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杨, 王 滨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092)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入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的重要论断,给我们提出了新时代劳动观教育这一现实课题和科学命题。认识和理解新时代劳动观教育能够更好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环节。一方面,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时代结合,把握好劳动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关系,通过劳动观教育论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在实践上的可能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创新论证劳动观教育在理论上的解释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回归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育人属性,即对人的回归以及对人的本质特征劳动的回归,从知识本位回归到行动本位,从工具理性回归到价值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过程中将劳动观教育融入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和劳动行动中。基于此,本文探索新时代劳动观教育的价值指向、认识基础与逻辑理路,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育人价值、实现劳动观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时代要求。
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是新时代劳动观教育的内在规定,是充分调动劳动人民主体性和自觉性的有效路径。习近平多次强调“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2],“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3],“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相关论述,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劳动在人的幸福生活创造中所发挥的作用。“劳动是人按自己的意志与意识去改变世界的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目的不断对象化、对象世界不断人化的历史文化过程,是人在自由自觉地改变自然中既创造对象世界又创造人本身的社会过程,是人之所以存在的根据”[4]。人的本质是通过劳动得以确定和形成的。劳动是人类的最基本的、最迫切的活动,人为了维持生存就必须进行劳动,与此同时,人在劳动的基础上形成观念、思想、精神活动等。正是通过劳动,人才具有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基本条件。劳动不仅造就了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使人追求美好生活具备一定的可能性,并且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地增强,人的生活需要也日益广泛。“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5]。正是人的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促进了人的自身发展,使人追求美好生活成为一种必然。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还表现在满足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存在感等需要。“美好生活,作为一种生活目标,它是在人在实践中形成、有可能实现的一种未来理想生活状态。”[6]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7],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这一价值指向,肯定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劳动,同时肯定劳动也创造着人的美好生活。
营造劳动光荣风尚是新时代劳动观教育的突出要求,是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劳动光荣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风尚指向。建国以前,劳动光荣普遍强调劳动人民在道德上的认可。劳动作为人的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劳动与否以及劳动的效果直接决定人的德性的高低,把人的劳动看作道德的加工过程。这种道德化的解释在处理人的劳动日常时遇到了发展性难题,人们的道德观念伴随着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而发生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劳动光荣开始突出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的遵从,劳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劳动光荣自此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旋律。劳动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劳动人民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无产阶级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劳动和劳动人民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和价值意义。改革开放以后,劳动光荣的重心转移到劳动人民物质上的满足上来,从抽象的道德和政治表征转向物质表征,注重劳动的工具特性,通过提升劳动知识和技能来满足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需要。新时代的到来,劳动光荣着重强调劳动人民在精神上的塑形,具体化为劳动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塑造。这些是对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伟大劳动实践所作出的高度凝练和本质概括,是全体劳动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劳动光荣由此被赋予更多的生机和活力。从社会维度来说,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长期的过程,离不开劳动人民的道德认可、政治遵从、物质满足和精神塑形,需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带来的深刻变化中实现劳动光荣,在新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带来的重要影响中反映劳动光荣,必须把劳动光荣这一价值理念作为新时代劳动观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劳动托起中国梦是新时代劳动观教育的重要指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习近平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再创新的业绩,以劳动托起梦想”[8],并明确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9]。这种伟大梦想是和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伟大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代以来,当中国还在封建社会中徘徊的时候,西方已经找到了新的生产方式。中国没有跟上世界历史转变的潮流,在西方船坚炮利的冲击下,中华民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在这种背景下,仁人志士高举挽救民族危亡和国家振兴的旗帜,不再局限于封建的农耕劳作和手工作坊,开始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生产,同时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经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虽然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但经济基础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这就决定了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弘扬伟大品格。改革开放以来,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劳动者的主人翁责任感,没有劳动人民的劳动热忱和积极奋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是不可能的。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毋庸置疑,“中国梦”是每一个劳动者的“中国梦”,“劳动者”是一同实现“中国梦”的劳动主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广大劳动人民伟大劳动、不懈奋斗的价值指向。
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10], 劳动观总是和特定的社会理想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 劳动观是对人类的普遍社会活动——劳动——所形成的观点、认识和态度。在任何阶级社会,各个阶级的劳动观都反映着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各个阶级的劳动观教育都力图用本阶级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成员的劳动观念与劳动实践。 但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观与历史上其他劳动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剥削阶级不敢承认阶级性,尤其是不敢承认劳动剥削, 而无产阶级却敢于公开声明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 劳动观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劳动中体现着无产阶级党性和社会主义特质。 坚持劳动观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就决定了劳动观的广泛性和先进性共生共荣, 广泛性为先进性打牢社会根基, 先进性为广泛性提供价值取向。 一方面,劳动人民是党的事业的力量之源, 尊重劳动是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 能有力地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 服务于广大劳动人民。 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经典理论已经为劳动加冕。 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教育劳动人民, 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 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虽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是劳动人民的国家,但是剥削阶级的劳动观念依然存在, 进行劳动观教育就是要坚决抵制腐朽的、消极的、反动的劳动观侵蚀,提倡科学的、积极的、光荣的劳动观。 在我国现阶段,劳动观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劳动人民, 动员劳动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实践活动。 因而,坚持劳动观和社会主义的统一, 就是把爱劳动、爱劳动人民和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升华新时代劳动观教育的境界。
劳动观不仅需要一定的社会制度实现其存在和发展,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价值引导。要在价值观自信中构建劳动观自信,就要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社会主义荣辱观协同发展的格局。①劳动观是扎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劳动观必须立足于劳动本身,正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国实践本身。劳动观不是理论思辨的产物,也不是逻辑推理的结果,而是建立在大量的劳动基础上的。劳动观是否科学,是否立得住,是否行得通,都不能由理论本身来回答,只能由人们的劳动实践来判断。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劳动观必须发挥劳动者的主体能动性,通过激发劳动活力和塑造劳动品格创造更多的劳动成果。劳动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样,要在日常生活中引领价值观念,人们不再每天重复相同或相似的劳动实践,而是不断创新自己的劳动观念、劳动方法、劳动习惯。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劳动观强调劳动者的主人翁意识。劳动者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上,关注国家大局和时代潮流,认识历史成就和历史定位,把握时代问题和时代矛盾,自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是,也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遮蔽或替代其他价值观,比如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重要论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劳动人民行为规范的高度概括,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社会主义荣辱观协同发展的格局,共同为劳动观发展贡献力量。
培育和弘扬劳动观,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思想精华,热爱劳动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我们推进新时代的起点。在历史上,人们通过劳动,把自然界变成了活动的对象,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体现和升华。凡是在劳动中有突出贡献的人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倾情歌颂的对象,成为万民敬仰的英雄,甚至奉之为神。对劳动的肯定和推崇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认可和褒扬,可以在神话故事、名人典故、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中找到相应的“基因”。劳动观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更加具有历史厚重感,更加契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色、彰显民族品格。同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取向,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劳动人民、教育劳动人民。马克思主义从人的本质论看待劳动,人的需要是从事一切劳动的原初动因,正是通过劳动这一实践,人的需要才得到满足,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实现。人的社会属性作为最重要的特性,劳动本身不可能脱离社会、集体、他人而完全孤立存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中才能把握人的本质。劳动观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得到了层次更高、内涵更深、范围更广的科学诠释,正是把劳动者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因此,坚持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结合,就是肯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取向这一认识基础。
劳动观就是人们对劳动的根本观点、看法和认识,即对劳动的本质、目的、价值等方面的解释、说明和评价。对劳动观进行研究,需要把握好“什么是劳动”“为什么劳动”以及“如何劳动”这三个问题,即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部分对劳动进行认识。研究劳动的本质是为了回答好“什么是劳动”的问题,研究劳动的目的是为了回答好“为什么劳动”的问题,研究劳动的价值是为了回答好“如何劳动”的问题。因此,劳动观教育作为针对劳动观所进行的教育,就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和人的需要,培养既作为劳动主体又作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实践活动。对劳动观教育进行研究,需要把握好“什么是劳动观”“为什么进行劳动观教育”“如何实现劳动观教育”这三个问题,也是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部分基于劳动观进行教育。劳动观教育的研究涵盖对劳动认识的研究,如劳动的本质、目的、价值等,以及教育要素的研究,如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与劳动观侧重静态的理论分析不同,劳动观教育侧重动态的现实考察,是基于具体的劳动实践,经过抽象的劳动观认识,回归到具体的教育实践。在一定条件下,这样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实践活动,正是人的劳动观教育的完成。
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领域的新变化、新问题层出不穷,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劳动自信的社会风气远未形成。西方国家以所谓的“普世价值”推销西方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 致使投机取巧、好逸恶劳、多劳多获、不劳而获的思想观念甚嚣尘上,崇尚资本光荣、金钱光荣、利己光荣、剥削光荣的社会舆论层出不穷,有钱光荣的观念湮灭着劳动光荣的观念,越来越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使整个社会弥漫着功利化的气息和庸俗化的现象。不乏有人认为劳动价值论已经完全过时,对符号经济的狂热压倒着对实体经济的尊重,把资本运作的技巧当作经济命脉的关键,经济泡沫的危害就是把思想泡沫吹得越大,劳动泡沫吹得越高,思想泡沫使人们相信不劳动也能一夜爆富,劳动泡沫使劳动变得不值一钱,实质上就是对劳动创造价值的漠视。然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劳动观教育不到位,实践育人功能未能得以充分发挥,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基础上强化劳动观教育的环节,把握实践育人的内在要求,以此回应针对时代的新要求、劳动的新变化、教育的新问题,促使劳动光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遍价值追求,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风尚。
实现新时代劳动观教育,一是要肯定劳动观教育的理论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而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活动,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途径和手段。以新时代劳动观教育为抓手,有利于坚持劳动观与社会主义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协同,坚持中华民族热爱劳动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结合。二是要发挥劳动观教育的实践功能。劳动与人的本职工作紧密联系,作为一种高尚的、光荣的行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是只要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和工作岗位中艰苦奋斗、恪尽职守、甘于奉献,这种行为就是崇高的,就是值得尊重的。不论是哪种职业,不论付出的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应该得到尊重,特别是当下的人工智能劳动,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肯定成果创新。三是要强化劳动同伟大理想的结合,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和知识分子群体,就要做好将自己的劳动同伟大理想相结合,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智慧、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热爱和敬仰,让劳动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实践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