导弱势高校适应驻地社会经济发展,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导向,充分发挥高校的功能。
第三,做好教师权益保障,在医疗、住房、子女入托入校等方面解除教师后顾之忧,提升高校教师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四,坚持正确导向,规范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同时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较为统一的人才评选机制和管理机制,树立“人才是国家的人才”观念,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18],推进全国高等学校整体实现“双一流”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