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影
(镇赉县中医院,吉林 白城 137300)
妊娠糖尿病包括孕前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90%以上为后者。大多数患者产后可以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其他人高。中国整体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不断增加。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最终约17%~63%病患在10~20年间将发展为2型糖尿病;而后代罹患糖耐量受损、青少年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可高达30%。正确的筛查、诊断和控制妊娠糖尿病,能保障母婴短期和长远健康。但现有筛查/诊断方法太过复杂[1],为此,笔者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和管理中的临床价值如下。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WS331-2011)和WHO1999年诊断标准的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和5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年龄在21~3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29岁;孕周在24~32周之间,中位孕周为27.5周。对照组年龄在21~38岁之间,中位年龄为28岁;孕周在24~32周之间,中位孕周为28周。两组年龄、孕周中位数等基础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研究对象均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采集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常规处理血液标本。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采用己糖激酶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完成,参考值上限分别为6.2 mmol/L和5.8%,所用仪器分别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和H9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所用试剂批号相同,检测结果符合质控标准。
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检测值分别为(8.37±1.06)和(4.64±0.98)mmol/L,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分别为(8.17±0.93)和(5.50±0.97)%,两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检测值异常率分别为55.0%和8.3%,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异常率分别为93.3%和4.0%,两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异常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妊娠糖尿病筛查/诊断标准中应用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两个检测项目,如仅依靠空腹血糖可能漏诊造成延误治疗,母婴危害较大[2];OGTT试验前饮食、体力活动、采血时间均可影响试验结果,且步骤较繁琐,具有较差的依从性和重复性。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能够反映机体2~3月长期血糖水平,无需空腹或特定时间取血,不受急性血糖波动的影响,加之取血量少、快速简便的特点,更易被孕妇接受。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推荐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第一次产前检查排除和诊断2型糖尿病的指标。因此,应重视不同妊娠期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
孕前糖尿病患者计划怀孕前,如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满意,应采取避孕措施。初期每月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胰岛素治疗者在7.0%以下,其他患者尽量控制在6.5%以下。降至正常值后每6~8周检测1次,直至怀孕。
用于首次产检2型糖尿病的筛查。妊娠前未行血糖检查尤其是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首次产检时,用糖化血红蛋白筛查未诊断的2型糖尿病,切点为6.5%。
用于筛查妊娠糖尿病。不论孕妇是否有糖尿病史,在妊娠24~28周应用糖化血红蛋白联合OGTT进行筛查,可提高重复性,增加筛查结果的正确性。
用于妊娠期间的糖尿病管理。对已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每1~2个月检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保证不发生低血糖的前提下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在<5.5%;为避免早期不能严格控制血糖的孕前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应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在<6.0%。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不到上述标准时,应及时加用胰岛素或口服二甲双胍或格列本脲进一步控制血糖。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孕妇,推荐2个月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
用于妊娠糖尿病产后管理。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存在未经诊断的2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应在产后第6~12周进行筛查,此后每1~3年筛查1次。产后13周糖化血红蛋白在5.7%~6.4%者产后有较高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应予积极生活方式干预。
孕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①反映总体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6%,控制偏低易出现低血糖反应;控制理想、可以接受、控制不好和控制差的检测值分别为6%~7%、7%~8%、8%~9%和9%以上。当检测值在8%以上时,应加强血糖控制,因为这是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脑卒中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能导致感染、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②指导调整治疗方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较高者需更好的控制空腹血糖水平,一般检测值在7%~8%时要更多干预和改善餐后血糖,减少低血糖反应;检测值高于8%时要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如定期检测值在6%~7%之间,但某次检测值高于8%说明以往治疗方案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应调整治疗方案。③用于判断糖尿病的不同阶段。一般正常糖耐量、单独空腹血糖升高、单独糖耐量异常、既有糖耐量异常又有空腹血糖升高和新筛查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分别约为5.6%、6.2%、5.9%、6.2%和8%。④区分应激性血糖增高和妊娠糖尿病。应激状态可导致高血糖反应,糖化血红蛋白不增高。可见,妊娠糖尿病仅检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OGTT是不够的,要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在适宜范围,避免和降低剖宫产、妊高征、羊水过多、子痫前期及胎膜早破、巨大胎儿、死胎、畸胎等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3-4]。
为此,笔者随机选择具有可比性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5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检测值分别为(8.37±1.06)和(4.64±0.98)mmol/L,异常率分别为55.0%和8.3%;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分别为(8.17±0.93)%和(5.50±0.97)%,异常率分别为93.3%和4.0%,两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及其异常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用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意义,应作为孕妇和妊娠糖尿病患者管理的一个常规检测项目。