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华
(青岛市即墨区中医医院,山东 青岛 266200)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当前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盆底基本的支撑功能受到损伤,导致盆腔脏器位置出现了唯一,继而使得盆腔其它部位功能受损。患者有尿失禁、器官脱垂和性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不利于对女性健康的保证[1]。因此,如何有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已经是医疗研究的重点所在。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00例为实验观察对象,依照计算机表法分成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1~32岁、平均27.2±1.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1~35岁、平均28.1±1.5岁。两组患者均有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症状出现。且组间一般资料上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采取的是常规治疗方案,即kegel法,指导患者坐位、站立和仰卧位的正确训练,单次将阴道与肛门最大程度上收缩持续10 s左右,放松10 s之后,以此为一组动作反复。单次训练时间15~20分钟,每天2~3次。注意腹肌不要用力(以免因此加大腹腔内压力)。
1.2.2 试验组
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器的治疗方法:①盆底康复器:对肌力评价为1级者,采用1号康复器,据此类推,重量依次是20 g、32 g、45 g、57 g、68 g;方案一:取20 g康复器,放于阴道当中持续10~20分钟,当感受到最轻康复器练习已经能被阴道肌肉控制时,再选择重一些的32 g康复器;方案二:选择较重的康复器,再结合以一些日常活动比如上楼梯、搬运重物、咳嗽等练习,每次15分钟,每天1次。②低频电刺激治疗:低频电电流强度设置在50 mA,频率设定为300 Hz,脉冲波形是方形,宽度在0.4 ms,输出强度是80 W,每次20~30分钟,每周2次。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盆底肌Ⅰ类纤维、Ⅱ类纤维功能诊断[2]:Ⅰ、Ⅱ类纤维肌力与疲劳度<0表示异常,等于0表示正常;正常Ⅰ类纤维肌力可以支持肌肉在6 s时间内、以最大力的40%持续收缩;正常Ⅱ类纤维肌力可以在15 s时间范围以,以最大力保持肌肉的收缩。采用PHENIX探头测定盆底肌电位数。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假设检验标准为P=0.05,小于该值时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Ⅰ类纤维平均肌力是(6.4±0.5)uV,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类纤维平均肌力(5.2±0.4)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81,P<0.05);试验组Ⅱ类纤维平均肌力是(9.2±0.7)uV,显著高于对照组Ⅱ类纤维平均肌力(8.5±0.5)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9,P<0.05)。
妊娠与分娩过程当中的肛提肌、阴部神经机械性损伤,是诱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伴随有阴道松弛、尿频、便秘等临床症状,而随着疾病的发展,还会继发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等严重妇科疾病。
本次研究针对该类患者采用的是盆底康复器和低频电刺激疗法,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促进尿道口、阴道与肛门周围肌肉的收缩,强化尿道括约肌的收缩,继而对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加以抑制,使得膀胱容量由此加大、提高膀胱储尿能力,最终实现对盆底肌肉活动的有效把控,使得盆基底的紧张度、收缩力都有所改善,恢复阴道紧缩[3]。通过实验数据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在采用该方案治疗后,Ⅰ类、Ⅱ类肌纤维功能皆得到有效恢复,可见治疗效果显著。
因此: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器的治疗方法确切有效,有益于促进盆底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