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荣沥,徐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03)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不足10%。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癌的最有效手段,根据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China Liver Transplant Registry,CLTR)数据,近5年我国肝癌肝移植占移植总例数比例高达 37.1%。肝移植后的高复发转移率严重影响受者预后。肿瘤生物学特性、供肝分子特征及受者综合治疗模式在肝移植后复发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移植受者选择标准对提高肝移植疗效至关重要。1996年,意大利Mazzaferro团队提出基于肝癌形态学特征(大小、数目)的Milan标准,有效改善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但该标准忽视了肿瘤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性。2008年郑树森院士团队提出首个基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肝移植标准——杭州标准,使获益人群扩大了37.5%,5年生存率高达72.3%。2016年我们开展多中心、大样本(n=6 012) 肝癌肝移植队列研究,通过AFP水平分层进一步提出基于杭州标准的新型预后 评判体系,精准指导受者选择,文章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Gut。2017年,我们主持“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乙肝相关肝癌肝移植临床诊疗新体系 研究及应用推广”,开展肝癌分子分型和肝移植精准诊治研究。2018年8月,我们牵头成立国际肝癌肝移植联合研究组,开展全球多中心肝癌肝移植 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和推广杭州标准等肝癌肝移植研究成果。小结:① 肝癌的复发转移严重影响移植受者预后;② 精细化选择受者是保证肝移植疗效的关键;③ 治疗导向的肝癌分子分型和诊疗体系亟待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